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個比較是以一個人一天通勤20公里來計算 時速為65(錶速)以下的使用者
電動機車範例為 下一代 20A的中華電動車來預估
最近我要把超5 150 以7萬便宜賣我哥 話說里程數才7000 1年左右
每公升 油錢約30元 時速50~60定速狀態下 每公升可跑35~43公里左右 姑且先算35
7000公里/35=200公升油錢 以均價30元計算 油錢6000 機油一瓶 150元*7 齒輪油(50元)*4
(燃料+機油+齒輪油+空濾250 ) =7500元
以每天通勤 20公里計算
電動車每次充電約 3元 10A*2 電費約6元 續航力高速狀態下25~30公里(以時速40~50來說)
7000公里/25=280 280*6=1680元電費 +齒輪油 200 約1880元 (這是以幾乎都在用高耗電狀態下為基準) 請勿跟原廠定速30KM 續航力50來比 故機油油耗也用定速50~60較省油來比較
以每天通勤 20公里計算
比較依燃料費和基本保養費來看 剎車皮輪胎 在此並不贅述 價格都差不多
同樣的差不多的時速下
機車:電動車 燃費 大約是 4:1 沒有說省到很多
另外佔到的便宜是 機車沒有燃料稅 但如果以後廢核廢光光 電費漲到每度5元時
就變成 280*10=2800+200=3000 假設 機車 那時油漲到每公升35的話去對比
200*35=7000 每公里1元 +保養 1500=8500
燃料費 機車:電動車 3:1左右
再來是 平常125極速約 92~99公里 150為95~105公里 但平常的速度約 40~70為大部分使用者時速
除非常常都騎乘65~85 那就很耗油 每公升可能只有28公升
每公升油耗都能控制在30~40左右也算很省 要節能減碳也不一定得靠上電動車
基本上 電池也沒環保到哪裡去
以2年為例
機車-電動車 = 7500-1880 = 5620*2+900(燃料稅) 一年省6070
如果是汽油35元 和電廠關掉 電費大漲價的版本
8500-3000=5500*2+900(燃料稅) 一年省 5950
平均一年省 6000的情況下 假設5年要汰換2顆電池 1顆電池1萬5 2顆3萬 又被癱掉了
能拉開的差距 幾乎是0阿~~~~~
好笑的是 竟然沒有省比較多
(以上以每天20公里計算是有原因的 讓汽油車使用者了解到如果每天通勤距離都在20公里以下是可以考慮電動車的喔 再來一直歡樂的按加速 不怕給他故路的吹下去 就以最差的續航力來計算 20~30公里的路程大約是活動範圍7~10公里左右) 在一個市區內 這樣相比就有意義
因為當使用者的習慣是接近電動車時 他也會有意願要換 更何況有補貼
再來以現在合法上路的電動車來說
最大的無刷馬達為2000W 正常來講 是一輩子都吃不到超速罰 最大的無刷馬達為2000W 正常來講 是一輩子都吃不到超速罰單的 XD(誤)
還有要注意使用者的心態
汽油車到哪都可以補充 電動車配套少 充電站個位數 充電時間最快2小時100% 也太慢
高速行駛下 時速42~50 續航力只剩 23~30公里 等於安全半徑7~10公里的交通範圍
讓樂趣大打折扣
注定電動車沒辦法跨縣市(沒充電站的狀況 或沒補給) 而且這部分是以高時速 低續航力來說
一次點醒大部分的人 認清他自己的需求在哪裡 再換 才不會浪費一堆名額 買了一堆 放在家裡躺的電動車
(迷之音:實際上是怕明年桃園名額被搶光吧 那你在地人就要吐血了 被一堆人頭害死)
但是~~~~! 竟然我會拋下150的機車 就代表一件事情
電動機車真的很讚
我有一台E-moving第一代初版的車
原廠電池1顆10AH但實測發現到12~13AH左右
配備原廠360W 充電器充2小時騎乘33公里
充電約耗0.77度(自己用瓦時計測出)
若每度電4元 則4*0.77=3.08元
33公里 / 3.08元 = 10.714公里/(每元電費)
版主每天通勤20公里---所以電池每天都要充電
電池壽命以充放電2000次計算
2000 / 365 = 5.47年 (一顆15000元---可買大陸貨比較便宜)
況且每次只使用電池電量三分之二而已
以嚴格的說法5.47年/(2/3)=8.205年
另車輛配備的是(磷酸鋰鐵電池)-不同於一般的鋰錳鋰鈷等
電池壽命較長
甚至電池有機會用到充放電3000次(存電量至少一半以上)
若2500次電量還有80%
則33公里*80%=26.4公里(每次可騎乘距離)
2500 / 365 / (2/3) = 10.274 年(電池可用壽命)
目前因為考慮原廠車33公里的續航力不夠以及充電2小時太久
所以自行改成 2顆 10AH 鋰鐵電池(自己愛玩沒辦法)
每次充電[快充1個小時]-[慢充1個半小時]---2顆電池都充飽
每次充電約耗電 1.2度
1.2*4=4.8元(每次充電)
每次充飽電可以騎乘的距離
沿路幾乎都騎車輛極速45~48公里左右---續航力 49公里
沿路幾乎都溫馴騎乘38公里左右---續航力 58公里
以上資料除了電池壽命(電池還沒用到這麼多次)
其餘的都是自己親身玩出的資料
mlks wrote:
不知版主有關於電動車...(恕刪)
電動車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在電池。
用了兩年,效能大概就只剩下五~七成。
這個時候,雖然還能用,
但是不換就會經常顧馬路。
而且電池的電量剩下兩三成的時候,
電壓就會開始下降,
馬達就會越來越沒力。
不像汽油車,可以吃到最後一滴油還跑得很順暢。
1350/750 是第一代
48V電池 10A電流
4800W/48V=10A 110V/48V=2.29 10A/2.29A=4.36A 如果電池是20A
那就20/2.29=8.72A
如果極速50公里 能騎0.545小時(以雙載需要用到1600W變速騎乘時為推斷) 1600W/110V=16A 8.72/16 =0.545小時
50*0.545=27.25公里(為全程極速吹到底最差測試理論數據) 這個為續航力
如果是800W達到時速40為極速的話
8.72/8=1.09 40*1.09=43.6公里 就為最大續航力
如果800W極速是45 45*1.09=49.05公里 那就跟官方宣稱的變速續航50KM 差不多
可能無刷馬達1600W跟800W比起來 時速也許沒辦法乘以2 爬坡方面應該不錯
不知道我這樣計算有沒有錯
因為我覺得 大大提供的數據很值得參考 這以上是我稍為推算後的結果
如有錯誤煩請專業大大糾正 應該很少人會都只期時速30吧? 除了阿公阿嬤?
所以-我繼續發表我的想法
我曾經測試過一個需電交流電壓110V的鼓風馬達
在起動的瞬間看到交流電流表(勾表)跳到18A
等到馬達運轉速度慢慢提升
電流會慢慢降下來
直到正常速度運轉時電流剩下4A(無任何風阻)
若有風阻時電流會比4A大一些些
所以我想馬達的耗電量不能以馬達本身的功率額定量去算
是否應該考慮馬達本身的負載功率及馬達本身的能量損耗去算
經測試後我為了控制這個鼓風馬達的啟動以及停止
我採用40A的SSR 來控制(有零電位導通且無火花的好處)
電動車的直流馬達我還沒有仔細去測量過
且我自己也沒有適合的儀器加裝在車上作測試
但是我想電動車馬達的耗電量一定不是固定在
額定功率 除以 輸入電壓 等於 需要電流
不知有誰有這方面的資訊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
謝謝-感恩-
另外電池壽命只有2年左右的
我想一定不是鋰鐵電池--是嗎
mlks wrote:
但是我想電動車馬達的耗電量一定不是固定在
額定功率 除以 輸入電壓 等於 需要電流
不知有誰有這方面的資訊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
...(恕刪)
這部分我之前就裝過安時計實驗過了, 電池輸出到馬達的功率會因油門深度, 速度, 載重, 上下坡, 風速, 甚至胎壓而隨時改變.
e-moving加裝安時計
內文搜尋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