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錯愛了你,v737。再大的聲浪也吵不醒的...(?)


今天跑了一趟勤宇,換了一台新機,可以對照一下更換前跟更換後同一地點的影像品質差異

更換前


更換後



更換前放大


更換後放大



新機在太陽曝曬約30分後一樣銳利





一直測試到回到家晚上6點半畫質都OK,雖然收音還是有"喀""喀"的聲音,但是已經好蠻多了

發現問題就是要解決,這點給勤宇拍拍手,希望V737W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bioleon wrote:
今天跑了一趟勤宇,換...(恕刪)

30分有點短,建議曬個3-4小時吧
回文是美德,現在就積德

bioleon wrote:
今天跑了一趟勤宇,換...(恕刪)


我發現了,更換前和更換後的差別!
這個天大的秘密就是......你車前面的摩托車被變成另一台了!
(我不是純來亂的,泣...)




bioleon wrote:
新機在太陽曝曬約30分後一樣銳利


接下來的發言並非針對任何人,而是對於這個動作的回應

關於提到曝曬,目的是想知道是否還存在糊焦問題對嗎?
這樣說,前面在下有提過糊焦原理了
如果確實是勤宇聲稱的點膠不夠造成的問題
那我想勤宇再傻也不至於讓這種低級錯誤一再發生
只要確定點膠的時候都有點夠,那理論上是不是就解決掉這個問題了?
所以正常來說就不可能會再次發生這個問題
如果真的不幸二連發
那就兩種可能

1.勤宇真的沒救了,品質不盯
2.勤宇鬼扯,跟點膠不夠沒關係

希望,是真的不會二連發,為了勤宇,也為了我們消費者

然後,看一下大大的照片時間
換機後的第一張照片是15:56分
然後曝曬的兩張照片時間分別是16:33和16:35分
也就是換機後的半小時,即成為大大所說的曝曬半小時
但請注意,此時是下午
再,相信這半小時中,大大應該都在車上吧?
那必定有開冷氣?
這就與曝曬半小時的溫度有很大差別哦
所以建議有機會的話,大大可以先讓車子曬個幾天再在下午2~3點的時候看一下畫面
這樣的結果也更準確一些

當然,還是希望畫面是好的,機器也是好的



以上

請教各位大大:
可接受嗎?聲音是完全沒提了.......

花事了 wrote:
聲明: 這是一篇純粹...(恕刪)

43
花大這個中肯提問真的要給你按個讚!
兩個問題...聲音...還有改善空間..
糊焦...如花大所言的...曝晒時間點/時程/空車無冷氣(沒冷氣,人在車內可能會出人命)..以上就可以得到最近一版軔體更新過後的答案了!
也非常感謝Bioleon大的"即時"測試馬上報導!如能同場加映花大所建議的那就更完美了!
~King of Fox~

花事了 wrote:
我發現了,更換前和更換後的差別!...(恕刪)


花大,您要來亂的是不是?(我這是開玩笑的語氣喔!)

那‧‧‧我也來發揮一下〝大家來找碴 〞的心態吧!

通常記錄器安裝好了以後就不會亂動、對吧?

為何半小時前、後的位置有點不太一樣?

哈哈哈,我承認我是來亂的!但是‧‧‧真的有一點怪!

ShangLai wrote:

hko wrote:
但我手邊的一台紀錄器外邊的就不是塑膠的喔!至少最外頭那片不是‧若都是用塑膠,那就是他們用的料不夠好!



用塑膠與用料好不好無關,塑膠鏡片不一定就是爛貨。


我玩相機十幾年還沒聽說鏡頭鏡片會有塑膠的,如果塑膠真的好,為何Sony、Nikon、Canon等相機大廠未何不用!連小DC鏡頭都不是塑膠的‧

塑膠鏡片不是不能用,光學滑鼠、光碟機雷射頭.....等‧聚焦性的需求與低溫環境應該沒問題,但紀錄器是用於成像清析的,且使用環境溫差變化大,塑膠的耐熱性一定比玻璃的差‧

再者如果此鏡頭品質好,未何兩側的的成相會變形如此大,每一個物體都變成加長型的‧不要跟我說廣角的鏡頭會如此,市面上多少記錄器也有廣角的視角,也這樣誇張的變形嗎?成相要廣角又要不變型這鏡頭鏡片的處理有很大的學問,不是簡單以這樣的畫面與說辭就要解釋說此鏡頭好,好嗎!
hko wrote:
我玩相機十幾年還沒聽說鏡頭鏡片會有塑膠的

我也玩了十幾年,相機鏡頭的確有塑膠鏡片
Google 『鏡頭 塑膠鏡片』會有很多相關討論

arcee wrote:
我也玩了十幾年,相機...(恕刪)


的確,Canon那顆三千多的入門50/1.8的鏡片好像就是塑膠的
這顆還有些是MIT的說,不過便宜好用,所以還蠻多人一開始會入手的一隻大光圈鏡頭(我也有一隻)
部落格http://blog.pixnet.net/zhaohua 相簿http://www.flickr.com/photos/zhaohua/sets/
hko wrote:
我玩相機十幾年還沒聽說鏡頭鏡片會有塑膠的,如果塑膠真的好,為何Sony、Nikon、Canon等相機大廠未何不用!連小DC鏡頭都不是塑膠的‧ ...(恕刪)

不要懷疑,連單眼鏡頭都有用了,
你知道像canon有些L鏡沒用上當家螢石鏡片卻也貴的嚇人,
是因為什麼?
光是那大片玻璃研磨非球面鏡片就不得了了,
精密度技術要求成本都很高,例如85L,35L,
而其他一般的鏡頭不可能下那麼大成本,
非球面會用上樹脂或塑膠或膠合玻璃。

且製玻璃鏡頭鏡片成本跟技術較高,
很多手機,DC,都是用塑膠了。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