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長久以來的問題
1. 用次級零件costdown,例如電池故意用小一號的.
2. 砍配備,原廠型號東西就是比別人少幾樣
3. 低規格開高售價,明明是小車,賣高1~2個等級的車價.
4. 國內售價直追進口車,
甚至外銷比國內便宜. 例:同款車台灣製造,台灣賣38萬,德國賣22萬,WTF...
好了, 一堆鄉民說不能整車零關稅, 否則投鼠忌器會害汽車勞工失業.
那麼, 請問這些鄉民的意見,
國產車商應該可以做什麼來改變國人的觀感?
或是, 國產車商願意做什麼來補救?
這一串討論下來, 國產車唯一存在的理由,也只剩下就業機會了,
難道結論是縱容車商一如往常, 拿勞工當人質, 繼續吸國人的血?
享有關稅保護,長期以來給國人的卻是高售價低品質的惡劣產品。
近年來更變本加厲, 用行銷手法加價, 讓國產車價直追、甚至超越進口車價。
網路時代資訊流通早已不是當年那樣可以用耳語呼攏消費者。
你開盤價、偷料, 就是等著被踢爆, 口碑壞掉, 損失更大。
今天看版上大多數人的反應,很明顯就是這問題早就為人垢病,存在很久了。
具體的反應就是在市佔率,進口車在先天20-50%劣勢下,還能攻成掠地搶進市佔率,
這些車商難道不會感到羞愧?
還敢怪問題都是在消費者一台車用很久不換車?
怎麼不先怪自己端出什麼菜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