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希望他買新銳的電池,因為我自知除非用拆機芯,不然不可能比它便宜,但他願意等,也願意多點錢。
趁機分享一下鋰鐵組法,或許跟許多人認知或爬到的方向與方法不一樣,但這是完美的配法。
由於只是小E原廠,我並沒有把它強化成耐魔獸的端子與線材,不過已強出許多倍電流值了。

細看我的配法,不是直向,而是橫向,使用16s2p,紅色細線是關鍵。
也就是驃騎內部"盲腸"的縮小版。
傳統配法是並向間強化,然後垂直排列,用一個連結片連到下一串,這樣電流會流經另一顆表面,本來一顆過10a,變成20a,表面溫度高,則散不去導致整套溫度高。
所以一直以來怪物車無論三元或鋰鐵,一定自己組裝或自己焊接,不假手代工廠。也就是如此,無論三元或鋰鐵,我開300a飆完40公里連續山路,升溫都在五度內。若一般騎乘,手模電池還是冰涼涼的。
因為我的電池電流從不轉彎或到鄰居家串門子。
再來說說電池的市售環境,一般人,還是建議體制內標準電池,有保固,有基本技術,雖其實不優。但該合乎標準的還是有,起碼有保障,缺點是貴,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你要人家給那麼多保障,總是要成本的。
再來是買工作室的電池,便宜些,但保障還是缺少點,也無認證,風險是也不知道他技術與對電池認知到那裡。
最便宜是買拆機鋰鐵芯自組,最便宜,跟鉛酸價格差不多,風險在組壞後果自負,有1/3壽命就偷笑了,所以前幾套電池都是繳學費,懂鋰鐵特性後,哪怕拆機芯,比認證的鋰鐵電池用的久更多倍,但這是要做足功課才有本事玩的。
另外也不用擔心我在廣告自己,人家一顆電池等我四個月,我還一直叫他跟別人買,所以我想賺電池工錢還沒時間賺呢。除了服務自己的魔獸客戶親自下海焊(因為拆過無論任一家電池就知道,臺灣電池真的耐不了魔獸的恐怖,不是魔獸是電池殺手,是電池技術跟我認知差距太遠),並沒有接單組電池。
也考慮這一兩個月,交接一下技術給代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