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前幾天,因手機合約快到期,去神腦門市索取DM時,才發現神腦也有賣行車紀錄器!?(謎之聲:我以為神腦只賣手機,竟然還賣這麼多東西,店面擺得下嗎??


其中一家廠牌,愛錄客的『臺灣設計製造』與『採用SONY低照CMOS感光元件』吸引了我的目光,印象中還沒有廠商以SONY感光元件為訴求,好奇心驅使我索取產品的三折DM,才發現這是臺灣上市公司悠克電子的產品。到Yahoo股市查看才知道悠克是一家以監控攝影機起家的本土企業,而且產量是臺灣同產業中的前幾名。
DM上標註SONY感光元件的型號是IMX036,再到GOOGLE查詢,才發現這是SONY的三百萬畫素CMOS感光元件,訴求就是感度高,適合低照環境,多用於高階的監控攝影機上。看來悠克為了打響名號,採用知名品牌的感光元件投入市場。悠克的愛錄客提供兩種產品,型號分別是i3與i5,訴求為臺灣設計製造,全系列1080P高畫質每秒30張,其中i3為經濟型,採用Aptina五百萬畫素CMOS;i5則為夜視加強型,採用SONY IMX036三百萬畫素CMOS。很高興看到廠商願意將感光元件的廠牌或型號標示出來,因為感光元件就是行車紀錄器的眼睛,是最關鍵的零件,清楚標示確保廠商負責任的態度。

i3與i5要選那台呢,我猜Aptina五百萬畫素CMOS應該就是其它廠商常用的感光元件,既然有SONY感光元件的機種,再加上臺灣設計製造,神腦又提供分期服務(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打開包裝,裡面除了主機本體,說明書與保固書之外,還有車架與吸盤、車用充電器,電腦用傳輸線(一個minUSB對兩個USB接頭,類似早期隨身硬碟的配件設計,應該是為了確保有足夠的充電電流)

i5行車紀錄器正面照,老實說造型不算好看,僅能算是中規中矩。但機器周圍的收邊處理得不錯,而鏡頭本體可以小幅度調整以配合安裝或擋風玻璃的角度。鏡頭兩邊各有一組高亮度的LED燈,應該是為了拍照補光使用。

i5行車紀錄器背面照,下方左邊按紐是錄影啟動關閉/拍照鍵,下方中間為五向選擇鍵,下方右邊應該是喇叭孔。中間是顯示螢幕就不多做介紹。最上面有一組狗皮藥膏貼紙(讓我想起SONY以前的數位相機也是貼這種貼紙,非常醜


i5行車紀錄器側邊照,有AV輸出與miniUSB接頭(什麼年代還在用miniUSB,現在大家常用的都是microUSB,不過行車紀錄器主要用於車上,有廠商提供的車充,理論上影響不大,只是爽度不同)

i5行車紀錄器側邊照,從左到右依序為電源鍵、回放鍵、選單鍵與模式切換鍵(錄影/拍照)。

i5行車紀錄器底部照,有icroSD插槽,支援最高32GB的microSD卡以及三腳架孔(?#,是為了拍照所設計的嗎???


i5採可換電池設計,電池應該跟NOKIA某電池型號相容。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設計,除了電池老化可自行購買替換,也不必擔心內建電池因長期車內高溫環境導致膨脹而損壞內部電子組件。

放入電池,按下電源鍵,等待過場畫面後,疑!!怎麼操作界面是英文(不貼心!!),趕緊切換成中文後,出現以下畫面(註:選單畫面由相機翻拍,效果不好請見諒。為了相機對焦方便,將i5選單中系統→佈景主題改成綠色)
主選單很簡單,共有錄影(設定)、拍照(設定)、系統(設定)、回播(錄影檔案)與相本(照片回放)五種。

以下是i5螢幕顯示的主畫面,最左邊是錄影/拍照模式(圖中是錄影模式),左二紅色圈圈表示錄影中。其它圖示不贅述,大家可以望圖生義。

進入錄影(設定)的畫面,可選擇要不要錄音與錄影檔案的長度(5/10分鐘)等等。i5可錄製1080P畫質每秒30張的影片,還需要問嗎?現在32GB記憶卡並不貴,當然以最高品質1080P錄下去啦~


進入拍照(設定)的畫面,這裡可選擇白平衡、解析度等等,最高支援兩百萬畫素的照片(1920X1080)。按下五向選擇鍵的下方可開啟LED補光燈,再按一次下方即可關閉。LED做為拍照或錄影時補光之用,但只能恆亮,不會像一般相機的閃光燈會閃一下。但i5的LED補光燈夠亮,在近距離拍攝或錄影時應可滿足一般使用者的需求,足夠充當美媚的自拍機或是手持DV使用。


i5的LED補光燈開啟示意圖,粉亮粉亮!!(鏡頭的保護膠膜都還沒撕掉,哈~~)

進入系統(設定)的畫面,這裡的選項很多,可設定自動關機,自動錄影等等。很特別的是i5提供了場景的選擇,有自動、白天、晚上與自訂四種。

自訂場景的參數設定,方便玩家們自行調整喜好的畫面

進入回播的畫面,機身側邊上也有一個回播(PLAY)的快捷鍵。以下圖片是錄影檔案的回放選擇列表,如果將i5的模式改成拍照,按下機身的回播(PLAY)鍵,就會進入相本(照片回放)的選單中。

拉拉雜雜寫了一堆,該進入重頭戲,就是i5的實攝影片,畢竟這才是行車紀錄器最重要的功能。小弟才入手幾天,最近的天候不夠惡劣,只能先提供幾段影片供大家參考:
11/25更新:
經入手這幾天的測試心得,自訂場景模式真的很好玩,目前小弟採自訂場景模式,參數設定如下:
增益:4
寬動態:2
飽和度:4
銳利度:4
亮度:4
對比:4
<<YOUTUBE畫質請記得選擇1080P>>
[11/25新增]日間市區,車速:30~50KM/H
[11/25新增]測試高速行駛於傍晚大雨的效果。因為冬天很快就天黑,肉眼實際看到的天色已經很暗了。車速:90~100KM/H
[11/25新增]測試高速行駛於夜間下雨的效果。影片中有一大段路程都沒有路燈補光,車速:100~110KM/H
[11/25更新]夜間(漂雨)市區環境下的影片,與上面兩個影片不同在於行車紀錄器採倒裝方式拍攝。
老實說效果比我想像中還好,SONY這顆CMOS的低照能力的確不錯。比起其它廠商的實拍影片,我甚至覺得i5的EV值還可以往下調整
總結:
行車紀錄器市場百家爭鳴,產品種類眾多,功能也日新月異,近來流行的臨停錄影功能,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個功能立意良好,除了電力問題,我也無法擔負行車紀錄器掛在玻璃被竊賊打破車窗偷走順帶取走其它財物的風險。
就我而言,行車紀錄器就是要拍得清楚,不論在黃昏、晚上或下雨天的環境下。但我發現很多廠商也許礙於成本或公板設計等因素而刻意忽略。或許有些廠商強調使用大光圈的鏡頭,卻鮮有廠商強調採用的感光元件,然而這才是行車紀錄器最關鍵的零件。我很納悶網友為了單眼相機的感光元件爭得面紅耳赤,卻對於行車紀錄器的感光元件充耳不聞。是真的網友不在乎,還是廠商刻意隱瞞這些資訊使得消費者無法比較呢??

樂見有廠商以SNOY感光元件、臺灣設計生產為訴求加入戰局,比起其它採公板或大陸製造的廠商,我更樂於給予臺灣製造的產品一個機會,也希望這股活水能給市場帶來更正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