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的記憶卡中就內建有程式,建議將程式copy一份到新的記憶卡中,若有韌體更新時,程式會一併更新,軟體和韌體是互相搭配的。
因為使用的是microsd卡,記憶卡取出時會有彈出的效果,之前辦dr300時就有朋友裝好機,記憶卡就彈跳在車上中消失了,建議拿到時先將記憶卡的內容備份在電腦中,當換新卡時可以直接使用。
記憶卡中的目錄說明如下:

執行後的畫面:

代理商很有心,整個軟體全中文化了。
比較可惜的是軟體只支援1027x768,之前dr300(g)系列解析度只有 640x480執行時可以完整比例的觀看,現在dr400g的高解析度只能縮小顯示比例的方式來看了。
畫面右上方顯示目前看到時畫的行車資訊,包含經緯度、時速、感應器所感應的重力。
模式篩選中可以將檔案分別篩選出你想看的N(正常模式)、E(事件模式)、P(停車模式),程式開啟時是顯示全部模式的檔案在下方。
下方的時間選取列,分別顯示年、月、日、時、分、秒,讓你可以非常方便的找到你要的點。日曆部份會依檔案將其顯示,若記錄檔中有該日的檔案就會用紅色圈住,正在撥放的日期就用黃色的來區別,整個畫面一目了然,也可以非常簡單的找到你所要的點。
檔案模式也可以切換為地圖模式,方便你查詢行車的地點。

除了這些基本的查看功能外,選取檔案後按下滑鼠右鍵會有匯出的動作,同時也可以做檔案的切割及靜音的匯出,功能算相當的完整,不用另外找軟體來切割。


右上方的四個小圖示,依次就是軌跡記錄、圖片截取、畫面印列及設定。


最後的重點是設定了。

在一般設定中,請確實設定好時區,時間會依GPS來校正,請確時設定好時區就可以了,其他的需求按照自己喜好設定,重點在於一般錄影、事件、停車模式要分配給多少,因為事件錄影是有保護事件檔案的,此部份不會被覆蓋的,若個人的開車習慣是急踩急煞的,感測器經常感測到是事件發生的話,則容易因這區域檔案空間不足而產生異常。感測器也要好好的設定,不然就會看到整路都是事件模式。
停車模式,個人只是直接接點煙器,所以這方面沒用到,原廠另外有售電力通,讓你停車時行車記錄器還保持有錄影的功能,進入停車模式時,機器感測器有感測或是週邊有物體移動就會開始錄影,算是一個不錯的功能。
感測器靈敏度的調整:

個人是進入進階模式來調整。

因為台灣的路面品質不是相當的理想,感應器調的太靈敏的話,每回出去都是在事件模式,則很容易造成記憶卡滿的情況,第一次安裝時通常用內定值去測試,
回家後進入進階模式,選一段事件模式來撥放,將感應器靈每度的值調整的大於你的事件值,通常由此也可看出自己的開車習慣,是否有急踩急煞。
最後的一般設定,只有將停車模式燈關閉,開車時不愛有一個燈在右眼上方亮著,這也是我當初選擇沒有螢幕的行車記錄器的主要原因,因為一個2.5"佔住了視線,而且在黑夜中又亮在那邊,根本就看不清楚,口紅姬體積小直接隱藏在後視鏡後方,這次DR400G用了多彩的指示燈,個人是覺得沒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