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川 wrote:
前檔貼M70
您好, 謝謝您的反饋。
通常在光線較暗/環境光度不夠,ISO拉高才能維持畫面的亮度。
但ISO拉高,畫面就容易變糊顆粒變大,縱使SONY STARVIS IMX415(A263W搭載的星光級夜視感光元件)也是沒轍。
您可以用自己手機試試,在很暗的場景拍照,應該也會出現類似的亮點,此為光學上的限制。
有關清晰度/細緻度,建議選擇4K錄影。
以畫面精細度來說,解析度越高,擷取放大時會越清楚,但相對檔案容量就越大記憶卡能存放的時間就越短。。(4K>1080P)
FPS代表每秒顯示幀數製成影片。越高幀速在高速動態錄影下較流暢不掉格,定格放大時,也較清楚辨識畫面細節。(60fpts>30fps)
此外,影片品質不佳的可能變數如下,也給您參考:
1.隔熱紙顏色偏深 (透光率低) 夜間光線問題,隔熱紙是行車紀錄器最大的挑戰(特別是夜間)。
環境畫面太暗,ISO拉高,躁點自然就產生。原則上隔熱紙透光率要有70%比較好。
2.前擋玻璃可能有油漬、或玻璃老舊有刮痕。
3.常見案例是主機鏡頭保護膜未撕掉、或主機鏡頭有髒汙。
4.是否有使用撥水膜,潑水膜是否均勻施作 。
5.可在無降雨之夜晚,將主機移出窗外拍攝,比對車內拍攝的畫面。若同一時間的拍攝畫面,車外影像正常,即車內環境造成;若車外車內影像皆不佳,鑑賞期內可退換貨、超過鑑賞期以保固規範處理
所有行車記錄器影響拍攝的不可抗之環境相對因素:
1.夜間、天候越暗、光源越少,相對白天越不理想。
2.白天對著太陽逆光,效果相對不好。
3.高速行駛拍攝對於車牌、景物細節一定不理想。
也謝謝您的反饋,每一間行車紀錄器的畫質調教的重點不太一樣,但NEXTBASE行車紀錄器的硬體規格/用料是保證無庸置疑的。當然還有需進步的地方,我們都會傳達給產品部門持續努力以提供更好的產品給大家。
再次謝謝您的支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