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行車紀錄器為了什麼?
1拍下事故前後過程 : 花500元就能解決的事情,一堆人花1萬2萬買台灣廠商行車記錄器去做這件事情(人傻錢多?)
2拍清車牌 :要拍清眼睛所及的全部車牌號碼,很遺憾目前沒有一台行車紀錄器做得到,要拍清不同情境下的車牌號碼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想抓拍到最多車牌現階段你只能勤換行車記錄器確保車上的行車記錄器是最新的一代
如果眼睛所及車牌都抓拍到為100分,目前市面上最強的行車記錄器有沒有30分我都很懷疑,更不用說剩下的99.99%幾乎都是10分以下的風景記錄器
隔壁樓看過一個網友買了台灣大廠的行車紀錄,後來發現車牌抓拍不清楚,這位網友去問這家台灣大廠,台廠回覆是:他買的行車記錄器只能抓拍正前方一個車身內的車牌
其實台廠的回覆並沒有錯,而是這個網友自己無知不懂才會有這場鬧劇,當然這不是這位網友的問題,99.99%的人都和這位網友一樣無知不懂,以為行車記錄器就應該拍到車牌號碼。要有一個認知,現有的行車記錄器要拍清不同情境下車牌號碼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你的行車記錄器影片中多數車牌無法辨識是正常,能拍清多數車牌才是反常
挑選行車紀錄器原則
1 .1不要買台灣廠牌行車紀錄器。Masigo Garmin Mio 這類台灣廠商的行車記錄器直接淘汰。台廠規格通常輸陸廠1-2世代,只有價格超越陸廠,現階段來看台灣廠商的行車紀錄毫無購買的價值
會去買台灣廠牌行車記錄器你不是錢太多的盤子就是不做功課的呆子,3萬的iPhone15不買;去買6萬的iPhone13,腦袋真的沒問題嗎?
1.2不要台灣通路買行車記錄器。淘寶買便宜好幾千,沒必要多好幾百好幾千去買同樣的東西
1.1& 1.2原則不適用以下的人
人傻錢多的盤子呆子
喜歡被台灣廠商或台灣賣家扒三層皮的人
喜歡花1萬2萬買一個沒用垃圾放在車上當擺設
或有下列2個案例傾向的人都可以無視這條原則
A手機店賣你iPhone 13賣你6萬
B手機店賣你iPhone15只賣你3萬
然後你跟A手機店說 舊款iPhone13好棒棒,6萬買了
A車經銷商賣你2020 五年前庫存新車, 安全氣囊只有2顆,車賣你200萬
B車經銷商賣你2025今年新車,安全氣囊10顆,只賣你100萬
然後你跟A車經銷商說 舊款2020的車好棒棒,200萬買了
2 只買規格最強SONY感光元件的行車記錄器
2024下半年最強的感光元件是IMX678,IMX67又分2款,最高4K60FPS和最高4K30FPS。行車記錄器絕對是買新不買舊,IMX678 60FPS為優先選擇
3解析度只選4K,不是4K一定淘汰 。行車記錄器來看解析度4K還是太低了,但目前最高規格也只有4K
4挑選長焦的行車紀錄器,補足第3點的不足
行車記錄器先看感光元件,不是4K就是好,感光元件買新不買舊,例如2020的IMX415也是4K但這已經是4年前的感光元件並不是最新的IMX678,所以直接淘汰
看到隔壁樓的NEXTBASE A163到了2024年底還有人覺得好棒棒。有些外行人購買的行車記錄器在我看來就是人傻錢多,無知真可怕。有的4K還不是SONY感光元件就更不用說,很多台灣廠牌的行車記錄器連用什麼感光元件都不敢標示根本不用考慮直接淘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