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主流品牌就是GARMIN、MIO、DOD、小米、MASI、PAPAGO這幾個比較知道經營的GARMIN就是GARMIN集團、MIO就是神達電腦、DOD總公司在桃園背後經營者很重要,且買東西一定要考慮保固現在已有幾個品牌已經有給三年以上保固,這邊就不多說應該不難查
最積極推廣的就是 一直PO折扣碼的那家畫質最好的 韌體更新最久的 一直走在最前面的應該是 Viofo小米70邁 CP值算高 尤其這次的 IMX678 Starvis2台灣的幾家Mio Garmin DOD做工都不錯 但是其他就普普通通APP寫最好的應該是 Viofo 小米也不如PAPAGO 基本上應該是賣給中國了吧 類似利民
所謂大廠比的當然是資本額、營業額,不然要比什麼?給大家一些相關的參考資訊。台灣行車記錄器主要品牌的資本額整理如下:資本額很低的公司,相對代表規模小,經營風險高,隨時一個浪頭一來可能船就翻了。當然,資本額低的品牌,雖然公司小,但是要在市場存活,相對可能效率高,專心努力,而且一定要狼性十足,不見得一定不好或不會成功。而資本額大的公司也不一定就能賺大錢。至於有網友寫登記資本額只是登記,可能營業額很大? 在此順便說明:公司登記時,會有資本總額(或稱登記資本額)和實收資本額,資本總額是依照公司章程內容登記,實收資本額才是公司實際收到的金額,等於營運資金。一般而言,登記資本額一定大於等於實收資本額。如果登記資本額很小,實收資本額最多等於登記資本額或更小。所以資本總額(登記資本額)只供參考,它只是列在公司章程的一個數字,實收資本額才是公司的實際營運資金(例如凱銳光電資本總額10億,實收資本額是5億1千萬; 但是很多公司並不提供實收資本額,如上表很多公司只提供沒用的登記資本額)。理論上,如果實收資本額50萬,要做500萬的生意,那就要跟銀行周轉450萬。但是照一般的做法,公司經營很好,營收很大,也很賺錢,那就會考慮盈餘轉增資或現金增資,充實公司資本,強化公司實力,畢竟跟銀行借錢還是要利息的。而且現實上,公司實收資本只有50萬,銀行是不太願意借你450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