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原廠汽車音響之我見

最近發現很多想購入新車的消費者對原廠音響選配提出很多疑問?才發現消費者已經陷入五支喇叭,七支喇叭,九支喇叭,十二支喇叭等以喇叭數量來決定音響好不好聽的迷思,而本版也有一些音響高手埋伏,也想提出這個主題供有興趣的人來討論,交學相長.


個人淺見,其實喇叭或者是聲道比較多聲音就會比較好這個完全是商業行銷手法,環繞多聲道於70年代開始在家用市場商業化,一開始是拿來示範電影特效效果,娛樂效果居多跟好不好聽是兩回事,但相關廠商看到這個淺在的行銷包裝空間,因為兩聲道玩爛了,市場成長空間有限,就跟現在的3D 電視道理一模一樣 ,需要找個噱頭創造新的市場空間.


美國汽車業也曾嘗試在80年代加入了環繞喇叭在Chrysler的汽車來增加賣點,但這個構想最後失敗,因為當時音響改裝市場非常盛行,兩聲道的發燒級產品音質非常突出,一般講究音響的消費者也對多聲道在車子裡提供的奇怪音場難接受,因為以還原現場演奏錄音的發燒音響概念,演奏者的聲音或樂器一定都是從前方舞台而來,但加入環繞效果後變的音像定位不清楚,比較像在身邊四周唱歌,以當時的發燒概念比較難接受


但隨著VCD/DVD 的發明及家用環繞音響在90年代蓬勃發展,改裝車內影音系統的主機開始出現,在車子裡看VCD/DVD電影隨即帶起一股改裝風潮,電影三度空間特效立即派上用場,子彈亂飛,爆破聲,弓箭亂射,魔鬼終結者的渾厚機車引擎聲從左邊跑到右邊這種特效聲隨即帶起環繞喇叭的消費需求,售後改裝市場大量出現環繞喇叭的產品


這時汽車製造業又重新看到這個淺在行銷利器開始布局,90中Lexus,Lincoln等推出多聲道系統,不過這時都是類比模擬,並非真的數位環繞,如果我沒記錯的話,1997年Volvo C70成功的開響了第一砲,第一個原廠選配杜比5.1聲道數位環繞音響 ,往後幾年其他車廠隨即開始跟進.

同時期網際網路蓬勃發展與MP3的大眾化也開始影響到兩聲道系統的發展,年輕族群重視便利性開始大於音響性,到了21世紀初,MP3車用主機開始出現,講求音質的改裝市場開始式微,發燒音響概念被淡忘,講求多喇叭多聲道的原廠選配穩固的灌進了消費者的腦中

2003年Bose 看準了站穩腳步的多聲道車用系統,推出了Bose車用環繞系統+自身專有的DSP調音技術,開始大量生產以低成本的方式跟車廠搭配行銷,往後幾年攻城掠地鞏固原廠車用音響的市占率,很快的多聲道環繞成為大部份高級車種的基本配備,除了面板設計不讓消費者有改裝的空間,搭配的多聲道調音技術也比上個世代更進步,售後汽車音響改裝市場因此哀鴻遍野,很多廠商關門大吉.

喇叭跟聲道數量多寡在此時變成穩固的行銷方式,連開始跟Bose 搶生意的Hi-end 兩聲道大廠也得跟進,Mark Levinson ,Dynaudio ,Burmester ,B&W 等以更高級產品姿態與車廠合作搶奪消費者荷包.

這十年消費者也慢慢的習慣了環繞音響的聽感,那種環繞空間的飄渺聲音,本來只是為了看電影目的的3度空間立體特效聲音完全成功的行銷到消費者身上.

原本音樂重播講求的音場,人聲樂器定位,失真度等音質概念被遺忘


以賣更多聲道,更多喇叭的手法來搶奪汽車音響市場利益的商業目的完全成功,一個成功的騙局


消費者得到了更多的喇叭,卻離高品質的音樂重播越來越遠


2012-03-21 11:41 發佈
sdsurfer wrote:
五支喇叭,七支喇叭,九支喇叭,十二支喇叭...(恕刪)


多聲道跟多單體不一樣吧???

現在車子大多是立體聲多單體,鮮少有環繞多聲道的

netwu001 wrote:
多聲道跟多單體不一樣...(恕刪)


正確+1

在車上聽CD再怎樣都是2聲道
車上多幾個喇叭是為了將高音、中音、低音分開
還有前座後座音場分開
不是為了環繞音效

至於有配5.1聲道的車
市面上應該很少吧
畢境在車上看電影的人不多

要追求好的音場、定位、聲音
還是回到家用的兩聲道音響比較實際
車內音響有聲音不破聲就好

音響從不是我買車的重點

當你把生命交給車的時候

重要的不是音響 而是安全

netwu001 wrote:
多聲道跟多單體不一樣...(恕刪)


沒錯,可能我的敘述方式有錯 ,已修正

但我指的環繞是環繞音場surround sound ,並不必然是杜比5.1 ,近一代配備Bose 或其它音響大廠的原廠音響都有這樣的音場處理設定,車種也不少

http://www.bose.com/controller?url=/automotive/innovations/index.jsp


光Bose 網頁就列出以下廠商
Alfa Romeo »
Audi »
Buick »
Cadillac »
Chevrolet »
Fiat »
GMC »
Holden »
Infiniti »
Lancia »
Maserati »
Maybach »
Mazda »
Nissan »
Opel »
Porsche »
Renault »
Renault
Saab »
SEAT »


還有 BMW Harman Kardon Logic7 surround sound
http://www.bmw.harmankardon.com/en/vehicles/model03/


Lexus Mark Levinson surround 7.1 聲道
http://www.marklevinson.com/Info/Story/49


Jaguar B&W surround sound

Audi B&O surround sound

Volvo Dyanudio dolby surround sound

Lincoln THX II 認證 surround sound

Chrysler Boston Acoustic surround sound

應該還有我不知道的其它廠牌

各位還認為車種很少嗎

還是台灣車商都在車主選配後偷偷跟原廠要求把環繞音場處理器cost down 掉 ? 不可能吧

我的汽車音響經驗是
四們各一顆喇叭 (VOLVO 740 原廠)
後來前面有改成分音 從此胃口就被養大了...

後車箱多了重低音..

到了 Volvo 960 之後儀錶板上多了兩顆同軸喇叭

現在是 tercel, 覺得前面的聲音比後面小聲, 聲音總是從後面兩顆來..

將喇叭升級後, 前面一樣是分音路 後面有重低音(不過也犧牲了置物空間)

但是從來都沒有環繞過, 我用的主機都是內建擴大機, 4個音路... (Volvo 的儀表喇叭跟前面兩顆是共用音路的)..

我覺得有重低音效果就已經好很多了. 但是缺點是, 必須隨著音樂調整重低音音量...
我也是認為在車內用不到環繞...光"人"的位置就不對...倒不如真中低音上去分別強化音質較實在!!我也是認為國產原廠喇叭效果很不行.不得不承認一兩千至上萬的喇叭單體..確實可以聽出來音質上的差別...但是我的聽覺幾萬塊內的改裝就可以很滿足了..等級花到幾十萬..我愚昧不懂的鑑賞..花在我身上算是太浪費的..
我重覆看了幾次,還是不大清楚原PO想表達的意涵,小弟斗膽歸納幾點,不知對錯

1,隨著錄製技術的進步,多聲道音響才能原汁原味的還原聲音
2,業者企圖用多單體營造出高級音響的假象,扼殺了汽車音響的發展
3.發燒音響既已朝多聲道發展,汽車音響亦然

以上如果是在家用,我是同意的,因為使用者可以設計出"趨近"完美的聆聽空間
但就汽車音響是否需要多聲道,小弟則持不同意見
原因就是"聆聽環境"不佳,易造成事倍功半...

1.乘客位置限制:聆聽座位就那四個蘿蔔坑
2.空間侷限:儘管車子再大,空間也不過幾個塌塌米
3.喇叭擺放位置侷限:門板,踢踏板,後棧板,儀錶板,ABC柱...
4.音場干涉過多:坐椅,內裝材質,玻璃角度...
5.外界干擾因子:行路噪音,引擎聲,車聲,人聲,狗吠,風切...

所以,同樣花50萬做音響,放在車上,跟放在家裡...相信得到的效果差粉多
最後回到主題,原廠汽車音響...#$%^&...叭啦叭啦~~
車子該賦予的功能,"聆聽"實在排太後面的,別說車廠不願投入,消費者也不見得願意"多花錢"買單
+1
tseryow wrote:
車內音響有聲音不破聲...(恕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