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廣而告之 ‧ Vico-TF2+ Premium 實測簡報

MUTSUMI wrote:
感覺F大您的影片中.不管是路燈或車輛燈光.光暈現象都比較小.這是EV值降低的好處吧.行車紀錄器還是著重在車牌辨識上.140度與160度在車側兩旁的車牌辨識上是否有很大差異性?感覺白天是還好.夜間畫質沒白天細膩加上些許變形.多少會失真扭曲.但好處就是可捕捉到較廣範圍..F大應該有影片焦點放大的播放軟體分享一下吧...(恕刪)


夜攝時光暈的多寡,理論上來說是會受前擋風玻璃的「客觀影響」。有貼沒貼隔熱紙、貼了什麼透光率(影響光暗)、隔熱紙新舊情況(影響清晰度)、前擋油膜嚴重與否、花痕多不多..N多因素會影響Vico-TF2+或任何品牌行車記錄器的夜攝影片實際效果。降低EV值對減少噪訊作用較明顯,光暈來說作用不一定很大。

請記住: 天價買一輛 Ferrari 超級跑車,除了可以Tailor made(度身訂製)座椅,並不會附贈賽車駕駛技術或經驗。同理,MUTSUMI兄買一台Vico-TF2+,除了USB點煙器擴充座+威剛16G,不可能會免費贈送前擋風玻璃去花痕、去油膜、提升隔熱紙透光率等。

TF2+在不同的車進行測試,每一輛車都有獨一無二的效果;只能作為「獨立參考」。因此,我一直很用心鼓勵Vico素人作者寫分享文,案例愈多,參考價值就愈高。

說到{140度與160度在車側兩旁的車牌辨識上是否有很大差異性?}.. 首先,TF2+的[160度超廣模式]桶狀變型肯定會比[140度標準模式]明顯。理論上來說,[140度標準模式]車側兩旁的車牌辨識會比[160度超廣模式]好一些。

然而,我的TF2+夜攝測試結果是140度在抑噪、清晰度及畫面細膩感三大方面來說,反而是160度稍勝;不知道未來Vico公司會否釋出新軟體,目前V.6.2+版本而言,個人感覺TF2+用家使用160度效果會比較好。

{夜間畫質沒白天細膩}.. 受制於CMOS的感光性能與太陽下山影響,任何品牌的行車記錄器,夜攝效果一定會比白天拍攝差。不信,自己去同一段高速公路拍拍看就知道了。

{F大應該有影片焦點放大的播放軟體分享一下吧}.. MUTSUMI兄指的〝焦點放大〞播放軟體是什麼意思?我用的播放軟體只有三款,客廳電腦是裝正版(舊Ver.)的「PowerDVD」,個人電腦是用免費的「射手影音」..假如某類影檔播不出來,就會用同是免費的「暴风影音」(大陸很流行)。

〝焦點放大〞播放軟體我從來沒試過,是指像motogana前輩提及的AniGIF效果嗎(局部插值放大車牌,效果會較模糊)?那應該是客制或專用(收費)軟體吧,您可直接向motogana前輩請教或去App Store、Google play找找看。N年前,有點印象「GIF Movie Gear」也好像可做到把靜態擷圖合成為〝動態GIF效果〞。


MUTSUMI wrote:
其實F大最不愛得罪任何人...(恕刪)


F大不是“最不愛得罪任何人”.. 而是「無可奈何」.. 近日,有件事令我難以釋懷;難道該去找當事人送上一句:『幹_娘_掰』?

Frank_HK極可能是01行車版第一位對 Aptina AR0330 + NOVATEK NT96650 SoC具“獨立硬體WDR晶片”提出懷疑,並首先提出證據指 DMT ARD07只是G-Sensor IC...(有誰更早提出懷疑及舉證,請賜教~) 沒想到,一轉眼就變成兩隻“Copycat”的“功勞”。

敢問“炒冷飯”(拾人牙慧,剽圖竊文)專家,上述事件,你“調查”了什麼?何謂“大家證實”?為什麼不敢指明出處?不重視「知識產權」、肆意侵犯「原創精神」..除了“禮義廉”,我已想不到更合適的形容詞了。還有無知者把你那篇左抄右襲,偽專業、真洗腦的文章當成“聖經”..恭喜恭喜~


MUTSUMI wrote:
看到這篇.我大概更瞭解WDR高/標準差異性...(恕刪)


MUTSUMI兄是否舉錯範例了?.. 所見的疑似只是SF2的「SDR」效果喔。另外..這兩套影片真的是有分別嗎?

嗯.. 影片所見的車速,完全符合〝夜攝最佳效果〞條件!..



MUTSUMI wrote:
嘿 難怪一堆人認為F大是廠商工讀生..其實他是u-car總編吧?!.裝機照出借賓士卡夢內裝飾板~F大好野人...(恕刪)


“死港仔真無恥,明明是打手(工讀生)又不敢承認。”、“港仔是視連科的員工!我認識他們公司的人。”、“滿身發臭的FRANK大,就是VICO的香港代理!”.. Frank無法阻止或介意大家“以為”我是什麼職業、稱呼我是什麼“品牌打手”或“廠商工讀生”..

上述稱號“太俗”了,請叫我“廣告屠夫”或“01唐吉訶德”!..^-^"

題外話: Frank是否那裡不小心得罪了MUTSUMI兄?.. 您為何要把我最不想提起的舊作翻出來?..T_T

每當想起 Vico-TF2 邂逅 V747W《倚天屠龍記》,我腦海裡就會浮現National Geographic(國家地理頻道)一套名為《東京天氣很熱》的影片.. 天真、幼稚、乳臭未乾的小蝦米 - Frank_HK.. 面對(或可稱為“群P”)如狼似虎的〝群華諸子〞.. 無助、徬徨,慘遭凌辱..~>.<~

幸好有心地善良的Koko姊及mrcrunchy兄仗義,否則恐怕真的要去律敦治醫院縫_了...囧
Frank大大你好,小弟於前幾天請廠商安裝了2台此機子,回家後才發現,
支架部份跟其他人一樣裝錯(反)了,而且沒有裝快拆支架,請問一下:
1.看了說明書,還是看不太懂,大大是否有比較詳細的圖文步驟說明,還是再回去請廠商調整?(車程來回要1個多小時)
2.快拆支架同上述情況,回去請廠商安裝,還是大大有詳細的圖文步驟說明,可以讓我照著做
因小弟很少DIY,所以這部份比較不懂.
謝謝!!

Frank_HK wrote:
shaking888...(恕刪)


唉呀!請接受小女子得道歉
近日時在太忙了,只能遠觀,不能戲...我是說,不能回覆大大們的文章。
只當了個旁觀者

不過也是依依認真的將所有內容給看完了(呼~)
精闢見解,閒言閒語

Anyway讓我注意的是有關WDR這部分,
其實當初小女子再選行車寄錄器的時候,
也有考慮過幾家有WDR的產品
但是似乎這項WDR功能也被大家吵得沸沸揚揚,真真假假

雖然最終選擇的SF2也是擁有備受討論的SDR功能,
但是小的我覺得這樣就夠了啦~呵呵呵呵

照書面上的解釋:SDR是智慧動態影像調整
是由軟體做出來的,
也就不像FRANK大所說的,WDR由DSP來做"運算"
所以效果不會有WDR好。

不過再小的看來,
不管是WDR還是SDR,其實就是個人所好啦~
畢竟縱觀價格,效果,需求,
只要符合消費者的意願,
就好囉~
(阿SF2的SDR就是抓住偶的心啦~其實是價格抓住偶的心)

{小女子難得發表比較技術性的東西,希望看起來有一點點專業}



knifeparty wrote:
先來玩一下克漏字填空...(恕刪)


吼吼吼!!!
我有去看的VICO的網站
新的WF1很可愛捏,像個小滑鼠
不過有WiFi機種的好像不只VICO出耶,
是不是ABEE也有阿?
只是不知道兩種WiFi的功能到底是怎樣?
期待開箱文


max6362 wrote:
Frank大大你好,...(恕刪)



max6362兄 好!

真不好意思,幾天沒上線,未能及時回覆;懇請莫怪。

視連科公司建議的支架安裝方式如下:

▽DS、TF系統通用▽

正確


錯誤


1. 安裝支架非常簡單,只須按上圖方式裝好即可;未必需要特意開一個多小時車去找店家重裝。max6362兄最好能拍張目前安裝情況的相片讓大家看看,如果有什麼不明白之處,會更方便講解。

2. TF系列的快拆架,唯一難度恐怕只有〝拔出球頭〞那一步有點“風險”。特別是3M短支架,如果不小心用了蠻力歪拔,可能會弄爛.. 如果實在沒信心,可能讓店家安裝人員弄會比較好。(弄爛了,就直接叫他們賠..

快拆架的球頭,最好不要經常拔插,因為次數多了,弄壞的可能性就會大一些。請注意:有別於機子一年保修,支架或快拆架屬「耗損配件」,Vico公司只保用半年(6個月);即使是保用期內拔斷了,究竟算不算“人為損壞”..可能會存在爭議。

個人經驗,快拆架球頭拔插過程只要不是“霸王硬上弓”,對男生來說應該不算難。方法如下:

1. 將原支架上的塑製「六角螺絲帽」完全拎開(確保螺絲帽與吸盤或3M短支架完全分離)。

2. 左手緊握吸盤或3M短支架本體,右手緊握原快拆卡榫;用「合適」力度(不需要暴力),平衡向左右兩側〝扯〞開。

3. 插回快拆架球頭前,切記先將塑製「六角螺絲帽」套在快拆架球頭上,記得凸面(另一端是平底的,不要弄錯)向上,面向吸盤或3M支架本體,再插回吸盤或3M短支架本體即可。

聲明: 衷心建議新手用家買機時直接找店家幫忙安裝快拆架。Frank_HK對任何人士閱過此文導致弄爛支架恕不負責,事前請自行評估風險再嚐試。

皮老闆娘 wrote:
唉呀!請接受小女子得...(恕刪)



皮姊不必自責,當老闆娘難免會有瑣事纏身。 ^-^

光圈、WDR或超級電容,個人愚見只是品牌商或系統商的宣傳賣點。您回文提及{不管是WDR還是SDR,其實就是個人所好啦~},非常有見地!任何品牌的行車記錄器,都有優點與缺點,款式的“新陳代謝”飛快,追新亦難保盡如人意;最重要的是「自己感覺滿意」!

真心話,在下從來沒拆開SF2(亦絕不建議消費者在保用期內自行拆機),有關SF2的SDR功能論述,只是認真細看了knifeparty兄、jayHYH兄及您的影片,根據個人經驗(鑑別夜攝時整體畫面亮度、抑噪效果等方面)評估,暫時無法提供確實證據。

讓在下擔心的,是友壇Vico有獎徵文作者,幾乎異口同聲唱好TF2或TF2+,大讚效果比安霸A2產品(例如DS1、DS2、TF1或SF2)好.. 這樣,有可能讓視連科放慢提升安霸A5產品畫質的步伐;誤解為沒有迫切性。作為一名資深DS2用家,Frank一直認為,DS1、DS2、TF1或SF2日攝在色彩還原、飽和度等方面,並不在高一級A5的TF2或TF2+之下。

當然,就如本文二樓在下說TF2+的日攝色溫,個人觀點是稍為「偏冷」.. 如果大多數消費者認為「色溫很標準,沒問題」、「已非常鮮艷,極滿意」..那也許就只是“Frank_HK偏見”(眾人皆醒,我獨醉..囧),Vico公司亂改,可能會換來一片罵聲。

不瞞皮姊,天下無不散之宴席.. 如無意外本文一樓《廣而告知》,將是 Frank_HK 在M01行車版最後一篇專門談及行車記錄器相關知識的主題文章。「皮老闆娘 能看懂,不覺得悶」始終是我心中最大的愿望!呵呵~
snrg753 wrote:
如果以下列三台來做選擇?請問有研究的各位?會推薦哪台??
(偏向畫質為主,附屬功能不在主要考慮範圍)

1.GARMIN-GDR35 59XX元
2.Vico-TF2+ 59XX元
3.Vico-TF2 49XX元

1.可視角110度+1080P-30張/秒+F=2.0+內建GPS可顯示位置和當時車輛時數+可即時拍照+內建電池+AVI格式(H.264壓縮技術)

2.140度+160度+1080P-30張/秒+F=2.2+WDR+Vico-Schedule+MOV格式(H.264壓縮技術)

3.130度+1080P-30張/秒+F=2.0+WDR+Vico-Schedule+MOV格式(H.264壓縮技術)

1.2.3在youtube上看使用者的分享畫面,小弟肉眼看起來畫質是差不多的等級,

1差在有內建GPS+即時拍照這功能,2+3都有Vico的WDR+自動時程

另外比較有疑問的是2的160度廣角影片周圍很明顯的變圓,這樣跟1+3去比,會因為廣角的原因在畫質上有所差異嗎??

想請問有使用過或有研究的版友,在這三台上會如何選擇呢?在這先說聲謝謝



snrg753兄 好!

剛看到私訊,在下受好友所害(大誤~囧)託,冒昧回文..

snrg753 wrote:
1.2.3在youtube上看使用者的分享畫面,小弟肉眼看起來畫質是差不多的等級...(恕刪)


嚴格來說,TF2和TF2+確實可算是「同一等級」(CMOS及DSP CPU一樣)。唯一分別只在鏡頭,前者是130度廣角及光圈F/2.0,後者鏡頭可提供160度超廣角,光圈為F/2.2;兩者都是6G全玻璃鏡片規格。

snrg753兄也許比較少接觸行車記錄器,對「畫面廣角度」、「夜攝光斑(鬼影)」等特徵沒注意,才會看不出TF2和TF2+存在較明顯分別。另外,GARMIN-GDR35(DSP CPU不一樣)的夜攝影片色調、抑噪和TF2及TF2+亦不太一樣;個人觀點,TF2 & TF2+會稍勝。


snrg753 wrote:
1差在有內建GPS+即時拍照這功能,2+3都有Vico的WDR+自動時程...(恕刪)


即時拍照功能並非GARMIN-GDR35獨創,除了Vico產品同樣可即時拍照(用作檢舉衝紅燈或垃圾虫?),坊間大部份知名品牌行車記錄器都同樣具備類似功能。然而,假如您對「具備GPS定位功能」有強烈訴求,GARMIN-GDR35一定是上述三者之中最佳選擇。


snrg753 wrote:
另外比較有疑問的是2的160度廣角影片周圍很明顯的變圓,這樣跟1+3去比,會因為廣角的原因在畫質上有所差異嗎??...(恕刪)


「160度超廣角」是一把“雙刃劍”,優點是有助拍攝來自左、右方的「側撞」車禍,視野更寬闊;缺點是同一1080P-FHD畫面,「160度超廣角」為了“塞”進更多景象,景物(包括前車車牌)不可避免視覺上會“縮小”。某程度上,對辨識率會帶來負面影響。


snrg753 wrote:
想請問有使用過或有研究的版友,在這三台上會如何選擇呢?...(恕刪)


Frank愚見:

1. 對「具備GPS定位功能」有強烈訴求,GARMIN-GDR35是首選。

2. 喜歡「160度超廣角」畫面,能接受其桶狀變形效果;可考慮Vico-TF2+。

3. 重視C/P值(根據台灣版友爆料,前段時間光華TF2 EZ有特價,只需約4.6張小朋友),覺得130度廣角已足夠;Vico-TF2夜攝時整體畫面亮度,相對坊間任何品牌產品而言,目前仍可說數一數二。


利申:在下只用過Vico-TF2及Vico-TF2+,暫時未接觸過GARMIN-GDR35。以上觀點可能存在謬誤,僅供snrg753兄參考。
感謝F大的深入解說

小弟受益良多.

多嘴一下

Garmi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DkjD-NJ1Is

畫質請改1080P

提供這段影片給snrg753兄看一下.

單以SoC來說G 牌是用 ZORAN 卓然方案 C14P的

TF2和TF2+ SoC用的都是一樣的方案.....

多嘴了一下,不知道會不會被炮轟....





小彰彰3615 wrote:
感謝F大的深入解說小...(恕刪)



小彰彰3615兄 好!

終於迎來第28位讀者,非常感謝您留言鼓勵!..^O^

小彰彰3615兄能點破Garmin GDR35行車記錄器是採用Zoran COACH14 SoC,可否告知得悉途徑?感謝賜教!

您的YouTube貼片語法應該有誤,點不開。以您上述影片為例,原始YouTube Link為:http://www.youtube.com/watch?v=vDkjD-NJ1Is M01論壇貼YouTube影片方法如下:

[iframe]http://www.youtube.com/embed/vDkjD-NJ1Is[/iframe]

請把首尾兩個紅色“”刪去就會在論壇顯示如下:



不同的影片,只需更換vDkjD-NJ1Is(YouTube影片編號,在原始YouTube Link尾巴11位字元)內容就OK了,其他語法不變。


真心話.. 過去M01行車版有不少這類〝二合一〞PK影檔,除極極極少數在下認為具公信力論壇前輩(例如hortin兄)佳作值得一看;對不知名“導演”的範例,實在沒必要太當一回事。理據如下:

1. 沒有觀眾會知道,上述Vico-TF2與Garmin GDR35是用什麼韌體設置及碼率(Bitrate)是多少。要比「亮度」,不妨可試一下TF2的FW 4.2版(WDR = 強)。

2. 影片在〝二合一〞過程中,上傳YouTube前必定破壞了原始影檔的碼率(Bitrate)。想TF2輸,可將原來9000kbps(9M)的Bitrate降成5M甚至3M,噪訊(Noise)與馬賽克必定大幅增加,大大影響畫質與清晰度(辨識率)。

3. 誰能知道上述兩台機子是否廠商的〝樣機〞或〝特調機〞?過去01行車版N多例子,廠商官方影片及某些開箱文作者的影片效果很好,市售版(普通消費者能買到的)卻畫質甚差(畫面有很多“雪花”)。




9. 原YouTube影檔宣言{這次打賭你和阿X還有XX輸定了.}.. 早已先入為主,敢問何來公正?

同一段影片,透過“後期制作”,已經可以出現“不同結果”。大約一年前,Frank曾經惡搞過<Vico-DS2 最最最新WDR (Wild Dynamic Range 偽動態效能)測試!(大誤..囧)>,用同一段Vico-DS2影片,模擬出【假】的WDR效果(請用1080P觀看):



真正想PK不同機子的優點與缺點,Frank會比較支持直接約另一品牌使用者出來,用自己及對方的機子進行實測;然後不要任何“後制”(同步剪輯,可以上傳後直接用YouTube功能處理),直接上傳到YouTube讓大家自行評鑑。這樣,雖然無法保證絕對公平,至少已能做到「力求客觀」。

小彰彰3615兄說起ZORAN卓然(母公司為知名SoC企業CSR)方案,Frank深惑興趣!本文一樓【六、 數碼影像處理器(SoC)廠商】也許日後會詳細論述。

CSR的DV SoC在台灣知名度雖然不算No.1,但深受Nikon、Panasonsic、Sony、 SamSung、Pentax、Garmin、Foxconn等著名企業支持!反觀安霸(Ambarella)公司只把GoPro及Ability(台灣佳能)兩家公司當〝親生兒女〞,將其他行車記錄器系統廠當成〝二娘養的〞。

過去一年多兩年,安霸憑藉自身在1080P-FHD行車記錄器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優勢,把2008年面世的“古董”A2S70 SoC當成“高科技”推給系統商.. 惡果就是過去一年,台系1080P-FHD行車記錄器產品,十台保守估計有六台或以上就是採用這顆216Mhz的A2S70 SoC!

也許安霸(Ambarella)公司會認為,貧_的行車記錄器用家,使用A2系列SoC就已經〝很好〞、〝足夠了〞;A5、A7甚至A9系列SoC,還是GoPro(世界知名運動型Cam)或Ability(全球知名數碼拍攝產品OEM/ODM商)貴族用家的〝專利〞!

換個造型、貼個銘牌,來M01辦次有獎徵文... A2S70 SoC方案產品又變成〝全新推出〞、〝絕對清晰〞、〝非常滿意〞... 我,真的非常希望和這種霸權硬銷促成者的母親 → 用遍所有姿勢!作為消費者,您我真的對行車記錄器沒有更高要求嗎?

如果沒有ZORAN卓然及NOVATEK聯詠等其他DV SoC產品方案的挑戰,沒有視連科在「Micro-ITRON」領域率先採用Ambarella A5 SoC方案,安霸及其各大系統(製造、生產)商會〝良心發現〞嗎?2013年,說不定仍和去年一樣,仍由A2S70 SoC“廉頗掛帥”。

回文提及{多嘴了一下,不知道會不會被炮轟....},曾經和版友Krystenlove姊分享個人經驗:

1. 與論壇前輩溝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自尊)。
2. 與品牌打手交流,不要忘了他的情緒(敵意)。
3. 與市井版友對話,不要忘了他的直接(坦率)。
4. 與Frank_HK聊天,請您寬恕他的囉唆(冗贅)。

衷心希望《廣而告之》一文能成為01行車版的『和平飯店』,任何陣營的支持者,都可在此各舒己見、暢所欲言;站在消費者的立場,表達個人見解。Frank深信,沒有版友會在本文惡意炮轟小彰彰3615兄;台灣01行車版論壇版友,作為一名〝外來者〞一年多來的親身感受,絕大部份都非常友善、親切!

再次感謝小彰彰3615兄在拙作分享影片及個人見解!

Frank_HK wrote:
小彰彰3615兄 好...(恕刪)


Frank_HK大大記性太好了吧哈哈!
如果Frank_HK大大沒提到的話我也快忘了Krystenlove姐的存在
看到之後剛剛立刻回去複習一下先

小弟對Frank_HK大大提到的碼率(Bitrate)蠻有興趣的
Framk大說的TF2碼率是9000kbps(9M)
如果上傳到youtube之後會破壞原本的影檔碼率可能變成5M或是3M
雜訊就會變多,影片就會變的不清楚
這麼說如果可以把碼率提升到9M以上
影像照常理說應該就會變得更清楚吧

小弟拙見…
knifeparty wrote:
Frank_HK大大...(恕刪)



{如果Frank_HK大大沒提到的話我也快忘了Krystenlove姐的存在}..啊~~~ 被knifeparty兄發現了..囧 老是念記人妻Krysten姊,罪過~罪過~

{如果上傳到youtube之後會破壞原本的影檔碼率可能變成5M或是3M}.. knifeparty兄誤解了一觀念,Frank上文所指是一些別有用心者,在〝二合一〞PK影檔上傳YouTube前故意劣化競爭品牌的畫質,是指上傳YouTube前已悄悄用影音程式將對方9M的原始影檔降為5M或3M碼率。

YouTube官方服務器會對所有上傳者的影檔進行「二次壓縮」,無論您上傳的是多少碼率的AVI或MOV影檔,YouTube都會自動轉換壓縮成6M碼率左右的MP4影檔。

上傳的原始影檔愈清晰,YouTube的「二次壓縮」影響就愈輕微;但相對原始影檔仍會稍差(5分鐘的9M原始影檔約322~326M,YouTube會壓成6M的211~214MB);如果本來上傳的影檔畫質已經很差,經過YouTube的「二次壓縮」,觀感就會更慘不忍睹了。

說到碼率(Bitrate),本文一樓在下已有簡單提及。knifeparty兄感興趣,Frank就再作補充:

1. 在行車記錄器的春秋年代(720P或之前),由於影像壓縮H.264規格不普及,坊間不少廉價產品會採用古老的MJPEG壓縮規格;優點是畫面的「細膩感」良好(以720P來說),缺點是碼率會偏高,15M Bitrate或以上並不罕見。當年流行的8GB記憶卡,往往只能錄1小時左右就會被覆寫。由於當時的Class 10記憶卡很貴,大部份用戶只會選用C4或C6產品,應付大碼率的資料讀寫就很容易會出現「漏秒」情況 。

2. 到了戰國年代(1080P-FHD),ZORAN卓然的母公司沉醉於Still photography(靜態攝影領域)成就,SiRF衛星導航SoC又非常熱銷,沒把新興的DV市場(包括行車記錄器)當回事,所以知名度及市場佔有率就在1080P年代急劇〝插水〞。

另一方面,台灣的NOVATEK聯詠在720P年代DV SoC市場佔有率及知名度極高,公司策略對1080P的市場需求麻痺大意,認為消費者不會〝移情別戀〞,720P市場仍固若金湯,對NOVATEK的1080P SoC產品是否該研發上市遲疑不決...

上述原因(ZORAN卓然在“睡覺”、NOVATEK聯詠在“發夢”),就是安霸公司在1080P-FHD年代急速發展,憑藉A2 SoC系列產品穩佔60~65%市場份額的重要原因之一。

3. 自1080P-FHD產品開始普及,古老的MJPEG壓縮規格已無法滿足用家需要;即使16GB的C10記憶卡,可能連1小時都錄不了(MJPEG影檔,1080P-FHD會比720P大很多)。因此,安霸公司借助市場佔有率優勢,將H.264規格的9M Bitrate強勢導入,幾乎成了行車記錄器的「影檔標準」。以Vico產品為例,無論是A2 SoC的DS1、DS2、TF1、SF2.. A5 SoC的TF2、TF2+,都是採用9M(9000kbps)影檔規格。

曾經有其他品牌商的A2 SoC產品,將原來的H.264 9M碼率推高30%,變成12M碼率.. 影片的畫質有明顯「相對提升」30%嗎?在下曾經非常好奇,約了一位該品牌產品的香港用家好友一起出來親測,詳細對比了大量原始影檔(目前仍保留約8.33GB),答案是:NO。在較常見的24吋電腦螢幕看起來分別不大,改用50吋電視看,也許9M與12M會有些微分別。

也許是受制於A2S70這顆216MHz SoC(2008年上市)的性能影響,A2產品的12M碼率影片的「細膩感」與「清晰度」,相對於較新(也只是2010年的產物..=o=")的A5 528MHz SoC產品9M碼率.. Frank_HK不客觀、非專業個人意見:以A5產品的9M碼率影檔為佳。因此,個人認為Vico公司如果想將A2 SoC產品推高碼率換畫質,很可能會「事倍功半」,效果不會明顯。

提高碼率,優點在於同是H.264壓縮規格,正常情況下相對小碼率畫面細節犧牲會較少;只要SoC(DSP CPU)可支援,影檔碼率愈大,理論上畫質的確有可能愈佳。

但消費者必須注意:負面影響是行車記錄器的資料傳輸率會大幅增加,DSP影像處理芯片及記憶卡的負載相對而言會同時更加重(雜牌記憶卡可能不勝負荷,出現記憶卡錯誤機率會增加),有可能會因長時間高載(Heavy loading)而出現高溫、死機(RAM Buffer耗盡)、漏秒(特別是記憶卡容易寫滿,需要覆蓋寫入時)等不穩定情況。

增大碼率,畫質的提升主要在「靜態(包括慢車速情況)」會比較明顯,車速如果在70~120KM或以上,特別是夜攝,坊間常見的NOVATEK NT96650 SoC 16M產品相對Ambarella A5 SoC 9M產品來說,Frank_HK不認為存在任何可見優勢;但兩者影檔佔用的記憶卡空間就分別明顯。以一張16GB的記憶卡為例,9M影檔規格(5分鐘約320MB)可錄3.6小時,16M影檔規格(5分鐘約600MB)就只能錄2小時或以下。

安霸SoC產品而言,雖說A2 SoC增加碼率對提升畫質的作用非常有限,但較新的A5 SoC暫時還沒有廠商嚐試。前段時間有位疑似業內人士向在下透露,隨著記憶卡愈來愈便宜,未來安霸A5 SoC行車記錄器產品也許會放棄舊有9M方案,考慮改用新的10M(LQ)/18M(HQ)影檔規格。具體效果如何,暫時在下也無法求證。

目前,可能Vico公司最顧慮的就是提升碼率換畫質,會對產品的「穩定」因素造成什麼影響。反之,山寨白牌根本就不會重視「穩定」因素;一批貨賣完,售後不理是常事。

對了,knifeparty兄有沒發現最近Vico公司比較偏心SF2用戶?軟體Ver 1.1版剛出沒多久,新版Ver 1.2又來了!TF2或TF2+消費者.. 難道大家都認為目前畫質已經〝極度完美〞?!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