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的一個優勢是掌握電池技術和生產
且這種電池在目前跟三元鋰電池相比整體差不多
但缺點是這種電池的密度畢竟小得多
後面進步的空間恐怕比較有疑問
如果拉長時間
是否還能具備競爭優勢難說
特斯拉的世界品牌形象要大得多去了
但特斯拉有個很大的問題點是產能提升的速度太慢了
中國不會讓特斯拉在中國獨資快速擴大產能的
就只能上海那邊的擴充
那樣增加產能的速度並不快
而特斯拉在其他地方想要短期大量增加產能基本沒戲
電動車其實更該關注的是德國汽車大廠
這些雖然反應慢了點
但這幾年投資很大
且改裝原來的生產線就大短期取得大量的產能
原來的品牌又大
這才是真的強力競爭對手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軟硬體搭配上好用的成本都高
特斯拉直接不用光達等成本高的
只能算是低成本中效果還不錯的而已(恕刪)
別拿你不懂的東西出來說,特斯拉的技術也是光學雷達的一種。而且早年是最貴的一種技術。
自動駕駛車輛感測器發展至少二十年以上。最早發展的技術之一,就有特斯拉這種。機器人視覺技術的書你去看看。
雷達和光達都有很關鍵的問題難解。反而是視覺演算法現在看起來未來問題比較不大。
不要認為它現在很便宜,以後特斯拉走的道路極可能就是現在軍規FPA那種sensor。感測器會越來越貴,反而是雷達才是未來最便宜。
現在mmwave商規雷達已經整合到一顆晶片了,這種東西未來能貴到哪裡去。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