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改裝剎車系統跟排氣管


legend1205 wrote:
剛發動就到後車廂放嬰兒車,那種廢棄真的聞沒多久就會頭暈! 有夠毒! 所以大大不建議花錢換原廠觸媒嗎?...(恕刪)

他說的沒錯,車子還沒熱車完畢,觸媒溫度還不夠根本無法處理廢氣,你換全新的原廠觸媒也一樣
不只如此,含氧感知器溫度未到,引擎水溫未到,不會回饋電腦正常的數據,電腦只會增加噴油嘴的濃度
你要改變的是你的習慣順序,所有都上車準備好再發動,發動完就上路加快熱車速度
不要在原地留下太多的廢氣
你的車有前後含氧感知器,觸媒有問題看數據也會知道
每年的驗車多留意一下CO HC 的量測數據就能夠看出端倪了

像這台24年老車CO 0.05% HC 31ppm,觸媒還沒換過,只要熱完車排氣管都不會有什麼味道
另外一台較新的車 CO 0.01% HC 9ppm ,一樣只要冷車時排氣味道都不好聞,冬天會更明顯
觸媒是否失效要靠儀器來判斷,如果只是憑鼻子的感覺,要是我是車廠的老闆,應該會很喜歡你這位上門的金主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我是覺得完全沒必要換卡鉗,除非是視覺系.....

樓主說因為一家五口出遊,為了安全才想改裝煞車
既然擔心安全問題,開車肯定也不會過快或是跟車太近吧?
如果開車方式是屬於溫和派的,原廠煞車絕對夠用
希望提升煞車效能,頂多就像前面很多人說的:換好一點的來另片、碟盤、金屬油管...等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輪胎,煞車夠力可是輪胎抓地力不夠,那也是白搭!

tiger3456 wrote:
你要改變的是你的習慣順序,所有都上車準備好再發動,發動完就上路加快熱車速度
不要在原地留下太多的廢氣

感謝大大的建議,改變習慣順序!


strayvet wrote:
既然擔心安全問題,開車肯定也不會過快或是跟車太近吧?
如果開車方式是屬於溫和派的,原廠煞車絕對夠用
希望提升煞車效能,頂多就像前面很多人說的:換好一點的來另片、碟盤、金屬油管...等

我開車算溫和派,國道與前車保持3~5車身,普通道路保持1台車身。
大大說的換好一點的碟盤,是指材質嗎? 還是碟盤加大呢?
吃便當
chaoshu wrote:
是哪個知名品牌效果那麼差?
如果是10幾年前國產的就甭提了!!


不好意思!

是優點並沒有大於缺點!

而不是效果那麼差!



當時的市場兩大改裝主流品牌!

是意大利的 B 牌及英國的 A 牌!

主推的商品也都是4活塞!

而當時的國產品牌最高也只做到4活塞!(過了好久才出現小6大6!)



當時的各大汽車雜誌推出一則實測評比!

拿的就是 B 牌與 A 牌的主推產品及個人車上裝的那兩組!

這三種的價位及實際表現互有高低!

但都在同一個水平!



個人會挑選後者的理由很簡單!

一是它擁有當時最炫的外觀!

二是它是當時的主流產品裡最輕的!

三是它擁有超越當時主流的6活塞!



個人當時相對年輕氣盛!精力充沛!

口袋又麥克麥克!

坐駕是中華 B !

當時的 AMG 也只到4活塞!(後來才推出8及6!甚至12!)



AMG 前4 + 後2的價格!

還差車上裝一組6活塞的價格有一段距離!



個人當時的煞車方式是常常240踩到底!

前6 + 後6的組合沒讓個人失望過!



但優點也僅止於此!



問題來了!



停個紅綠燈它就吱吱叫!

利用踩踏力道來消音!

就換車上的乘客吱吱叫!



來令片是消耗品!

但個人的煞車方式!

來令片四千就下課!

每次都因換來令順便調胎!

而不是換輪胎順便檢查來令!



一組來令就是六千起跳!

花在來令的錢!

不會比輪胎少!



前6 + 後6的活塞總面積!

讓來令只要一磨損!

踩踏就會變的好深!

甚至要調整座椅來配合踏板!



手工洗車場就在隔壁!

個人一星期送洗4次!

但車子永遠髒兮兮!

尤其是四個輪子及車門!



車只有在剛洗好時!

擁有幾近完美的車側線條!

一上路!

中華 B 的高級感!

蕩然無存!



所以個人說...........................

....................優點並沒有大於缺點!

---------------------------------------------------------------------------

所以建議樓主純粹想提昇煞車力道!

先從換來令開始!

多換個幾組!

您就會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花不了什麼錢的!



某些廠的入門產品效果!

有時還不及換一組高磨擦力來令片的效果來的好!



除非您要的是視覺系!

那就另當別論!



要不然想提升煞車力道!

先從換來令開始....................

.......................才是王道!
從發文看起來,您剛拿到此車不久,想動一下,再開5年
如果依此需求 我的更換方式如下
1.確認輪胎是否是化石胎或磨耗指數太高,(輪胎不磨耗就沒煞車)
我會選磨耗指數約250 輪胎更換
2.減震筒是否老化,須更新
如果有KYB黑桶,就是換
以上換完 行車路感 應該有差很多

3.煞車部分
盤面是否正常
OEM OZ盤還可接受可能比原廠盤便宜
千萬不要相信 全車份來令片含工帶料 5000 元 會有好煞車
建議使用進口品牌 入門系列或加強版就好,較高階來令片通常伴隨噪音及粉塵問題

如果要換對向4活塞卡鉗,要注意卡鉗是否會撞到鋁圈或需店多少mm墊片
通常改裝卡鉗不需要墊墊片很少
另來令片等級為何?
未來更換盤子及來令片費用為何?

以上換起來,對車主很沒FU,但對多數車主應該夠用了


總結以上花法為預算最省
如果預算無上限,車主想要不同風格,另外討論

legend1205 wrote:
我的車是05年分的5...(恕刪)
隔壁阿叔 wrote:
不好意思!是優點並...(恕刪)


阿叔專業

這才是玩車多年才能分享出的心得


鼠人8之飛天遁地 wrote:
阿叔專業
這才是玩車多年才能分享的心得




鼠人老師..................

...................您也不差!

legend1205 wrote:
我擔心的部分就是驗...(恕刪)


1. AP racing 5200若是公司貨搭配盤子(非AP盤),大概就是大大問到的價錢。 當然在急煞時只有前面的改裝,點頭會比較明顯。所以在預算考量下,若要更平衡,後面的加大碟跟更換來令,金屬油管就是必須(後面的煞車力道大約只有全車20-30%比例,如果有誤請各位大大不吝指教。)。日常生活,偶爾小胚,前面加上全車金屬油管,後更換來令應該就夠了。如果覺得不足或是點頭嚴重,再存錢加強後面即可。
2. 17吋鋁圈塞330碟盤會滿滿的有視覺效果。但原廠鋁圈請考慮他的ET值,最好能不墊就不要墊。
3. 煞車頂桿,只是在縮短煞車行程,例如原本踩5成會出現的煞車力道,現在可能踩3成即湧出。

novak0000 wrote:
1. AP racing 5200若是公司貨搭配盤子(非AP盤),大概就是大大問到的價錢。 當然在急煞時只有前面的改裝,點頭會比較明顯。所以在預算考量下,若要更平衡,後面的加大碟跟更換來令,金屬油管就是必須(後面的煞車力道大約只有全車20-30%比例,如果有誤請各位大大不吝指教。)。日常生活,偶爾小胚,前面加上全車金屬油管,後更換來令應該就夠了。如果覺得不足或是點頭嚴重,再存錢加強後面即可。
2. 17吋鋁圈塞330碟盤會滿滿的有視覺效果。但原廠鋁圈請考慮他的ET值,最好能不墊就不要墊。
3. 煞車頂桿,只是在縮短煞車行程,例如原本踩5成會出現的煞車力道,現在可能踩3成即湧出。

感謝novak大的解釋,解開了我的疑惑,所以說不開快車的話,後面其實不用換卡鉗的!
只要換碟盤跟來令片即可。
但碟盤換330mm,原廠剎車可以沿用嗎?
吃便當
如果進口卡鉗這麼不堪的話..早就全倒了!!
為何裝的人越來越多?國人花錢也大多不是盤子!
若沒效果..誰會花大把錢去裝?(我指的是進口大品牌.有國外實測過的..如b牌a牌)
若貪圖便宜裝各國產(神牌)..而說多活塞裝飾多於效果...
看看市面上最準!!賽車場上煞車很重要!專業車手會只升級來令片嗎?

ps:有位車友說..裝前後6活塞..效果不好..且剎車要踩很深 (只能說店家很外行)
我只能跟你說..當初為何不裝有口碑的世界知名4活塞就好..台產6活塞當時能幹掉進口貨嗎?
(非崇洋.只因國外大廠有足夠設備與經驗.去設計研發.與測試..國內真的無法匹敵)
另外要踩很深...那就是改裝廠一點都不專業..叫你裝多活塞..卻沒考慮到原廠剎車總邦的規格與油量去配合
很外行的改裝廠!!改裝絕非一昧裝到最大最貴..但是要配合適合原車.及車主需要!

沒裝過b牌a牌世界知名卡鉗!!一直說換來令就好!!沒裝過別說別人不好!!
若果真如此..所有卡鉗製造商早就被淘汰掉了!!還會生存到現在!!
高檔卡鉗的設計..會輸給原廠的簡易式卡鉗嗎??
剎車卡鉗目的就是要剎車能力強..這是主要目的.....若嫌有煞車粉塵多有潔癖的人
還是慢慢開就好..這正常物理現象..有一好沒兩好...生命重要還是美觀重要(愛車美就多洗車而已)

我只能說煞車..救一次就划得來了........若沒實際裝過好東西..別再慫恿他人不要裝!!
看看市面..看看主流..大部分消費者不是盤子!!對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