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週刊 「消費者最大」Gogoro迅速降價的背後
開賣不到三個月的 Gogoro,
宣布大幅調降售價兩成。
究竟是誰,
讓原本堅持Gogoro價格與市場定位的陸學森,
改變了心意?
「過去,沒人做過這種車、沒人做過這種商業模式,所以我做這個決定時,絕對是孤獨的決定……。」
開賣不到三個月,
生產電動機車Gogoro的睿能創意執行長陸學森決定,
「向台灣消費者早早認錯」。
交換電池這種商業模式在台中2014年早就有了,
看看他們當初也是自信滿滿,
後來也因銷售量,
降低月租費.
唐太宗曾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易能電網 ezSWAP 打造台中電動車伊電園
新的在這裏
「消費者最大」Gogoro迅速降價的背後
這篇文不錯
也希望gogoro多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一下
才能獲得更多人的支持
cbeck wrote:
唯一感想,原來陸看...(恕刪)
你眼睛只能看見GGR行銷策略錯誤是嗎?
文中有提到這段
所有參予"創新"的廠商,技術升級後
受到國外廠商的下單
如果跟兩陽一樣 做那些20年前就有的東西
你能接的單 就是保一保二
GGR或許失敗
但是你不要買單 你不會有損失
但是自己想想新創公司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在哪?
人無夢想何以偉大?
「知道嗎?Gogoro車子一出來,好多國外客戶就跑來找我們,要我們幫他設計這款的。」廖本裕說,耗時兩年多打造出台灣技術的價值,簡直無法衡量!
這一點,江明煌也有同樣深刻的感觸,Gogoro的全鋁一體成型車身才發表,就吸引不少歐美客戶找上門,指名喬豐幫忙設計。
光從訂單的角度來說,Gogoro眼前還談不上規模經濟,更不用說議價的能力,但「瘋子」尹衍樑、陸學森攜手創造台灣品牌、改變能源使用方式的夢想,不止打動了喬豐、儒億,就連輪胎大廠正新等幾十家廠商都願意捲起袖子、共同投入「辛苦卻不見得有量」的產品開發!

建議放棄月租吧,耗多少付多少,並使費用至少等於125cc
我的20歲gy6渾身是病欠整理,北市通勤每公升還可跑28km,這絕對是超低標
月租算來麻煩,一陣子不騎還得去停租,電池交換不一定得用月租吧
弄個在家充電也沒啥難的,不是一切數位化了嗎,只是懶得跑去換電池又不虧你利潤了
這麼愛計較電池成本,很可能就是又一家電動機車而已,吸引不了多數人
頭已經洗下去了(而且花的最多),就別小鼻子小眼睛,先把使用者數衝上去吧
我喜歡電動車,可是我會算成本...這才是多數人啊

其昜那種我也在考慮,不過一樣太貴了(貴在電池,電費倒是超低),盼各家多努力

--
若現在就要買電車我會選其昜之類的,因行駛成本低
沒電或出遠門我騎破gy6或開車就好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