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 上次看了創辦人想法創造gogoro 我覺得身為台灣人都感到汗顏 以下是我自己專業上認知及不同角度看gogoro寫的
還是老話一句 彼此尊重 你不客氣 我也不客氣對你 大家都可以討論 身為台灣人 我只想台灣好
1從馬達到車身到防震器桶到充電系統談起
當初創辦人路學森 憑著自己想像與熱情從家具設計者 轉到手機設計 又轉到機車設計 雖然本質都一樣 但是沒有相對熱忱幾乎是做不到的 他從x- box 到htc 鑽石機 都可以看出他的身影 身為電機人的我 都想跳槽去他公司 絕對不是薪水問題 為了圓自己一個夢因為小弟在公司都是以開發客戶為主要 除了新產品還要有新策略 更需要新的想法與理念 如果破除市場既定使用習慣 其實這是很大的考驗 創辦人就說了 我從不考慮賣多少 但是他要的是使用習慣 唯一策略就是品質 就個跟我公司理念都一樣 價格永遠比不完 唯一不同就是品質 我公司在這幾年不景氣 跟其它業者比起來 好上很多 還是一直成長 原因為何就是耐用度及技術理念(當然身為台灣人的驕傲都是看輕自己 能這樣一定要很有錢 金主錢夠多 真是政治語言上身 !@#$!#%% 拜託各位 台灣越來越少花錢去開發 當然就容易被取代 別再這樣了)
1. 傳統繞線式鼠籠式馬達
沒有力量 針對馬達 找尋很多製造馬達的人 幾乎都說不可能 都說這個輸出功率 體積一定要很大
幾乎所有廠商都拒絕他 後來只能自己研究理論 自己繞匝數研究相關理論 這種是最燒錢的方式 如今他做到了 效率及輸出馬力都是最好的 同樣的也順道扶植了配合廠商 這如果不是產業升級 怎樣才是產業升級 也因為這樣才有機車界的特斯拉 如果我們沒有錢買它至少可以大聲讚揚他 雖然我不知道過程是怎樣用的 我猜透過整流方式直流傳動吧 我沒有去爬文 所以猜的 我只是陳述他的理想及做事方式
2.一體成形的鋁架
學過電機的都知道 鋁一直是電機界最深的痛 因為它有重量輕 延展性好 價格便宜特點 不管是busway 變壓器 電抗器等等都是想使用這個材質 但是無奈 因為導電率比銅低 還有一些問題造成發熱 爆炸 在電機界一直普遍被人詬病 只能銅的純度調低來因應 但是真的是這樣 其實就是沒有人想花錢研究罷了
所以騎機車都知道 它的骨架都是鑄鐵材質 所以很重 車體容易因為摔車 造成車身常常容易不平衡 當然為了讓電動車跑得更遠
所以這個鋁製沖壓技術就誕生了 同樣也讓承包商一起升級 我看了都感動到
3.避震器
避震器它也跳脫傳統 採用飛機概念的避震觀念 耐用度也是經過10萬測試 確保任何路況 不管如何 我都覺得驕傲
4.充電方式
本人沒有去展示間看過或者騎過 雖然從電視上面得知 它概念就是到處都是充電站 這是很聰明作法 至少每次充電就可以收到金額或者是租任方式 可以延續財源 其實我自己在想 真的只有這樣技術而已嗎 我想大家都知道目前電池而言還是有壽命不長 續航力不優 所以才先講求身體輕量化 減少額外消耗 電池目前我是覺得就差強人意 雖然它可以快速充電 個人覺得至少創辦人發展都是全面性的 他不是台灣人 卻已mit為驕傲 因為他們夥伴一起達成理想
看完小弟充滿感動 台灣人在很久以前早就放棄技術了 在台灣追求大學文憑同時 美國開始重視產業的根本 專業本能
也就是為何蘋果可以吃掉大部分利潤 因為人家創新 創造手機是時尚 品味的象徵 所以它可以得到六成以上利潤 反而台灣代工利潤真是2%以內 台灣低迷的景氣不想也知道遲早會來 紅潮不是已經開始慢慢吞食台灣產業了嗎
每個行業都需要這些熱忱的人 看完我都很想進這家公司 是否可以幫助它人 雖然現階段很貴 很多人無法接受 等到有一天
當油價一桶來到200美元的時候 可能就有機會了 最近油價跌回來 不是過剩 而是市場上的手法 美國油頁岩的開採成本60元/桶
當時一百多美元時 美國見有利可圖 才開始生產製造 那些阿拉伯人 當然不可能放過美國分享油田利益 所以價格就是一直降 剛剛好 就是美國不能生產的成本就好
我覺得光這家老闆理念就是很好的人 所以才有很多人投資 因為我相信電池技術台灣有更好技術的人沒有被開發 等到充電一次可以跑300公里的時候 你們說還很貴嗎 其實答案就自然揭曉
如果我們沒有錢買 至少我們可以替他們感到驕傲
10.2 更新
好玩了 gogoro 降價了 之前有網友說降多少才合理 現在幾乎降了一半價格 不知道又有啥可以抱怨呢
冰淇淋賣十年 wrote:
我覺得 上次看了創...(恕刪)
車很棒
樓主內文都是圍繞在車上
看每篇有關狗狗弱的討論串
很少有人說車爛的 除了續航力這點外
行銷差
找一堆不專業的網路寫手 發假開箱文
難道不知道鄉民都精的跟猴一樣~
到目前為止 跟狗狗弱有關的真正的消費者開箱文少之又少
其他不是廣告就是有從狗狗弱公司得到好處的人
冰淇淋賣十年 wrote:
我覺得 上次看了創...(恕刪)
1.傳統繞線式鼠籠式馬達(這裡我要說句實在話)
以前馬達的製造以及輸出大國是日本
許多新式的馬達都有專利,效率以及輸出都是比這顆好上很多
自己繞的精神挺令人敬佩,但是稱為車界的特斯拉已經有點離譜了
2.一體成形的鋁架
其實這樣做對電動馬達來說是一件致命傷
雖然馬達外殼可以把磁通鎖在裡面
但是一體成形的鋁架成為磁的良好導體
可能使有效磁通減弱,也可能產生雜亂的電樞反應影響主磁極
對馬達的效率而言,無疑是一大致命傷
3.一體成形的鋁架對於安全的防護也有所疑慮
人類心臟只能承受50毫安培的電流
儘管鋁的阻抗大,但是一體成形的鋁,截面積較大
與騎乘的駕駛一旦構成迴路,就可能產生重大問題
對於安全性而言,是需要慎加考慮的
4.充電方式
我也覺得交換式的概念很不錯
可惜這項措施並沒有嘉惠到台灣的廠商
其實台灣的電池廠,品質與售價都非常優質
假如一年能多銷出100萬顆電池
對台灣的經濟以及產業都是一顆大補丸
可惜.....
小弟也是電機人,以上是以專業,以及經濟的角度切入
我覺得設計理念很不錯,但畢竟不是專業,有很多小細節都沒注意到,實在可惜
PS:鼠籠式馬達是交流感應機的東西,但是電動機車用的是直流機,這兩者是不一樣的東西,不知道是記者寫錯,還是陸先生說錯
如果要用鼠籠式的方式繞直流機.....恩....我懂為什麼這麼多人說繞不出來了....這已經有點離譜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