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休旅車裝防傾桿真的有差嗎?

羅素威斯布魯克 wrote:
防傾桿當然有作用如果...(恕刪)

所以防傾感的作用有點像比較細的扭力梁
不知道這樣比喻對不對
有錯請指證
防傾桿構造和效果就像你鍵盤的空白鍵裡的鐵絲一樣.空白鍵你壓任何一端整根可以平平的下去,而不是只有你壓的那端下去,就是靠這根鐵絲.
放到車上防傾桿就是不影響左右輪同時的上下運動(例如經過減速隆起),但會抑制左右輪不同步的運動(例如過彎側傾,一輪往下一輪往上).
Kevin3091 wrote:
其實我也不會激烈操駕啦
就一般高速公路跟市區而已
只是好奇這東西的作用

我比較想買旅行車,但目前沒有符合預算跟品牌、外型的車種
所以就買油電RAV4了

聽說明年TOYOTA可能出新的旅行車呢
但已下單排隊中,如果退單結果沒出旅行車或者出的旅行車不喜歡
又要重新排隊我受不了,哈...(恕刪)


有用 但不明顯 都買T牌船了 就別要求過彎這些問題

因為就跟船一樣 超會晃晃晃
Kevin3091 wrote:
小弟對車子有點外行因...(恕刪)


換避震
450D+10-22+17-55+18-55+55-250+430EXII
kellygus wrote:
所以防傾感的作用有點像比較細的扭力梁
不知道這樣比喻對不對
有錯請指證(恕刪)




應該說 扭力梁有附加防傾的功效

但相對扭力梁左右互相影響太大 所以失去舒適性

不然其實扭力梁經濟實惠結構又強
要有感 改裝避震器

防傾桿只是加分 不是絕對
原本後面兩輪獨立避震~ 防傾桿掛上後
讓原本獨立的避震器 變得不那麼獨立了
而防傾桿越粗 被連接的避震越是不獨立運作~

例如~過彎中
原本受到下壓的一邊
可以分擔一部分下壓力到另一邊去 讓另一邊的避震器幫忙負擔
因為這力量被分擔了 所以測傾變少了

改變防傾桿的粗細 也會改變車子轉向反應



缺點呢~ 如果路面不平
左輪壓到坑洞或凸起 右輪也會順便受力 舒適度會變差~
畢竟原本獨立彈跳的避震 被綁在一起運作了
df2pika wrote:
原本後面兩輪獨立避震...(恕刪)

簡單說就是裝越粗的只是把獨立懸吊改得更像拖曳臂/扭力樑而已
防傾桿就是用來防傾的

一般車款的前懸都是獨立懸吊

兩個輪子的懸吊運動是獨立的

這在處理路面不平時最有效率,每個輪子自己處理各自的震動

但在過彎時,因為慣性會使車輛產生離心力(假想力),車身會往外翻轉,就是所謂的側傾

防傾桿會將左右兩輪施加一定的固定力,這樣當過彎時,外側輪被壓縮,壓縮的力會帶動防傾桿將對側輪也壓縮,這樣可以讓內側輪的懸吊收縮,抑制側傾。(其實你也可以看作內側輪懸吊伸長,防傾桿將此作用力傳遞到外側輪把外側懸吊也伸長,這兩個是一樣的意思)

防傾桿本身是有彈性的,所以防傾桿無法完全解決側傾的發生

改裝更硬的防傾桿(更粗),抑制側傾的能力就會越強,所以改或加裝防傾桿的確是很直接有效抑制側傾的手段

來看後懸吊的狀況,如果後懸是獨立懸吊,沒有防傾桿的話,側傾會比較嚴重。但如果是非獨立懸吊,基本上不會有人去加裝防傾桿,因為非獨立懸吊本身就是很硬的防傾桿,它本身就會讓懸吊同步運作。

換言之,把防傾桿一直加粗,其實就是讓懸吊的獨立性變差,兩邊懸吊就會互相拉扯。在處理路面坑洞時的表現就會越差

這就是一般在說,非獨立懸吊對舒適性會造成的影響,尤其是單邊輪踩到路面不平的時候,因為另側輪沒有經過坑洞,這時不該作動的懸吊會被對側輪的作動拉扯,駕駛就會感覺屁股有扯動感,在連續路面不平的時間,整個車尾就會非常不安定(左邊踩到坑洞,右邊扭一下,右邊踩到坑洞左邊也扭一下),反應在屁股上就會覺得後軸的彈跳很明顯。

所以防傾桿絕對不是越粗越好,原廠的設定已經是綜合考量舒適性跟運動性能後的折衷方案了


在高價車款上會配電子防傾桿,平時防傾桿左右獨立運作,懸吊互不干擾,直線的行駛舒適性一拜

過彎時防傾桿接合抑制側傾,接合強度可變,透過車速跟方向盤角度來控制防傾桿強度,這大概是目前能達到的最佳解,但造價...
避震絕對是最直接有感的

防傾桿就原理來說,有它的效果在
但就一般使用的話,不見得會感覺得到差異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