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oAirk wrote:
講真,小蔣時代過去後,台灣經濟一蹶不振。民進黨上台後,台灣就被南韓甩的尾燈都看不見了。台積電的老闆都什麼年紀了,台灣的年親人除了打嘴炮還有拿得出手的人物嗎?一副自視甚高的模樣是建立在先人的血汗奮鬥的結果上,台灣的基礎是拼出來的,不是打打嘴砲打出來的。廢青不會說愛拼才會贏,只會到處抱怨不公,沒什麼本事卻感覺誰都可以瞧不起。
其實這些糞青,不是搞不懂華為的自駕系統,而是根本連自駕是怎麼回事都一知半解--泡在懶人包和梗圖文化下的溫室草莓,真的走出世界面對各國競爭,大多數大概第一腳就被踩爛了。
華為的自駕系統競爭利基是這家公司的AI策略,集晶片/作業系統/程式軟體/通訊網路為一體。軟硬系統整合都到位了,資源布局深不可測。目前使用華為自駕AI系統的並不是只有這一家,這個規模的中國自駕AI也不是只有華為在搞,對岸目前至少有3款電動車號稱今年要推出號稱"L3"等級自駕車。影片中的測試車北極狐是北京汽車跟美商麥格納合資的品牌。麥格納也是耳語蘋果電動車的合作對象,這家公司是北美最大的汽車組件供應商。中國目前檯面上的領先電動車,基本上沒有人在閉門造車,合作的對象都是全球頂尖企業,而自己不是頂尖公司,也根本上不了臺面。
由於正式發行的時間差不多,大概很快就會有針對特斯拉FSD的比較測試。固然特斯拉的累積里程大數據經驗仍然領先,但是FSD只是現有autopilot的升級版,加強AI邏輯判別而已,因為硬體沒有提升。特斯拉目前依靠視覺影像+微波雷達判別的有效距離與精度受限,會是未來瓶頸。而目前中國的號稱L3自駕車款都會配備光達,警戒範圍和精度都會大幅拉高,因而所需要的運算強度配合華為自製的AI運算晶片會是其主要優勢。這就是為什麼華為敢在發表會放話自駕性能超越特斯拉的原因。
台灣在自駕整合領域的投入,可能遠比這些糞青想像的層次低很多,不曉得這些人訕笑嘲諷的底氣所謂何來?
台灣新生一代,如果老把對岸當成敵人,則更應該好好摸清對方底細,以制定策略有效應對,而不是凡事小腦反射動作,把敵人直接妖魔化,當對方是一缸子白癡,人畜無害,訕笑由人。這種愚昧心態繼續下去,絕非台灣之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