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年就能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第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量就達到了百萬級別,1-3月,中國汽車企業出口99.4萬輛,同比增長70.6%。其中乘用車出口82.6萬輛,同比增長82.9%;商用車出口16.8萬輛,同比增長28.1%。新能源汽車出口24.8萬輛,同比增長1.1倍。僅僅是一個三月份,中國汽車企業出口就達到了36.4萬輛,環比增長10.6%,同比增長1.1倍。

從國內各大車企排行榜來看,上汽占了23.1%,很多人可能有疑問,上汽到底出口什麽品牌的汽車?大家或許已經忘了“名爵”這款車,雖然它早已被上汽收購,並且完全國產,但在國外,它依然被認為是一款“英國血統”的車子,西方人很認這個牌子…...
2022年,上汽集團交出了530萬輛的全年銷量答卷,海外市場銷量達到了逆天的101.7萬台,同比增長率更是飆到了45.9%,連續七年成為中國車企榜首。2022年,上汽的名爵汽車出口位列國產品牌第一名,還達成了出海累計銷量超
萬的裏程碑。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墨西哥、泰國、智利等近20個國家躋身單一品牌前十名。這家夥在國內並不算太受歡迎,但在國外,那是妥妥的豪車......舉個例子,12萬的榮威ei5換皮名爵賣英國佬26萬,大割“老貴族”的韭菜,名爵去年海外賣了48萬輛,賺了300億。
另外還有人問——“是不是特斯拉占了大頭”?純屬胡扯,首先特斯拉中國出口數量僅僅占9.2%,出口汽車的主力大頭還是國產自主品牌。其次,更重要的是,特斯拉中國的汽車是完全在中國生產,從原材料到關鍵零部件幾乎都是完全國產化,特斯拉上海工廠的供應鏈本土化率超過95%,當初跟上海市政府協議就這麽簽的……除了牌子,這就是中國產的汽車,更何況,它的出口量也遠遠不如上汽和奇瑞。奇瑞如今已經成為了俄羅斯汽車市場的最大贏家,一季度中國品牌汽車在俄羅斯銷售近6.6萬輛,市場份額達到創紀錄的42.5%。專家特別指出了奇瑞品牌,其在俄的業務規模上已經處於領先地位。今年前三個月,全俄羅斯近200家經銷商售出了18927輛奇瑞牌汽車。與去年相比,奇瑞的銷售額增長了204%。
除了奇瑞之外,長城和吉利也在俄羅斯市場攻城掠地,2023年前三個月,哈弗品牌在俄羅斯銷售新車1.66萬輛,銷量份額增長100%。吉利的銷量為12673輛,增長129%。俄烏沖突、美國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封鎖和制裁,使得俄羅斯無法進口西方國家的汽車,這就給了國產汽車機會,當性價比高、配置高的中國汽車出現在俄羅斯市場時,立刻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比亞迪目前的出口數還不能和以上幾個企業相比,那是因為他們國內市場的需求太大,一個月20萬的銷售量,還供不應求……所以目前它不能同時開足馬力供應國內和國外,等到它產能可以全力供應國外的時候,只怕是汽車產業的大結局了。
盡管如此,2023年1-3月,比亞迪ATTO 3已經連續3個月蟬聯泰國純電動汽車月度銷冠了。

我們不能拿老眼光看問題,實際上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國產自主品牌都是目前最“良心”的汽車,與德日傳統品牌相比,國產汽車的配置更高,性價比更高,擁有更多智能設備和更好的乘駕體驗……哪怕是燃油車的發動機,在小排量領域,國產車也絲毫不遜於德系和日系,而混動系列,更是對西方傳統車企的降維打擊,一句話,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產品力大幅提升了,國外消費者也會用真金白銀投票。
更重要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和混動汽車的突飛猛進,我們在汽車工業領域其實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反而掌握了更先進的技術和生產能力,美國無法對我們實施制裁。有人還是要問,中國成為汽車第一大國有什麽好處?好處是巨大的。舉個例子,之前的世界第一汽車大國是日本,汽車產業創造了600萬個高薪酬職位,整個汽車產業鏈占據日本GDP的40%以上,可以說直接奠定了日本的發達國家地位。而在今年,我們就能取而代之。日本汽車產業的衰敗和頹勢肉眼可見,豐田、本田、日產價格打骨折都無法提升銷量,一季度銷量暴跌40%……我們甚至不需要做什麽,就能打垮它的經濟脊梁。韓日這種“偽發達國家”,馬上就會回到它們本來應該在的位置。任何一個產業,一項技術,在中國強大的規模優勢下,都會立刻從“工業王冠的明珠”,變成紅海中的“夕陽產業”,特別是汽車行業。當真的拿下全球大半的汽車產能,占領全球大部分市場,我們將為中國的工程師和勞動者帶來多大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