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中國電動車內捲驚人、殺見骨老謝:經長承諾比亞迪不會銷台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985290

中國電動車內捲驚人、殺見骨老謝:經長承諾比亞迪不會銷台

ETtoday新聞雲 › ETtoday財經雲2025-06-26 11:56

中國電動車內捲驚人、殺見骨 老謝:經長承諾比亞迪不會銷台

記者巫彩蓮/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挾著以往高度經濟成長率,龐大內需市場為依靠,在各種產業大肆擴張產能,如今,外部有關稅戰,內部經濟成長率放緩,先前大舉擴充產能,激化內部競爭,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以「中國內捲效應正加速擴散」為題撰文,文中提到比亞廸降價三成,引發電動車的價格戰,吉利、長城等中國大陸汽車廠高層更將競爭態勢惡化源頭指向比亞廸。

謝金河將所看到中國大陸電動車中國內捲效應,反問經濟部部長郭智輝,比亞迪會不會殺過去,郭則100%不會發生!

以下為謝金河「中國內捲效應正加速擴散」全文內容:

比亞廸降價三成,引來吉利李書福大駡王傳福是捲王,長城汽車魏建軍更是不客氣點名比亞廸是恆大第二!比亞廸掀起的價格戰觸動同業可能有生存不下去的壓力,紛紛站出來開駡,背後張力是大的。

如果大家仔細看新聞,運送電動車的貨櫃輪經常在海上發生火燒船的景象,而且頻率逐漸升高,背後原因不明。不過這讓我想到90年代,台灣有一些上市公司炒股票,到了紙包不住火的時候,公司假出貨,開了L/C,有一家生產監視器的中強電子把船上整貨櫃產品扔擲入大海⋯⋯這個假帳最後紙不住火,最後中強電子的股票變成壁紙。

中國電動車內捲,現在捲到上游的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過去第三類半導體為電動車而崛起,成為最熱門產業,全球競相投入,台灣,日本,中國,美國都大力投資。沒想到美國的Wolfspeed宣布破產,留下65億美元債務,股價從142.14美元跌到0.82美元。當年碳化矽狂熱的時候,大家搶著投資,日本的瑞薩後來搶投20億美元,從可轉債變成普通股,如今完全提列虧損。

Wolfspeed是政府奬勵,補貼的產業,如今連美國都不支。Wolfspeed倒下,台灣的經濟報紙都說轉單效應,台灣會受惠,其實這個產業已殺到見骨,怎麼轉都沒有用,結果股價一天反彈又跌回去。

過去中國的內捲只在傳統產業,如今當紅的科技產業也捲過來,今年到明年,電動車產業的殺戮引發的上,中,下游全面性衝擊可能浮現!台灣最近媒體大力放消息說比亞迪會殺過來!我當面問郭智輝部長,他說100%不會發生!
2025-06-26 20:25 發佈
側翼都可以直接面見民進黨官員問問題?
如果中國車能直接進口,
那台灣車廠就皮皮剉,
這對於政商已捆綁在一起的台灣,
這是不容許發生的事情。


至於還有一些傻蛋,
以為調降關稅貨物稅車價就會變便宜,
我只能說:呵呵呵!
肉圓沒加辣 wrote:
https://finance...(恕刪)


意思就是為了保護日系車廠在台灣的利益.不惜要和泰國打貿易戰
老謝董還是沒講經長的承諾。不過,明白的人都知道最有效的封殺手法應該就是套用美帝的方式來辦理了,也就是要比亞迪等祖國車廠必須要裝載彎彎政府認定的車機與軟件並不得使用對岸自己的。就算是改從東南亞或是歐洲進口,這招可以有效讓這些祖國車退避。

畢竟換車機與軟件可不僅是一筆大成本,還必須要跟看當地車機商臉色。像車美仕就是掌握和泰手上,和泰基本上有權可以決定要不要出貨給比亞迪。
整天沒在做事的屁孩 wrote:
老謝董還是沒講經長的...(恕刪)


就是鐵了心要維護日系車廠的利益犧牲人民利益。就對
經濟部長説比亞迪不會進口,但傳聞中要進口的是騰勢,兩者雖有關係,但A是A,B是B,不能混為一談
這不是就知道,賴團隊維護日系車廠的利益,犧牲人民利益
肉圓沒加辣 wrote:
https:...(恕刪)
對消費者而言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有什麼不好,比亞迪可以在以安全為優先的歐洲賣的火熱台灣又有什麼資格說人家不好.....
2028換人當家,這經濟部長也會被撤換

這種承諾基本跟放屁一樣

又不是三歲小孩,誰信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