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itri.org.tw/chi/Content/NewsLetter/contents.aspx?Keyword=&MSID=653370543764571661&MmmID=620605426331276153&SSize=10&SYear=2015&SiteID=1
工研院技術團隊赴美國史丹福大學,共同合作研發「可高速充放電鋁離子電池」,以低成本、高安全性、可高效率快速充放電,突破鋁電池壽命限制的研究成果,獲得國際肯定,一舉登上四月份英國自然(Nature)期刊!本技術目前已申請美國及台灣專利,未來將可取代傳統鉛酸電池,應用在大型儲能裝置及輕型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電池上,成為下一代儲能新星。
鋁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金屬之一,具備高能量密度與高放電電位的特性,取得成本相對低廉,是科學家一直希望應用在電池上的材料之一。可高速充放電鋁離子電池的基本結構是由鋁金屬陽極和石墨陰極組成,工研院與史丹福研發團隊利用了石墨的疊層特性,讓鋁離子可以在石墨內部數萬層的石墨烯層之間快速進行嵌入/嵌出的電化學反應,可重複充放電達7,500次,能量仍然不會耗弱,在耐久性上交出漂亮的成績。加上薄型石墨導電材料和紙張一樣柔軟、可彎折、材質穩定,電解液基本成分由鋁鹽構成,在室溫下亦維持穩定狀態。放電過程中甚至可以承受鑽孔測試同時仍持續穩定供電,證明鋁離子電池的安全性。
目前「可高速充放電鋁離子電池」應用研究持續朝向提升石墨材料之電容量與石墨陰極材料量產化兩大方向發展。兩年內可望以搭配再生能源發電機組,裝設定置型的大型儲能裝置為發展目標。進一步更有機會取代壽命較短的汽車鉛酸電池,或提供動力給輕型電動車,一般汽車電池若改採用鋁離子電池,汽車電池壽命可望延長至十年以上,達到節能與降低維修成本的雙重效益。
——————----------------------------------
這種技術一旦大量使用於電動車,相信很快更有機會取代汽油車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