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關於~同爲麥花臣“porsche”怎麼做到操控好?

麥花臣的作用原理跟結構我都大約瞭解!

但是如何調教這似乎很深奧

降低避震應該只有好看
缺點就是常常磨到或是乘坐不舒服更嚴重是camber跑掉
操控變差

如果可以改變camber做大一點容易內側吃胎
這時候用toe in來修正吃胎情況~
以toe in最大能修回來camber角度來提高過彎操控性
不知道是否可行

不曉得有無哪位大大對於底盤調教有一手好研究
分享分享
2013-03-13 17:4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Porsche

smartjackson wrote:
麥花臣的作用原理跟結...(恕刪)


對於降避震器,我認為不只是為了好看,也降低了重心,就像轎車比休旅車來的有操控性一樣道理。避震器阻尼設定,輪胎的抓地能力,應付坑洞的處理能力,都與操控感息息相關。

同樣的,駕駛座椅的高低,還有發泡棉材質,也是影響操控感覺,所以偏向舒適導向的豐田車,座椅做得較高(視野較佳),但相對操控感就比較差。

方向盤的大小,材質,形狀,手感,轉向輔助力道的強弱,也是關係操控感覺。

想單純從訂位角度調整來提升操控感是可以有些效果,但是設定和原廠差太多換來的是輪胎過度快速的摩耗甚至李盤零件的壽命減低,到時候就不是在享受操控,而是在多花冤望錢了。
外行的我當初也在想這問題
胎寬 扁平比 有差
避震筒身 粗又大
大捲式 粗又大圈 彈簧
後輪避震設計也有差
所以有操控跟舒適
外行人我是這個樣看
smartjackson wrote:
麥花臣的作用原理跟結...(恕刪)

麥花臣能改的設計不多,最大的問題都在改進路感部分
頂多就是下A臂的設計位置、轉向機的位置、副車架的設計,這些部分的用料會影響路感
降底盤導致的定位角度問題基本上不是麥花臣懸吊的問題,她頂多是調整範圍不夠大
定位角度跑掉的問題多連桿應該是更複雜(但她可以調)

以保時捷的跑車來說,水平對臥引擎的低重心也有幫助,
Boxster/Cayman來說,前麥花臣是為了跟911共用前面的零件(省錢)
後麥花臣是為了降低她的戰鬥力,以避免以小犯大的窘境......

ariete wrote:
麥花臣能改的設計不多...(恕刪)


這麼說是爲了封印所做的設計嘍?

小的知道的是麥花臣在轉向的時候輪胎會偏頗
這時候胎面接觸面積會變小
這是對於操控性不好的點吧!

爲何在Boxster/Cayman/Carrera
速度不慢的車上使用麥花臣?

我記得以往的A4是雙A臂
現在很多新車都使用麥花臣究竟爲何??
smartjackson wrote:
這麼說是爲了封印所做...(恕刪)

先不談911跟986/987的愛恨糾葛
回到根本來講好了,主要是空間的問題,另外則是有沒有意義的問題
空間來說,就算保時捷前面沒放引擎,也還是有行李箱卡在中間
對於連桿長度會有影響,這個後面再細說

一般汽車設計上來說,為了避免影響方向盤的手感(或說路感)
會避免在前懸吊放上防潛設計等有的沒的,
這些機構設計剛好是多連桿或是雙A臂結構的專長,也是麥花臣的無力點
如果前懸吊不需要這些功能,那多連桿的好處就剩下懸吊性能"可能"比較好
以及方向盤手感會比較好,方向盤手感靠我上一篇打那些就可以改進不少

懸吊幾何性能部分,多連桿其實上下臂長度不能差太多,且不管怎麼設計
連桿長度越長幾何變化越少,越容易有較好的懸吊性能
但因為空間的限制,多連桿比較上面的一些連桿長度會受限,連帶影響下臂的長度
而麥花臣結構只需要下臂,最多可以長到接近車身中線(因為你還有另一邊的懸吊),
再依靠短的懸吊行程,基本上感受不出太大差異。
所以限量超跑先不看,在無法縮短懸吊行程的Cayenne、Panamera上,保時捷也是乖乖用上前雙A臂

結論:
只要懸吊行程夠短,前面放什麼懸吊系統差異其實不大
其他所需的懸吊功能就交給後懸吊處理,這也是為什麼高級車後懸吊幾乎清一色多連桿
前懸吊卻還看的到麥花臣或雙A臂

至於後懸吊部分,那就真的是保時捷自己封印了986/987,沒什麼好說的
ariete wrote:
先不談911跟986...(恕刪)

後輪使用麥花臣並不是刻意封印吧,因為水平對臥佔掉絕大部分空間,導致雙A輩塞不下...
君羊君羊 wrote:
後輪使用麥花臣並不是刻意封印吧,因為水平對臥佔掉絕大部分空間,導致雙A輩塞不下..


911後面是多連桿,也是水平對臥,怎麼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