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明 不可能綁定某家電池廠商當成市場標準
稍微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 這違反公平競爭法 而且政府標案 也不容許綁標
所謂公版規格應該只是制定電池尺寸 電壓 接頭,,,,,
任何電池製造商都可以依照這個規格去生產電池
電池交換站也是開放經營的 可以擺設各家電池讓消費者挑選
gogoro獲選贏在市占率 但是不代表只能使用它的電池 只要跟它規格相通就可以
其它車商應該加油追趕才是上策 而不是用抵制對抗來掩飾技術落後
不然就算換到一個滿意的電池外殼 蕊心內容還是輸人家一截
gogoro的電池裡面多少會有自家的技術跟設計,
這當中可能牽扯到專利的問題,沒有合法授權他人自行製造做商業行為是有法律責任的。
只要是私人企業已開發成品的電池都會有這樣的問題。
以這種方式來定公規不可能消除偏袒圖利的疑慮。
真正能讓人信服的只有從無到有,都由政府制定規格與必要規範,
不需權利金所有廠商都能自行製造。
其實政府之前已有制定公規,只是後來都沒人鳥他包含睿能。
如果強制要照之前政府制訂的推行公規來補助。
對睿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
目前比較好的方式,未來各廠商發展換電的車種,
用政府訂的公規(最好是新訂且充、換電用同一規格,舊公規好像沒有規範電壓),才給予購車補助。
充、換電站就由各廠商(含睿能)自行建置,不要給予補助。
如此才能不偏私與傷害到已有換電系統的睿能。
twopigs wrote:
gogoro獲選贏在市占率 但是不代表只能使用它的電池 只要跟它規格相通就可以
其它車商應該加油追趕才是上策 而不是用抵制對抗來掩飾技術落後
不然就算換到一個滿意的電池外殼 蕊心內容還是輸人家一截
劉德剛 wrote:
因為牽扯到很多獨家...(恕刪)
綁規不綁廠商是傳統不含安全系統的電池的思維
Gogoro的電池包含跟Gogoro雲端系統進行電池租用人核對身份確認的連線機制,
哪是你隨便哪一家公司作的合乎電壓電流規範的丟進去就能用?
就拿Ubike比喻好了,任何人都能做一台可以放進去ubike站後鎖住的腳踏車嗎?假設你是間第三方的腳踏車公司想跟ubike搞相容,你公司做的腳踏車
放進去要被ubike站確認核可,那表示你放進去的ubike站的腳踏車也有認證核可的機制,你有三大難題要解決:
1.安全問題,你做的腳踏車別人敢騎嗎?出事了誰負責。
2.收費權利問題,你做多少腳踏車,要怎麼跟ubike公司分配利潤?萬一你製作的腳踏車使uibke的顧客出事了你要放棄利潤以示負責嗎,反過來說ubike公司做的腳踏車,給你這間第三方公司的顧客(顧客是繳錢給你公司不是給ubike)騎了出事,那ubike要賠償你嗎?不同的東西混在一起,事情變得複雜,萬一來個第二家第三家通通混在一起...事情還可以變多複雜麻煩阿。
3.別人的安全系統授權給你用,你得繳專利授權吧。
3已經是相對上面兩個最小的問題,所以Gogoro頂多就是能免收你專利授權,其他還是得他自行經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