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有從事過光學行業(某數位相機製造商ID設計)
目前看了許多款行車記錄器
搭載的幾乎都是cmos感光元件
cmos感光元件低成本.低耗電.耐用度較高不易老化
最主要是cmos感光元件在高速處理動態畫面時較容易產生較多廢熱
在高熱狀態下容易產生畫面雜訊(畫面粗糙)與熱當機現象(與機體構造設計有較大關連)
在光源不足的狀態下幾乎就起不了任何作用.畫面粗糙與雜訊幅度會加大
所以這也是為何有些機子白天很優.晚上很瞎的因素
目前部分廠商會以紅外線補強(有效距離約5-8公尺)
夜間畫面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補正
在畫面的部份原理就與數位相機一樣
是所謂的真實畫素與數位插點補正兩者
真實畫素就是不以任何軟體加工放大畫面自然畫面較清晰
數位插點補正就如同用photo shop加工一樣只是將檔案做大.幅度越大畫面越模糊
為何要用數位插點補呢?
那只是要在畫面規格上灌水得以調高售價與在文宣上能與其他廠商競爭
為何不搭載ccd感光元件呢
當然這與專利技術跟元件價錢上有很大的關係(就是會很貴很貴)
最主要還有一個因素ccd有較大老化問題
cmos感光元件一定差嗎?
其實未必因為在光源充足或有規劃與固定位置的環境所得影相不會比ccd來得差,
所以有很多高階數位相機仍採用cmos感光元件
所以在選擇品牌行車記錄器時多留意規格及說明
有搭載魚眼鏡頭的為首選因可視角度會較寬.但小缺點畫面會有一定幅度的變形.
儘量也選購韌體可以更新的品牌機種(升級大多是修改bug穩定系統/提昇效能/增加記憶卡mb上限)
這樣可以避免買到不適合的機種或所謂的機王
希望對將要採購的人在資訊上有所幫助
littlejohntw wrote:
請問...這個資訊有...(恕刪)
這些技術資訊都是來自以往工作中的測試技術文件
有沒有資訊可以參考?我相信應該是有的不過應該只是初略居多
因為cmos元件使用應該使用1x年了
只不過這一類文件都是較專業的分析文件
一般來說如果要附上詳細測試數據的話比較困難
每一家的光學廠都有自己的測試部門.文件不可能會外流
因為相同的元件在不同的機板.機體.設計.韌體.不同環境下所得的數據都會有很明顯的差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