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晚上,我下定決心不再比較了。資訊無窮,搞到後來越比較越難下決定@@ 於是潺潺買了papago P0 。取之於01,用之於01,以下分享我的心得:
1.基本上我希望下車後可以養成帶走行車記錄器的好習慣。太陽很大,行車記錄器、電池、乃至於記憶卡,就算不會因此損壞,但是長期高溫曝曬可能會縮短壽命。之前有人批評PAPAOGO沒有快拆設計,但是其實它只有兩個螺絲,而且螺絲設計成可以輕鬆用手轉下,實際上花費不用一分鐘時間。

2.絕大多數我停車的地方24小時有人雇車,所以我其實不需要為了怕被敲玻璃而把行車記錄器拔走。那麼,我最好還是選一台不用擔心萬一曬太久電池萬一會爆炸的--比較安全。PAPAGO P0 網路上說它沒有電池,只有電容器。那是甚麼東西我不懂,只知道聽說這樣最多就是行車記錄器曬壞,但一定沒有(電池)爆炸的危險。~~電容器會不會因太陽曝曬而高溫爆炸???這我就不知道了。

3.大廠牌讓我比較安心。沒錯,我有品牌迷思,台灣製的應該好一點,有品牌的應該好一點。何況爬文的時候發現:雖然PAPAGO P0的上一代,也就是P1有畫面顏色偏藍之類的問題,PAPAGO好像很積極的解決。這給我放心的感覺~~

4.燦坤剛好在特價,PAPAGO P0 的價格比起網路購物還便宜約500元。

5.其實我相信既然燦坤有這種價格,如果我勤勞一點到處比價說不定還能夠更便宜,但是選購、比價的過程太煎熬了。不比了。
6.我個人認為駕駛的時候擋風玻璃最好不要有七七八八的東西影響行車視線。所以行車記錄器最好不要有螢幕,但是,我「可能」會時常拆卸行車記錄器,萬一架子被我弄歪了,沒有螢幕,我如何得知我錄影的角度是否正確?PAPAGO P0有螢幕,有螢幕當然就體積大,當然相對比較占據視線,但是它黏貼在室內照後鏡的後方,也就是說它的體積有三分之二隱藏在室內照後鏡的後方,對於行車視線的影響其實有限。
7.至於她的畫質,我知道這很主觀,所以大家自行上網評比。話說:上個月交車時,業務員送我的是號稱汽車原廠的行車記錄器,每秒鐘2格!!!
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我想這大概等於現在送禮送一個128M的隨身碟@@ 該原廠行車記錄器的畫質想當然爾也是慘不忍睹。所以,我買的PAPAGO P0相較之下,當然是好一萬倍。
8.我個人覺得,雖然廣角攝影的鏡頭畫面會扭曲。但是我覺得兩害相權,畫面扭曲並不嚴重,而能錄到的範圍卻是大大增加。
9.有看到說最好有甚麼G sensor,就是偵測到重大撞擊時,行車紀錄器會自動保存前後一段時間的錄影,不會不小心因為循環錄影而被洗掉。這聽起來很好,但是,當然比較貴。PAPAGO P0則是有「緊急事件錄影」。也就是說,它沒有自動偵測撞擊的功能,但是你可以手動按一下緊急錄影,就可以把前後一段時間的影片獨立保留下來。
10.記憶卡也很重要。我這次做功課才知道,除了容量之外,讀寫速度也很重要,行車紀錄器才不會漏秒。NOVA的店員告訴我最少要6C以上。我個人是買16G,10C的。
11.PAPAGO P0的說明書上說,也可以把行車記錄器的電源直接接到車子的電瓶之類的,總之就是可以不用點菸器。而且我另外爬聞看到這個工程很簡單,花兩百元請人弄就可以了。這樣的優點是車子裡面不會多一個插頭、電線。但是缺點是A.這種裝法PAPAGO P0不保固。B.日後如果PAPAGO壞了,那豈不是又要花錢請人再換電源接線?!
12.所以我目前的做法是,點菸器弄一個一線2出的插頭,一個插GPS衛星導航,一個插行車紀錄器。其中行車記錄器不一定會拔下車,所以把線隱藏起來。這樣我的中控台,就只剩下一條每次下車都一定會拔掉的GPS電線。還算可以接受。
13.如果預算不是問題,當然都希望買好一點了。但是如果要買到真的很好的,晚上白天都能夠清楚拍到車牌的,爬文看來至少得花個一萬元。於是我就放棄了~~滿足基本需求就好,其他的等我發大財再說

14.爬文有看到PAPAGO 不知道是 P0 還是P1會熱當機。這個我不太確定,有人說會,有人說不會。我跟它睹了

15.爬文說PAPAGO P1 長時間錄影會因為溫度而導致畫面模糊。這我不確定,有人說會,有人說不會。PAPAGO P0 有沒有改善?我也不知道!我跟他賭了。

以上是小弟選擇行車記錄器的決策過程,供諸位大大參考,有錯請指正。
*****
2012/01/12補充
和版上很多人一樣,我的PAPAGO P0在一個月前也出現了無法開啟的問題。我用點菸器插電,但線路都已經埋起來了。

難得車上載美女,我插頭插了10多次都不給我亮,氣死我了~~
去燦坤問,店員說要整付寄回公司檢測。拜託,我要先把線路挖出來,然後很多天沒有記錄器可用,等你的報告出來....然後等她好心給我一副新的車充電源線,我還要重新埋線路.......想到就OOXX
目前的處理是:找一個可以轉接USB的車充,加上一條以前手機用的USB充電線,用以取代原廠的車充。用了一次,目前正常。
我也懶得找原廠討公道了。等到多試幾次,確定單純只是線路問題,自己直接買一條,然後趁著保養的時候請技師幫我拔掉舊線換新線,一次搞定,比較省時。
幾千元的東西,其基本零件竟然是這種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