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貨車那種叫,台語"賽洗",只是把一層橡膠在蓋過去,不過那種燒部份,處理的方式不同,比"塞洗"好很多,現在大貨車好像較少在做"賽洗"的公司了。所以大貨車都是換新較多了。該店做這種服務,也做很久了。撐不久通常是擔心再漏風。
因為燒補過的輪胎,通常花費也是幾百元的工資而已輪胎胎腹破了, 因為補不起來會漏氣,所以得換新。就像一般民眾去補胎,店家也只是補好不漏,而且基本上,要爆胎也不可能從那邊爆的,最多只是燒補沒補好,漏風而已,時間不久去跟老闆反應,都還能夠做處理的,但如果常漏,那也賺不了這種工錢了。爆胎的原因通常是輪胎超過使用期限後硬化產生龜裂,或是胎壓過高,高速行駛撞到坑洞,變形擠壓撞擊所造成。
大貨車我就不清楚了,不過該店家只做一般轎車,扁平胎也沒做,只有一般普通小型車規格,但每家處理的手法應該不同吧。而且處理的這類的破洞,也有一定的大小,不可能全都能做處理,所以有這類的情形,都是直接到店家,直接看能不能處理了,這也是跟輪胎的結構有關大貨車載重重量大,容易造成擠壓變形,所以爆胎大貨車情況較高。而且通常大貨車都是有內胎較多, 所以漏風的速度更快。
hellogs wrote:一般大家都有不小心停...(恕刪) 我的天那!那是中古輪胎店的手法,不建議使用!我看你那條輪胎也沒多少錢,換掉他吧!這有相當高的危險性,至少換條年份新一點的中古胎,不是消不消轟的問題,連為修技師都看不下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