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idian wrote:我很了解啊因為我當...(恕刪) M大 請教你一個問題 我的情況剛好跟你說的相反我車2011 FIT 最近裝TEIN SA 前彈簧是3KG 後彈簧2KG後彈簧大概預壓0.5公分左右一個人或2個人開時 非常好開 遇坑洞也很Q但是全車滿載時4個大人 開快速道路時 就會像你說的遇高低起伏 會有強烈衝擊感但是沒有觸底的感覺2個人開都不會耶 這是為什麼阿?
輪胎王 wrote:M大 請教你一個問...(恕刪) 你所謂的觸底是指硬碰硬這樣的撞擊聲嗎?基本上不會有這種聲音啊因為任何一款避震器都有bump stop(中文該翻成什麼? 緩衝墊?)在避震器行程即將用盡時, 會壓縮到bump stop, 這玩意的"彈簧常數"是非線性的, 後段彈簧常數非常大, 避免筒心觸底除非bump stop壓爛掉了, 否則不可能會觸底你的情況聽起來像是滿載避震器行程不夠了, 一直頂到bump stop的結果tein sa可以調高度吧? 調高一點應該就會緩解了
也不是觸底的感覺耶不是硬碰硬的感覺就後面載滿時 快速道路過類似橋接縫上下落差的道路 下去時會有比較強烈的拉住的感覺朋友說 是正常的 說因為就晃一下就拉住 當然會有更強烈的感覺~~先這樣開吧~~ 謝謝M大啦~~因為之前都有看到你討論的避震器文章
網路找到,有這樣的算法?基本規格前減震筒行程~110mm前彈簧公斤數7.5N-16配重、前約950KG、後約350KG前避震器預壓行程950/2/7.5=63mm有效坑洞處理行程、下(110-63=47)47mm、上63mm
(討論題)因為原廠避震老舊,最近換上了國產避震,剛換上去之後,舒適但是中高速飄到讓我很害怕,只能緊抓住方向盤,怕車輛失控後來組泥調硬(當天後座放了四顆鋁圈,增加約45KG),發現漂的感覺似乎消失了,但是當鋁圈拿下,開了幾天後,飄飄然的感覺依舊存在於是求助製造廠,車頂高後,代理商認為是彈簧預壓不夠造成(這也是小弟疑問之處),調整完前後預壓後,北區代理商認為我的輪胎胎避太軟,也會造成晃動感,飄飄然的感覺還有一些,但是比之前好上太多了調整前 前25 後25(共40段)調整後 前17 後15調整完預壓後,組泥反而不用調硬調整後的後輪遇到坑洞的處理會變硬後輪調整預壓前的組泥硬,過坑洞或是跳動路面卻不會覺得偏硬現在預載調多後(彈簧的行程被縮短),跳動感回饋會變比較明顯不知道,各位對於彈簧預壓的看法如何? 原本的搭配是否是彈簧太軟,所以預壓要增加呢?(一般預壓好像都是上下含住,彈簧不會轉動為原則)
sam5566 wrote:不知道,各位對於彈簧預壓的看法如何?...(恕刪) 預壓只有摩托車才有, 因為摩拖車載重與車重的差異太大了, 不調預壓載一人或兩人下沉量會差很多但是車子不需要, 除非彈簧太硬, 像競技用彈簧一樣長度變的很短, 那就需要調整預壓, 不然彈簧在車子彈起後會上下脫離圖中比較細的那一段就是用來"撐"住主彈簧不會上下分離用的一般原廠避震器沒得調預壓這種東西車子單輪幾百公斤的重量, 有沒有調預壓有關係嗎? 哪支避震器預壓可以調幾百公斤?如果你說的預壓是像上面那張圖彈簧下面黑色那個環, 把這個環調高去"壓縮"彈簧, 這跟本不是預壓啊, 只是在調車子高度而已而像圖中的設計不是全長調整式, 所以調高車高後, 避震器可用上下行程會不一樣, 上行程會縮短, 下行程會增加, 避震器作用的特性會稍微改變, 而全長調整式的避震器就不會有特性改變的問題至於你所說的預壓什麼的, 其實跟本不用在意這個名詞(好像被亂用了)一般只要調到避震器伸到最長的狀態彈簧不會上下分離即可
meridian wrote:預壓只有摩托車才有...(恕刪) 對阿 對預壓這詞 我收尋超久的 大家對桶身不可調的(調整彈簧托盤)都說是預壓彈簧 後來看了你的說明 覺得你的是對的調整托盤螺牙高低 是決定車身高低 根本沒有壓縮到彈簧 就像把彈簧座墊高 車身就高了彈簧沒壓到 彈簧的長度還是一樣但是我有調高過 他確實變比較硬了 所以變硬是因為行程的關係嗎?另外請問 我的是TEIN SA FIT 我後彈簧自由長是260MM 這樣我可以後面換TS彈簧嗎?我知道TS彈簧 比較長 怕避震行程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