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VicoVation Vico-DS2 ─ 用家報告


Talon88 wrote:
PAPAGO P2X vs Vico-DS2 日間
DS2 勝,清晰、顏色和立體感較好。


這第二點個人還沒去比較歸納出來~ 都只看夜間~

所以廣角度不一樣比較難拿捏~ 但夜間就一個明白了~

如果要比清晰度~ V30 可能就要旁邊休息一下下~ :)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樓主文彩斐然 居然把測試文 寫成肉浦團
而且會很多台式用語 讀來倍感親切
tzou wrote:
蓋到10的倍數頁時~ M01會感冒的~
會神隱~ 等候後頭的文章給他拉出來~


前幾天因為和另一版友有個小誤會,本文原來已掉到很後的頁數,在下都不太好意思回文把它頂上來..未能及時回覆,先向tzou兄道個歉~ Orz

01的論壇..「莫名鬼打牆」好像並不罕見...囧rz 前兩天在回Talon88兄的文,突然有兩版不見了.. hortin兄也因為類似的原因,自己〝僭建〞了樓層..

今天在下也遇上了..兩天沒上線,突然發現這篇拙作在第二頁,〝最新回應〞竟然是〝Frank_HK〞...第一個感覺是自己的帳號被盜了!.. 還好,原來是HNM2738614大大最後回文~



tzou wrote:
所以更改EV應該對EV概念有所了解~
我來出個考題好了~ 為何要更改EV設定? 從光學角度探討~ 請作答...呵~
ps.有點像DSLR和消費型DC~ 哪一個比較聰明?


首先,在下承認事前對「EV概念」可說所知甚淺..囧rz 在tzou兄提醒下,Frank〝偷偷〞查閱了維基百科等相關曝光值(Exposure Value,EV)的資料,算是有了初步概念。

雖然知道EV值的正式定義(下圖,畢業多年,Frank對這類方程式已早已還給老師了..現在數學水平估計只達小學三年級水平..


其中N是光圈(f值);t是曝光時間(快門),單位秒...但在下知道,以DS2為例,行車記錄器的光圈是固定的(F2.0),焦距也定在50cm ~ 無限,而tzou兄曾經賜教,內容如下:

Q:請問 EV +1.0 進光量是 EV 0 的多少倍?
A: 2 倍 (就光圈固定來說~ 就是快門增長為兩倍的時間)
Q:請問 EV -0.5 是 EV 0 進光量減少為多少倍?
A: EV 0 進光量是 EV -0.5 的 1.4 倍左右
所以EV+1.5就是EV0的2.8倍的進光量


以上推算,如果按傳統的「曝光值與亮度(感光度100,K=12.5)和照度(感光度100,C=250)」計算,數值是否會有一些出入?根據上述資料「EV」的 +/- 對應「亮度, cd/m2」及「照度, lx」,
EV +1.0的話亮度(cd/m2)為0.25、照度(lx)為5;EV 0的話亮度(cd/m2)為0.125、照度(lx)為2.5。

Frank對這些曝光理論一無所知,只是好奇假如EV +1.0相對EV 0快門增長為兩倍的時間的話,行車記錄器晚間拍攝,是否會因為Rolling Shutter速度太慢,容易出現〝糊焦〞情況?

{有點像DSLR和消費型DC~ 哪一個比較聰明?}...應該消費型DC比較〝聰明〞吧?否則...怎能對得起它的用家群組...=o=" (Frank是消費型DC用家之一,也很〝聰明〞..囧)

相關概念在下仍未完全了解,他日如果懂多一點,也許會在二樓加一段“惡攪文”~ 呵呵~

Talon88 wrote:
:::口紅姬 DR4...(恕刪)



Talon88兄 光臨拙作,在下非常感動!深感榮幸!.. ^O^ (遲了回文,Frank很慚愧..>"<)

個人愚見,台灣行車記錄器的市場大概可分為四個群組,一是由NT$1000左右的三無或貼牌佔據,用家對畫質、功能或漏秒與否等都〝置之度外〞,考慮的只是「售價」(當中亦有不少用家購自媒體廣告或店家促銷)。二是NT$3000左右的720p產品,應該算是目前的〝主流〞,商家必爭之地;唯相關產品良莠不齊,不乏魚目混珠,採購時如只信店家一面之辭,極可能踩到漏秒的〝地雷〞。三是NT$5000左右的中價產品,以1080p 30fps及不漏秒為主打功能,輔以G-Sensor等緊急錄影功能;市場份額處急速增長期。四是NT$9000左右的高價產品,主要是PAPAGO P3與韓系產品之爭。

韓國BLACK VUE也許是因為DR350(最高解像度VGA(640x480)@30fps,呎吋約101.4 x 32.0mm)太成功了,因此升級版DR400G-HD(最高解像度FHD (1920×1080) @30fps,呎吋約102.8 x 32.0mm)沿用同一外型設計,兩者僅長度有1.4mm分別。殊不知,不畏高溫的DR350影像資料處理量 640*480 (32萬畫素)只是 DR400G-HD 1920*1080 (207萬畫素) 的約 15.5% 而已...資料流量大很多,需要更高效(或可稱為〝高溫〞)的影像處理晶片,自然導致DR400G-HD有可能出現「高溫隱憂」。Frank幾乎可肯定,下一代的BLACK VUE新產品(DR450G-HD?...=.="),一定會重新考慮「散熱」問題,令產品更成熟、耐熱。

DR400-HD、PAPAGO P3、Abee v30及Vico-DS2雖然價格有高低之分,但既是3C產品就有可能遇到〝機王〞。作為Vico-DS2的用家,假如使用期間出現過熱死機等問題,Frank一定會及時通報。

呵呵~
Frank_HK 兄:
香港的駕駛人車上安裝行車記錄器的情況普遍嗎?

HNM2738614 wrote:
樓主文彩斐然 居然把...(恕刪)



HNM2738614大大 您好!

非常感謝您的留言!

「入鄉隨俗」是我心所愿,台式用語、寫作靈感大都來自本版諸位前輩大大賜教及VicoVation的臉書...^O^

在下已在努力學習正正經經寫開箱文,日後寫作方式或會有所改變,屆時希望仍能得到HNM2738614大大斧正!

hjfrank wrote:
Frank_HK 兄...(恕刪)



hjfrank兄 好!

私家車來說應該不算普遍,在下相熟朋友之中大約接近30人是車主,有使用行車記錄器的不超過5人(已包括在下)。

的士個別車行好像會強制安裝,不過大都只裝NT$1000左右的〝鴨記Car Cam〞(低階產品)。

也許是香港市場太小,車輛總數一共只有四十多萬輛,所以目前品牌產品好像只有PAPAGO比較積極而已;研勤科技在香港有正式成立公司,可提供維修服務。
::

Frank兄 千萬不要這樣說,Frank兄的文筆比我高多了。
小生只有學習的份兒! :)

Frank_HK wrote:
Talon88兄 光臨拙作,在下非常感動!
深感榮幸!.. ^O^ (遲了回文,Frank很慚愧..>"<)



其實我當初是想選 DR400HD 的,但過熱死機等問題把念頭打消。
及後在 DS1 & V30 徘徊,最後,因 V30 比較小巧可愛,便
放棄了畫質好一點點的 DS1.... 現在幸好不至太後悔!

下一代的BLACKVUE新產品如果改善了過熱死機等問題,
不知會否跳糟…

:::


[=Talon88=] ~~ ★★FlexMedia 90度 V747W,外國風情開箱小佈告★★ ◆◆ABee V30 小佈告◆◆Nexus 4 小佈告
很棒的文章,
從那篇P3開箱文一路看過來,
給了我一個選擇的方向,
也讓我想寫些自己愛車的文章阿

Frank_HK wrote:
DR400-HD、PAPAGO P3、Abee v30及Vico-DS2雖然價格有高低之分,但既是3C產品就有可能遇到〝機王〞。作為Vico-DS2的用家,假如使用期間出現過熱死機等問題,Frank一定會及時通報。


這篇歸納的不錯...既然被Frank兄點出...好像DR400-HD不踹踹怎行,無奈意識形態問題,加上Talon兄一直說的問題,之前只看到和P3比較影片,對於他的測光系統感覺一整個怪(閃),不知是否為特地,因為還沒提起興趣所以也有意願一探究竟。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