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系統電車運行加速0~40km時會產生3~4段與車速不同步上升的頻率聲,俗稱VVVF(Variable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音.有此特別的音頻是否就可判定它是使用交流感應馬達產生的獨特特色音?而使用GTO的VVVF音又與使用IGBT的VVVF音不同,請先看這兩組影片的聲音.
↑上面影片使用GTO閘關閘流體(Gate Turn - Off Switch ) VVVF的聲音會有5~6段變音.這種聲音和台北最早的捷運淡水線舊款以及台鐵EMU500電車相同.
↑上面影片使用IGBT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VVVF 的聲音約會有3段變音.這種聲音和台北後期通車的捷運線新車相同以及台鐵EMU600/700/800之後的電車相同.
↓來看一段和我們市面上能買到的電動車一樣的馬達聲音,1980年代之前台鐵第壹代EMU100型DC直流馬達的電車
↑那時IGBT還沒有發明.那年代的電車時速和音頻成等比上升,剛啟動音頻很低,越快越高,和2010年代的電動機車完全一樣,不會有VVVF所產生3~5段與馬達不同步的變頻音.(但是最新的文湖龐巴迪電車聲音和最舊的馬特拉又和這相同,沒有VVVF音.Why?) 這就是我的疑問了?為什麼電動機車還使用40年前的技術啊?
↓下面這段影片說明了40年來電車馬達的進步4部曲
↓下面這影片是2013年TT電動摩托車賽,聽起來是IGBT-VVVF音,也可能是最新的電聯車使用的內藏式永磁同步馬達PMSM(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我查到TOYOTA Prius HONDA Fusion等等所有的油電汽車,都是使用PMSM馬達,但都沒有VVVF音.那為什麼PMSM馬達的電聯車,卻都要使用VVVF控制呢? Youtube影片有一堆最新的VVVF-PMSM日本電聯車影片,VVVF-PMSM是2010年之後電車上才開始可見的技術,所以自我的問題{有VVVF音頻是否就是交流感應馬達的獨特特色音?}其實也破了,因為永磁同步馬達PMSM也有VVVF音.
我猜市售電動機車應該不是用PMSM,只是DC無刷直流馬達,那個控制器應該只是用霍爾感知器代替碳刷的控制器而已.那為什麼市售電動摩托車不採用PMSM+VVVF呢?
今年2014的F1賽車算是半台電動車,使用http://www.formula1.com/inside_f1/understanding_the_sport/8763.html能量回收系統.版上神人那麼多,想想F1在每圈1分半左右的時間,如何回收33秒的電給160匹馬力馬達使用,真是太神奇了!我猜測有裝超級電容!有看到轉播請看一看吧!

TOYATA的電動賽車在紐柏林北賽道,PlayStation GT熟悉的賽道.
TT電動摩托車賽應該是用這個馬達?為什麼改變線圈位置會改變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