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音響改裝基本功 - 制震+吸音

這是 一個日本汽車音響技師朋友教我的...
(我的汽車音響改裝 就是招待他來台灣玩的代價 哈哈哈~~~)

這位朋友 告訴我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就是汽車在實際行駛時 會傳來很多來自外面的噪音(車輪噪音+引擎噪音+底盤噪音+外界噪音...)
如果在汽車改裝時 沒有先處理好這一點的話... 就算花了$$$ 改裝了好的系統 還是會大打折扣的...
就像用耳機聽愛趴一樣... 原廠的耳機 就像原廠配置的喇叭... 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
換了另購的耳機 就會覺得 聲音好一點...
但是如果是換了 有隔音功能的耳機... 就會覺得 聲音更是向上大大跨了一步...

他還告訴我... 他在日本曾經實際道路測試過 車內可聽到的 噪音...
有30~40分貝之多.... 他也告訴我 這些噪音會抵銷 很多汽車音響的 低音部分...
一般的做法 會要客人 加裝重低音... 可是 加上重低音後... 雖然低音補足了...
但是因為 車體是一個密閉的薄鐵殼 (房子的水泥牆都沒辦法可以100%隔絕外部聲音... 別說薄鐵殼了...)
所以會產生另一個大問題... 車內共震...會讓低音 一直無法消散 不斷重疊...
反之 高音或中音 就變的 很薄... 或很尖銳....

他在幫我改裝時... 也發現一件事...
同樣是日本車款... 車門防撞鋼樑的裝飾方式 & 車內吸音棉部分都差很多...
1. 車門防撞鋼樑 : 日本是將防撞鋼樑整支銲在車門上... 可是國產車 只銲前中後三點
2. 車內吸音棉部分 很多地方都沒裝... 車頂/後行李箱+箱蓋/更別說是底盤了 ...
(雖然外表都有裝一個殼子...但是裡面都沒有吸音棉... 難怪下雨時 車頂很吵...)
所以 他在被我"凹"安裝汽車音響時... 特別要求我 做制震及吸音... (當然是他幫我做囉 ^^)

<制震+吸音>
制震 >> 主要是防止車內共震/底盤震動共震 所發出的 低音迴響... (會有很低的 翁~~~ 或 轟~~~ 有點像剛打完靶 耳鳴的感覺...)
吸音 >> 主要是防止車外噪音傳入/車內聲音不斷散射 無法消去

工程執行....
1. 先去買需要的制震及吸音材 : 制震材在汽車材料行找的到 主要是薄鉛(或鋁)板上有一層類素柏油的膠, 用吹風機吹熱後 就可以貼在車上了... 吸音材在汽車材料行也找的到 要不然...省一點 去家X福或大X發 買一床"棉被"... 裡面的棉絮就可以囉 或者 台北後車站可以找的到吸音棉(別買太厚的) ...

2. 制震:拆下車門內飾板及座位(含腳踏墊), 將制震墊剪下適當大小後 用吹風機吹熱後 貼在適當的地方上...
車門制震:拆下車門內飾板後 也順便拆下車門上的喇叭, 這個時候會發現車門內部鋼板上 有很多大洞
裁切適當大小的木板(建議 5~7mm 高壓密集板) 並用攻牙螺絲鎖在門板上 在用防水吸膠封死
將制震墊用吹風機吹熱後 貼在 喇叭裝置孔後方(車門外鋼板內側)
將喇叭鎖回門板上(記得接好線), 然後再將制震墊貼在 車門內鋼板外側 ... 車門制震大緻完工...
另一個制震重點, 底盤制震:底盤面機相當大 相對會消耗的制震墊也很多 如果經濟許可 盡量貼...
要不然 就挑幾個重點部位... ( 像骰子6點 )
左右前座踏板部位(特別是油門煞車踏板位置) + 前座座椅底部 + 後座底部或行李箱底部
車頂可以的話 也可以加強制震...

3.吸音:拆下車底內飾板, 於重點區域塞入適量棉絮或吸音棉
主要車內吸音重點區域 : 車頂+車底盤




摘自 http://www.ck101.com/forums/view ... &extra=page%3D1
2007-02-02 16:26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