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400馬力燃油引擎中國車準備上市

306XR wrote:
目前前驅王者是 Renault Mégane R.S. 275 Trophy-R 最大馬力275匹,最大扭力36.7公斤米
綠色地獄 Nürburgring賽道 7分54秒36

所以,去挑戰取得成績再說吧! 免得只有嘴炮(恕刪)


這是一台中型車

Renault Mégane R.S.是短軸緊湊

兩台車不在一個領域的

印象中曾經的阿爾法159型跑車是可駕馭425匹馬力的

這台車是在買斷了阿爾法166平台的基礎上改進而來

GT型在彎道駕馭400匹馬力應該綽綽有餘

datar wrote:
他們是兩家公司是沒錯...(恕刪)


凡事要追趕,本來就是從"抄"開始,從第一台內燃機,第一台汽車,第一台飛機,哪一個廠牌會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樣? 這一點道理都沒有。

抄得動(追得上),本來就是本事。
追上之後,前方沒開好的路了,兄弟登山,各自努力,這是另一層級的本事。

dongmark wrote:
01是大陸論壇,不需...(恕刪)


5i01是mobile01在大陸的網站,在大陸是上不了mobile01的,
我相信你上這個網站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你沒發現裡面的內容都
是跟台灣有關的嗎?至於繁簡體轉換你說的沒錯是自動轉換,有
時候兩岸用字遣詞還是會有差別,所以還是看的出你是哪裡人啦!
datar wrote:
5i01是mobile01在大陸的網站,在大陸是上不了mobile01的,
我相信你上這個網站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你沒發現裡面的內容都
是跟台灣有關的嗎?至於繁簡體轉換你說的沒錯是自動轉換,有
時候兩岸用字遣詞還是會有差別,所以還是看的出你是哪裡人啦!(恕刪)


我本來就是中國蘇州人

呵呵

這個論壇很多中國人

比例可不比台灣人少

只是很多潛水

因為每次發帖都會引來一堆莫名其妙的人

技術論壇討論技術就好

dongmark wrote:
印象中曾經的阿爾法159型跑車是可駕馭425匹馬力的

這台車是在買斷了阿爾法166平台的基礎上改進而來

GT型在彎道駕馭400匹馬力應該綽綽有餘


159的底盤可以對應500匹的馬力, 他是四驅基礎.
166則是前一世代的純前驅.
幾年前就聽說, Fiat Group賣了166的技術資料給廣汽, 沒想到廣汽真搞出來了.
加油啊.

Alfa的前驅車操控首屈一指,我擁有過十年,現在開BWM...舒適感不錯,安定感差很多.
不知道在這車上有多少alfa的影子,至於400匹,實在太大了,300左右就可以了。400,應該留給四驅.

datar wrote:
5i01是mobil...(恕刪)


哪裡人很重要嗎? 一個閉關的夜郎國論壇有什麼好看的。
來自四面八方的人越多,活性越大。
我是中華民國人,歡迎對岸華人提供各項技術新訊參與討論。
aron.yang wrote:

159的底盤可以對應500匹的馬力, 他是四驅基礎.
166則是前一世代的純前驅.
幾年前就聽說, Fiat Group賣了166的技術資料給廣汽, 沒想到廣汽真搞出來了.
加油啊.

Alfa的前驅車操控首屈一指,我擁有過十年,現在開BWM...舒適感不錯,安定感差很多.
不知道在這車上有多少alfa的影子,至於400匹,實在太大了,300左右就可以了。400,應該留給四驅.
(恕刪)


四驅也在做

不過差速器還是一個課題

目前引擎,變速箱的技術發展更快一點

底盤基本90%還是沿用了阿爾法,不過在彈簧用料上,略微偏向于舒適

以後會加入空氣自動懸掛

在操控和舒適上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前驅最大的問題還是轉向不足

400匹應該已到極限

要駕馭500匹,確實要出四驅才行


現在深圳比亞迪已經做出了電動機四驅

沒有機械差速器的四驅系統

搭載電動四驅的唐1月份就正式上市了

所以現在如果投入更多時間,金錢,人力到機械四驅,也是挺糾結的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現在據我所知,傳祺工廠的研發也是偏向于電動四驅,後輪主要靠電動機來實現四驅
很有興趣
說實在中國車廠的進步比台灣刺激太多了
就算這車結果有缺憾又如何呢,別人就真的進展快啊
部分網友政治代入感太重,真的不需要這樣

不過我也覺的造型有點太過了,而且感覺有像現代出品
另外弄個4驅較好,要是用鎖定率高的Lsd那平時大概很難開
或許是用電控去搞定吧,有空查下他們是怎麼玩的
一家公司的技術,連外部供應商都舉大姆指,這霸氣外露,還能不買嗎?!

(一家公司的技術,連外部供應商都啷啷上口,這公司的資訊控管行嗎?資訊都管不住了,技研這類的team work內部的協調管制跑得動嗎?這車能買嗎?!)
erc wrote:
一家公司的技術,連外部供應商都舉大姆指,這霸氣外露,還能不買嗎?!

(一家公司的技術,連外部供應商都啷啷上口,這公司的資訊控管行嗎?資訊都管不住了,技研這類的team work內部的協調管制跑得動嗎?這車能買嗎?!)
(恕刪)


這本來就不是什麼保密的資訊

呵呵

裡面有很多全球頂級的工程師

名字我都可以透露

行業內這不是什麼秘密

關鍵還是要看資本投入

24小時不停的實驗開發工作

總比一些定時上下班的進步快多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