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最早推出與導航整合產品的台灣廠商,應該是MIO的Drive Recorder,僅640*480的畫質與見鬼的夜間效果,但具備當時首見的GPS軌跡紀錄與強制保存等功能,不過要說是整合則略顯牽強,畢竟該機型最早是韓國廠商的作品,台灣亦有代理商引進,分別命名為X7、X65XG,MIO換個外殼用該機型本身具有的AV-Out搭配MIO自家導航的AV-In成為一組合產品,最早版本的播放軟體甚至可與韓國S7的軟體共用,後續的產品我也不敢說是整合,充其量就是靠條AV in out打天下,也確實是經濟實惠=.=......
後來比較知名的應該屬Garmin,先不計較第一代GDR10畫質之爛、檔案之大、過熱之燙,Garmin推出的行車紀錄器亦是一創新的設計,當初我首次看到GDR10時,以為他亦為一款拼湊機,但幾經把玩後發現,他概念是做一台可獨立運作、儲存的迷你攝影機,可透過導航播放畫面這點與MIO大同小異,但透過導航機供電運作、透過導航去修改行車紀錄器設定、透過usb介面傳輸即時影像,光這些技術就不在同一水平上,後續GDR20也大幅修正影像品質,亦加入強制錄影功能,除了公司大真好之外我想不到更好的形容來表達我對Garmin開發人員的羨慕
不過Garmin價格管控真的不是很好...福X版一堆在賣,價格也讓進公司貨的店家傻眼,雖然我也藉此賺了點零用錢就是=_=
ok...anyway,目前常見的導航整合機型,大多是把外接的行車紀錄器AV out搭配導航販售,即使整合度最高的Garmin也沒將機器綁在一起,首見有把鏡頭直接做在機器本體的,應該屬TryWin這台DTN-3DX了

先從盒子看起,基本上我已經習慣看到莎莎了,雖然我仍沒看過他的節目...

一打開首見是說明書,我真的覺得...TryWin的機器在包裝、說明書等細節下了不少功夫,說明書內容都是以簡單操作優先,較深入內容則備另一本,以免對3C不熟的使用者頭殼發燒

全套配件很簡潔,分別是吸盤架、電源線、傳輸線、主機、黏貼盤(稍晚補充),但只見導航,卻不見行車紀錄器...

因為導航本身就是行車紀錄器啊...沒錯,基本上3DX就像一台裝著導航王系統的小平板,鏡頭直接鑲在後方,如果要說Garmin是個整合性產品,那3DX的想法就是"塞進去"

方才提及的黏貼盤,我想不少導航依賴者都知道這是啥...這就是一個光滑塑膠片另一面有黏膠可以貼在汽車前檔,這樣你玻璃上就不會多一個東西妨礙視線,不過我個人已經習慣玻璃被吸一些五四三了,所以還好


組合起來就像這樣...不過我個人很疑惑的是,為何要用白色的,到現在我還沒看過有導航機做這種超高調的白色塗裝,而且連吸盤都做成白的,當然我是覺得配色沒問題還算好看,但我想偷兒也會有同樣想法,超顯眼的=.=
6862固定於擋風玻璃上,大致就像這樣

背夾本身是採用公規扣具,如果不喜歡原廠的吸盤,也可以更替別款設計的架子,到現在這麼久了我還是不知道這種扣具的專有名詞,但印象中以前有兩種大小規格,現在普遍都採用小型的了


話說這款貝夾是可以立起來的,不知用意何在,也許可以立起來看影片吧(主機有多媒體播放功能)

左側是電源輸入、傳輸(USB)的端口、耳機孔、MicroSD插槽、Reset鍵(臣惶恐...),話說...這端的MicroSD並非給紀錄器存檔用的,而是用來存放多媒體(音樂、影片、照片),3DX甚至具備FM發射功能,能透過車子的FM來播放音樂、音效、導航提醒等等...這點算是滿實用的

重點是!!!!首次上車測試時,我將卡片插入這端,機器一直顯示讀不到記憶卡,我插了插拔阿拔,機器依然鳥都不鳥我......我還在想是不是我拿的白牌卡太雜碎,還拆了一張A-data來插,也是沒反應,直到回程玩他的五子棋(稍後提)時才發現...靠北!!!上面還有一個插槽!!!!記憶卡要插那邊才能錄影,WTF!!

外型大致解說完,再來就是裏子了...看到這開機畫面我著實被嚇到了,什麼人會希望每次開機都看到一位大姊靜靜不動看著你,找到辦法我一定會把這張換成夏雨喬笑咪咪吃羊肉串的照片...= =

主選單介面,從選單配置的走向來看,導航與行車紀錄器應該是分開運作的,在CE系統下各自運作不干預彼此,但我得抱怨一點是...導航、行車紀錄、設定算是必要功能就罷了,音樂、圖片、影片播放算是附屬娛樂也就算了

但配那個遊戲選單是傻了嗎!!更白癡的是我還真的一個一個去玩,看他遊戲品質如何...

五子棋,大家應該覺得五子棋是一打發時間增進腦力的好遊戲,這我當然同意

但是你喵的我按哪個點,棋就偏偏不落在那,像這麼辛酸的五子棋比較像是來考驗耐性的,才幾局我就GG了,我X你O的電阻螢幕

推箱子...我記得高中用的無敵電子辭典有這遊戲,我還曾為此熬夜破關,重溫就免了

連連看,我X,確定用這些圖片沒問題嗎???這是某某寶貝的怪物吧??這干導航、行車紀錄個鳥事啊,這我也是選擇性跳過,而且對我而言,到151號(夢幻)之前的才算神奇XX,後面出的都是丁丁
=.=

俄羅斯方塊...玩過Battle後,這種等級對我已經沒有吸引力了

象棋......有車有砲有馬有象,有這些你還要行車紀錄器幹嘛...
這個遊戲選單幾乎讓我崩潰,現在我們來看看行車紀錄器的介面

點選進入後,可以看到機器已經在錄影了(紅字記時),看到這個錄影介面...巷子內的應該會露出淺淺微笑,右邊選單從上數來
I:切換錄影、靜音錄影、拍照(雞肋)
II:播放錄影檔案
III~XXX:開始、停止錄影,數位變焦,上、下一檔案(播放模式)

可直接播放影片觀看,在小螢幕上,時間戳記小到幾乎看不到

沒什麼用的數位變焦

導航的部分,採用的是導航王系統,雖然相對papago、Garmin等等算是個新品牌,但其實是圖資界有名的老公司,我個人對於勤崴的圖資是完全信賴的,跟現在Google Map採用他的圖資無關(07年),早在我使用Papago的R12時(06年,那時google map還未踏入台灣),papago就是在用勤崴的圖資,後來papago跟勤崴歷經一些...不愉快,總之最後Papago改採崧圖的圖資,而我也被後來的M7雷了好幾次(在機踏車模式下,N次直上快速道路,2次差點帶我上國道),總之經歷上面風風雨雨後(也試過TOMTOM快樂版),我正式投入Garmin XT懷抱,甚至因為Garmin太好用了,還買了Garmin-ASUS的M20...可惜腳踏車模式仍不夠人性化,也是多次帶我進入一些神隱地帶

後來換了導航王Android版...就一路用到現在,真的,除了偶爾飄移外,他沒啥可挑剔的,機車模式還提供白牌紅黃牌模式供選擇,讓我從當初載快樂版來試用,到現在真的花錢去買中華版-.-

關於導航王的使用...版上有一堆文可以去爬,我就不贅述,而且導航這種東西絕非語言能傳達其實用性、流暢性、準確性,一定要親自上了幾次快速道路、單行道、此路不通、違規迴轉、幾次看到未登錄的照相桿,你才能真正判斷好壞,再來我們就直接略過導航來研究系統設定部分...

這些設定是Win架構下的主機設定,與導航王、紀錄器無太大關係,都是些很基本很陽春的選項,但第二頁就出現了有趣的內容

攝像、FM發射這兩個選項,前者基本就是行車紀錄器的一些設定,後者則有趣了

嚴格來講只有兩個設定值,是否開機即錄影(可選擇按鈕啟動錄影),以及是否靜音,這都沒什麼

FM發射,TryWin官方都以FM-T聲音傳輸來介紹,一般人看得懂才有鬼,簡單講就是蓋台功能,好比我設定以92.2發射,此時我車上收音機轉到92.2,就能直接透過汽車音響播放導航的音效或是音樂,是一個非常方便的功能,省去抓籃牙、拉線等等的麻煩
ok...接下來就是影像了,先去忙正事,夜間稍晚補上,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時速表等等拿掉比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