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廠避震器過彎側傾嚴重、七千公里就去更換國產阻尼可調避震器。
不論阻尼軟硬、過彎側傾抑制改善很大。行路舒適性也是、很Q彈。感受很好
但是時間久了、感覺不對了,阻尼似乎會跑掉剩下九成八成的感受、再轉緊一個刻度、雖然硬了點、但是Q度不再。於是放鬆歸零調到最軟再調回正常14、5刻度(我只能調前面避震器、後面不方便)
後來發現歸零調到最軟的時候、要先跑一下讓阻尼回來歸位,或跑幾百公尺、幾公里、幾十公里。都試過。
隨著時間里程增加有所改變!
每次出門上山下海之前都需要阻尼調整歸零、似乎有點麻煩、但是調好的避震器真的感覺很棒、不過百公里之後線性下降必須再調整。阻尼hold不住、軟掉比較晃。
不知道需要更換新避震器了嗎?還是繼續用下去。起碼五年年十萬公里還沒漏油、彈簧也沒衰退。再看看大家的心得反應如何⋯⋯
有點意外發現第二家的阻尼格數算法,是由先調最硬再往軟算。最近也開始改用這個方式來調,似乎真的有點差別。
大約這兩三年,都常常自己再調再試合適的阻尼,開始有點發現,來回調幾次後,似乎調回最初設定也沒有舒適Q感。
只能一直往軟方面調,但到阻尼抓不住時,還是覺得坑洞碰撞感頗硬,調高阻尼變又硬又抽蓄。
改用由最硬往軟調後,在高阻尼設定下,坑洞碰撞感就覺得比較Q軟,有往剛裝好的那種感覺。
原因可能來回上下調,閥門可能有一些復位的變化。而且30段轉起來有些會多一格,可能由最硬轉下來誤差才是最小的。
至於避震器,好不容易這次這家有低K值得彈簧設定,開起來舒服多了。特別是我這種用原廠軟軟胎的,先前硬梆梆的彈簧真是災難。
過硬也增加了輪胎的損耗,抓地力似乎也沒比較好,過彎信心是有多了,但整各就是靠車身與輪胎的硬扯過彎,真的沒比較快,超級沒樂趣。
我會往舒適調,保留一些側傾,側傾可以讓車身有一些動態幫助過彎。 舒適開在路上,才不會要減速躲坑。
而我也認清了一件事,這種被動式的避震器,絕不可能像魔毯一樣平滑過坑洞,不管阻尼高低,一定都會彈跳,只是看個人能接受到哪種程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