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01、ptt…上所有相關討論,以及收集了非常多國內外的資訊,大部分鄉民對於複合動力機車的概念,就是價錢一定非常高、保養不易、甚至到底有沒有必要做這個東西。總而言之,就是對性能有疑慮,質疑不符經濟效益,對量產可行性有疑惑、與市場定位問題。
現今新車價格指數上升,之前有文章說台灣的機車比印度貴三倍,卻只能買到一樣的東西,提到台灣機車產業的狀況 (而且我個人認為,這種情況只會愈來愈嚴重)。
01版上有很多文章討論過複合動力機車,台灣也有廠商嘗試過(P牌)但沒有量產,或是高單價的非大眾市場精品,先進國家也是以專業玩家的概念在搞這個。我們當時就覺得這個東西好,但普羅大眾騎不到真的可惜。
關於我們在複合動力機車上的開發其實有一段不短的歷史,之前有過很多的經驗。吸取教訓,2017年重整後再出發,九個多月後,新產品總算是出來了。我們沒有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就曝光,全部自費,為的就是希望不受干擾,全心全意投入產品開發,讓產品盡善盡美。過程中也不斷參考各方意見進行調整,目的是做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而不是只有我們自己覺得好。
主要的產品功能如下。我們以務實的心態下去做,不違法、不違德,做出來了才敢發表,這些都是已經實實在在做出來的東西:
1.
行進間任意油、電、Hybrid模式切換。手不用離開握把,用一跟手指即可迅速、簡單的瞬間切換,操作起來很直覺,一點都不複雜。切換過程中無感,不須停車,不需等待,無縫接軌。
2.
純燃油的引擎行駛模式下,具備大電流快速充電功能。也就是說,這台車可以靠燃油引擎於行進間就把電池充好充滿,邊走邊充電,不只是剎車再生。理論上可做到1C充電,但為了安全、電池承受度、BMS和成本問題,目前是控制在合理的電流充電(0.3~0.5C)。分類上,屬於串並聯式綜合系統。
3.
車身側面有充電孔,是一台PHEV,不加油就是純電動車,不像汽車的PHEV還必須至少保留一點油來啟動。可直接在家騎樓充電,或把單獨電池提到樓上充電。可真正達到日常電動,長程省油的效果。
4.
一樣可以在行進間,無縫接軌切換到「同步輸出」的Hybrid模式。在此模式下扭力很大,除了起步非常有力,也可輕鬆應付陡坡或爬山、載貨等需求。
5.
即使沒油沒電,還可當腳踏車踩,沒有里程恐懼,還兼有運動效果。
6.
另外,這不是直接把電機裝在前輪的雙模型式,前輪是沒有動力的,所以在配重和操控性、使用習慣都和普通機車無異,不用擔心適應問題。
車輛參數,可達到純電動里程至少45 KM、市區油耗60 KM / L,3公升的油箱,因為很省油,又是油電系統,應付日常生活足足有餘。而大家關心的騎乘速度,市區行駛實測,純電動模式40 ~ 45 KM/Hr,燃油模式大約55 ~ 60 KM/Hr,有貼背感和速度感。這樣設計也是有原因的,能讓切換時較為舒適,不會忽然間感到速度梯度變化過大。這樣的性能,老實說,日常生活已經很足夠。
公布的參數很保守、務實,正式量產後,性能還會更好。未來量產車架預計使用輕量材料,重量大幅減輕後,所有性能會再提升,超長程(例如環島)也能輕鬆應付。
![[認真] 油電複合動力機車 UDenChia (UDC) 上市計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9/mobile01-1311b2cb05efbfbf85d842ccfb273ef4.png)
而且很有趣的是,這車有觀光休憩的功能 (燃油模式從遠方騎到觀光區,例如高雄愛河畔,再切換到純電動或腳踏車模式漫遊)、也有同步高扭力輸出的重負載機能,騎起來很好玩,功能也有待消費者開發。
我們希望消費者日常生活以純電動模式為主,回家就充電,當一般電動車使用。而如果要騎比較長途(或忘記充電)的,就使用燃油模式邊行駛邊充電;而有重負載或爬坡需求的,就切到Hybrid同步輸出的加力檔,非常有力量。
礙於現階段公司資源限制,同時考慮到法規、環保、車輛訴求等原因,也因為是複合動力,目前是以「四行程」小排氣量的49 cc引擎為主。不過也預留了四行程110 cc打檔引擎的孔位和空間 (速度可輕鬆破百、綜合輸出性能更好、回充速度更快 …),也可擴充電機,會依據不同地區、國家的法令與消費者需求做搭配。
且因為產品是以模組化概念設計,區分為幾個系統,故能以DIY的方式讓消費者自己搭配規格,銷售國內外,按圖索驥自己組裝起來,就像組裝IKEA家具一樣,當作一個比較高級的「玩具」來行銷。
![[認真] 油電複合動力機車 UDenChia (UDC) 上市計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9/mobile01-2a0f586df342d2fde6ef2cb3894783dd.png)
我們希望這個東西不是以改裝車的角度孤芳自賞,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就以能真正量產上市的商品來做,而且要消費者能負擔的價格,含電池與充電器全套不會距離五萬太遠,我們有信心外銷可以做到這個價格。但因為台灣保守的法規和眾多的限制,在台灣售價應該會多出不少,這也是很無奈的。
量產後如果市場好,規模經濟有了,自然能再降低售價。目標是不含補助款,降到台幣四萬出頭。如果能申請政府購車補助就更好,應該能適用於二行程汰舊換新。
讓大家知道,在台灣的一個角落,有人為了這個東西投入無數心血,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燒了很多我們自己的血汗錢。
因為知道不足之處在哪裡,我們將之前的舊款車型砍掉重練。於是,為了要設計一款新車,我們自己動手來做了。當初為何要以這種設計概念來做?除了對經典車的熱愛,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這種款式的空間配置非常適合複合動力的安裝,容易做模組化設計,組裝和維修也相當方便。另外,考慮到台灣有全球最嚴格的機車環保法規和各種強制規定,此車會同步進行外銷,故要強調其獨特性,所以如此決定。我們有此車外型新式樣專利、以及各種動力系統的專利。
![[認真] 油電複合動力機車 UDenChia (UDC) 上市計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9/mobile01-e385cd815010c630d0495f5adef9c16f.png)
目前的配色發想是符合形象的鋼鐵人加法拉利,量產之後會有不同配色,大家也可提出配色建議。「西裝」(擋風板) 如果覺得有點老氣,可直接脫掉,成為另一種風格,不然就做成痛車,很屌。我們也正在製作新的設計,讓整體感覺不同。
因為我們資源有限,只能穩紮穩打。如果有機會做到下一款,就會是「類」野狼類型的平價複合車 (或是奇諾之旅的漢密斯Brough Superior),或者是「類」油電藍蒂,當然要應用在台灣人最熟悉的塑膠皮踏板車(速克達)也是沒問題的,我們也希望早日把這塊大拼圖給拚完。
![[認真] 油電複合動力機車 UDenChia (UDC) 上市計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9/mobile01-eea5cb599cf4b9ca6bb3e2c42caab9df.png)
看到這裡,一定還是有人想砲重量、還是有排氣汙染 (純油或混合模式下)、以及質疑市場接受度,或說這是過渡產品等等。
這部車除了引擎之外,就多了一顆4公斤左右的鋰電池,和一些輕的電器件,如控制器等等,重量問題可說影響很小。量產之後重量可望再大幅減輕20% 以上,整車含電池全套能控制在一百公斤以內不少。不過小支馬女生可能還是會覺得車體有點過大,那就等我們的「類」油電蘭蒂吧 :)。
至於汙染問題,有吃油就一定會有排氣與噪音,這沒得避免。但我們有非常努力在降低噪音和排氣,目前已經做到讓騎乘者感受不太到怠速聲,甚至讓引擎完全燃燒 (排氣管還會滴水),大幅減低有害物質排放。而且49 cc引擎,排氣量、汙染量先天就較少,對降低汙染還是有很大貢獻。
當然,切換純電動模式下就不會有汙染 (其實是把汙染轉嫁給電池廠和回收廠,但可集中處理),而且有較同等級電動車更好的性能。所以我們希望消費者日常生活以純電動模式為主,回家就充電,當一般電動車使用。而如果要騎比較長途,或者是忘記充電的,就使用燃油模式邊行駛邊充電;而有重負載或爬山需求的,就切到Hybrid同步輸出的加力檔。
我們是以非常務實的心態在做這款車,從各個方向不斷思考,希望讓消費者可用合理的價格,買到高CP值,優質好騎的車,自然帶來環保效益。比不斷強調車輛的環保性能,或是什麼要拯救地球之類的言論,然後賣到天價又不好騎,這樣更有效。
本車容易拆裝,重要零件與耗材都只要把保護板拆開就可摸到,沒有特規零件,任何機車行都可以做維修保養。電池的部分因為有行駛中即時同步的回充功能,把深充深放的機率降到最低,所以電池比一般純電動車更長壽很多,也能省下更換電池的錢;至於電動系統部分,沒什麼需要經常保養或是耗材的零件,即使壞了也好修或好換,同樣也沒特規零件,但如果用我們自己的控制器回充速度會快很多。
![[認真] 油電複合動力機車 UDenChia (UDC) 上市計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9/mobile01-54bc3c96e7535a2a830a15783187eeb3.png)
電池不用月租費,只要塞得下去,市面上想得到的動力電池都可以裝,但建議用鋰電。多出的電池空間放充電器,外出隨時充電更方便。
至於說這是過渡產品的,我認為是不對的。任何東西都是過渡產品,包含你的電腦、手機…或你的愛人(?)。合理價位的雙能複合機車目前還是市場真空,也可改為氣電系統…等等。加上起碼二十年 (或更久) 內看不到石油耗盡,或電池技術出現黑科技並大規模普及的可能。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沒差,樂觀其成,我們也能無縫接軌,與時俱進。
![[認真] 油電複合動力機車 UDenChia (UDC) 上市計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9/mobile01-05a079d009c58a3491703ef605c6a838.png)
目前我們正在從各種管道積極行銷,為了轉量產,也很需要種子資金的加入 (群眾募資也是選項之一)。歡迎各位轉發推廣,讓我們的努力被更多人看見,甚至共同合作辦一個發布會,這都需要大家合力來完成這個夢想。夢想也是要吃飯的,我們已經沒有任何收入,只有燒錢好長一段時間了。
我們希望「機車之島」台灣,在這方面不要輸給世界。事實上已經很多國外廠商在關注我們,但我們希望這產品是由台灣人共同打造出來的,也希望藉此提升整體台灣的機車產業環境,帶來變革。當然,單靠我們少數人難度極高,這也是為何我在此PO文的主要目的之一。
前方還有很多困難要克服,例如路權、牌照、檢驗,都是台灣比其他國家不利很多的地方,這也是無奈的現實。第一槍還是必須有人去開,我們正積極面對處理這些困難,已有不少具體成果,所以我相信這是可以解決的,也有賴大家一起齊心協力。同時我們不會原地踏步,也正在國際上積極尋找合作對象,已有些國外客戶態度很積極。
為此我們把產品稱作為UDC系列,就是 UDenChia (油電車) 的台語,希望把這個名稱和台語唸法推廣到世界。看看眾版友有何好意見,共同來腦力激盪,很好玩的。
我們還有另一款鎮廠之寶,複合動力重機Raptor - (Hybrid),直接採用油電複合一體式馬達(或稱引擎?),也可隨意切換電動、燃油與回充模式,以及同步輸出,但沒有腳踏車功能(把重機當腳踏車能看嗎)。不過這又是一個很長的故事,有機會再提。
![[認真] 油電複合動力機車 UDenChia (UDC) 上市計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9/mobile01-06796509b98f2585e14394ba15293ccf.png)
到此打住,希望有想法或方法的人一起討論;或是純粹想來看車的,也視響應狀況,考慮集中辦一個活動。
遵守板規,不在此貼出網站或fb,有興趣者自行搜尋。
長文多圖,誠摯地感謝大家把文章看完。期望能盡快讓大家騎到更多、更好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