最具代表性的或許就是Fisker(菲斯科)創始人亨利-菲斯科(Henry Fisker)所研發的Fisker EMotion電動車了。Fisker EMotion將採用新的石墨烯電池材料,充電九分鐘就可以行駛208公里,最大續航里程達到644公里,最高時速為259公里/小時。該車預計在2020年,率先在英國出售
原文網址:https://itw01.com/QSZGEMS.html
還有1分鐘的
中關村創新 石墨烯電池1分鐘充滿
石墨烯優異的導電性和導熱性,使鋰離子電池內阻、工作溫升大幅降低,具備快速充放電和長壽命的特點。
新型石墨烯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是普通鋰離子電池的五倍。
王旭東形容,運用石墨烯材料,「手機電池一分鐘即可充滿」,「防彈衣可以像襯衣一樣薄」,「透明手機薄得像紙一樣」。科幻片中才有的物品,未來都有可能成為現實。
News
rockliang wrote:
最具代表性的或許就是Fisker(菲斯科)創始人亨利-菲斯科(Henry Fisker)所研發的Fisker EMotion電動車了。Fisker EMotion將採用新的石墨烯電池材料,充電九分鐘就可以行駛208公里,最大續航里程達到644公里,最高時速為259公里/小時。該車預計在2020年,率先在英國出售
原文網址:https://itw01.com/QSZGEMS.html...(恕刪)
相同報導的後半段比較可信!
現實很骨感
目前的資本市場對於石墨烯電池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間,但也有不少學者認為,石墨烯電池目前多方面技術難以突破,因此還是一種處於實驗室的產物,距離其真正量產仍然遙遙無期。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高階工程師、清華大學博士劉冠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認為,「首先如何定義石墨烯電池就存在分歧:電極材料中新增了石墨烯材料就定義為石墨烯電池存在誤導。關於石墨烯電池的新聞都僅限於一些皮毛的報道,連電池的結構和反應機理示意圖都沒有,也缺乏具體的能量密度、電壓、迴圈壽命等具體技術引數。對於電池工業來說,沒有這些資訊,報道出來的新聞缺乏最基本的可信度,虛假誇大宣傳的可能性極大。」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李永峰同樣持質疑態度。他認為,目前石墨烯在電池上的應用,主要是和矽結合在電池負極裏面代替原來的石墨,這樣可以提升電池的整體容量和充電速度,但效能提升效果有限,網上傳言顛覆式提升並不太現實。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提及,石墨烯表面特性受化學狀態影響巨大,批次穩定性、迴圈壽命等問題也比較難以滿足鋰電池生產的細緻要求。 中信建投的報告同樣顯示,具備優異性質的石墨烯產品何時能走出實驗室仍然是未知數。例如石墨烯作為透明導電膜使用時,其工業產品的製備便存在一定的瓶頸,使得產品中石墨烯原油的電導率低等特性無法發揮。由於單層石墨烯沒有帶隙,無法實現邏輯電路必需的電晶體開關功能,工藝複雜性程度大幅提高,因此其在微電子領域的廣泛使用還有待時日。 原文網址:https://itw01.com/QSZGEMS.html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