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關渡橋上騎機車真的要小心 孝順媳婦 慘遭碾斃

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的關渡大橋

每逢下雨必出車禍.蓋白布機率也超高

但就不見先關單位來改善.

應該先縮一側的自行車步道.

讓機車騎士上橋到交匯處有得緩衝.

加上橋面側風又大真是危險極了

關渡橋設計真的很不安全 直行右轉大車小車機車交錯..
真的很危險!


這邊機車流量大 就不能蓋一條機車專用道嗎?

以前淡水當兵 就這樣心驚膽跳過了一年多..
整個下橋動線亂七八糟(不論是從淡水到八里 or 八里往淡水方向)
之前每天騎車通勤,每週至少會看到一次車禍

從八里往淡水的上橋方向更是車禍連連(還有車子互撞,旁邊機車遭殃)
拿命拼..唉...
實在看不出 "機車很快" .....樓上好多神眼.....
機車基本上騎到70~80 車禍 車殼都支離破碎了...該歪的歪 該破的破...
看那影片 真的看不出 為什麼會說機車很快....
hsm wrote:
實在看不出 "機車很...(恕刪)


大型車安裝多角度攝影偵測與GPS定位速度監視,要加入到大型車輛網路管理中心,只要大車有超速偏離車道闖紅燈打瞌睡,可由管理客服中心去提醒告知,車外裝設數個攝影機與紅外線偵測,只要有其它車輛太靠近在車前面的螢幕可以看到後照鏡看不到的死角,政府真的要強制規定加裝攝影輔助系統才行..

若是可以做到管理飛航與船航累似的系統其實多少可以減少這類的情形發生,只要車子有裝上更先進的行車電子設備電腦,接收每一條道路上的行車流量與車輛行車軌迹及車速,隨時由道路設置的電子設備使用無線方式傳遞到行車電腦,隨時可提醒架駛人道路狀況及自己的行車狀況..這些都可以用Andorid OS便宜的硬體來做到.
事發不久後,本人有經過現場。司機臨時拿帆布蓋,不夠大,一支腳露了出來。我在想會不會是擦撞,然後捲進去,但是為什麼摩托車會在對向??

這裡真的是很危險的路口,昨天還在想,在拓寬之前,八里往台北的機車,應該禁止從這裡上橋。直行到更前面,再迴轉上橋,應該會是比較安全的。不要再說什麼機車路權了,安全才是回家唯一的路權。影響數十萬機車的路權,換回一條命,值得嗎?我不知道

今天在01上果然有影片可以看,可憐的媳婦。原來跟本就是工程車的錯,不是防禦的問題。工程車根本就是跨越雙白線,從右後方直接碾過,婦人要怎麼防禦?撞上前還加速,猛冒黑煙~~

應該也是正在當低頭族吧,根本沒注意前方有一台摩托車

wessley wrote:
大車也沒辦法不壓雙白...(恕刪)


還在護航??

這跟死角有啥關係

就是搶快.

add1234 wrote:
還在護航??這跟死角...(恕刪)


理性討論, 各位仔細看影片, 左邊車道最後一輛過去的摩托車,
就是往生者, 他與工程車在匯入點恰巧平行,
且估計恰巧在工程車車窗後面&照後鏡外側盲點,
撞擊點後面 5 公尺就是可以變換車道的白虛線,
小弟推測即使工程車再往前開 5 公尺等到白虛線再切,
只要兩者速差沒拉開, 相對位置還是不會變,
結果可能還是一樣, 這應該是道路設計不良的問題~
純討論, 希望往生者 RIP
行車紀錄器拍攝一開始,大吊車右邊是沒有機車的

有機車出現時,大吊車應該減速、保持一下距離,並且維持原車道,就有機會避免這件慘劇發生


我看到的卻是大吊車想要超過右側機車(有沒有加速我不敢說,但確定沒有減速,不斷逼近右側機車)

然後為了超越右側機車,在沒有確認左側是否有沒有騎士的情況,就跨越雙白線,直接撞上受害者

以這個事件來看,大吊車駕駛應負完全責任,而不應推卸責任說什麼路段設計不良或視線死角

(每個人都知道左側是大車的視線死角,大車駕駛不是應該更加小心確認?)

============================

當然關渡大橋我也常走,每次都得戰戰兢兢,設計真的很糟糕

以關渡往八里方向為例,台北端(大度路過來)引道和淡水端(竹圍過來)匯流,原本四個車道(兩快、兩慢)瞬間變成兩個車道,標準的死亡交叉。因為台北端上來的會變直行車,車速較快;如果遇上淡水端上來,車速較快的(路況不熟、或是路況太熟?),就會出事。

我所能想到的解決辦法(也是以關渡往八里方向為例,這一側我比較熟):
(一)橋面上:自行車道以外掛方式另行拓寬,現有自行車道改回機車專用道。
(二)改回機車專用道後,台北端過去的機車會被迫要快速右切,反而危險(當年好像就是因為這樣廢除)。
(三)可能的解決辦法有二
  (1)台北往淡水方向的機車專用道,在民權路92巷(就是山腳下的那條小路)出口的地方,另外挖一條涵洞,直接通往關渡大橋的機車專用引道。以後機車要上關渡橋改走這邊,中間可能會與民權路南向車道交錯,必須設置紅路燈號誌。
  (2)簡單一點的,就是台北上來和淡水上來、交叉匯流的地方,設置紅綠燈號誌,大家互相等個幾十秒,才不會(害人)晚七天回家。

這樣應該能讓汽車、機車、自行車各自分流,「減少」出事機率。

當然可能又會有機車騎士大喊,為什麼我只能騎機車專用道?這......真的是為了騎士的安全好。
歡迎光臨我的網站  行動最愛網 http://i-favorites.net

看快十年了,每到假日,事故之頻繁。
車流量過大+道路設計不良。
往淡水方向出口和往北投汽車死亡交叉,北投往八里入口:車道二縮一再碰右側淡水往八里汽機車一次,機車族要怎麼騎(八里上下橋狀況相同)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