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系韓系的國產車不必遵守相同的遊戲規則? 感覺這個政策純粹就是要玩死中國的國產車,不論是合資品牌還是純中國品牌。另外,從海外整車進口這個巧門難道不會影響國產零件廠的生機? 既然15%/25%/35%做不到,乾脆100%從東協進口,這樣一來國產零件廠就剩0%了!
yeskia01 wrote:有車廠想當價格破壞者...(恕刪) 因為有車廠單一小型商用車躺著賺自己調高價格後引來東南亞上市多年Town Ace與Crosscamp 引進台灣來,所以就又當起價格破壞者車廠在世界設廠或是國外生產就是在避稅與躲避世界各國貿易壁壘
以前要求自製率的時候,國產車除了泰國日本來的引擎變速箱。台製椅子要嘛磨兩下就破,要嘛鍍鉻手汗蹭一下就脫皮,回廠出保固全部都說人為! 我相信很多國產車主都有經驗。自製這個方向肯定是對的,但是台灣廠商自製出一堆辣雞還要客人吞忍就是錯的!更不用說北至竹科南至彰濱,從業的作業員多數是引進越南菲律賓印尼勞工,自製到最後並沒有幫台灣人創造就業只是幫慣老闆省成本、幫仲介業者發大財而已。淘寶20塊RMB的LED燈我用四年一顆燈珠都沒滅,台灣國產燈兩倍貴一年半就黑掉。這品質你又要客人怎麼支持 ?只要求自製率,沒要求良率。跟台灣一直以來政策做半套,等出事再檢討的爛戲沒有差別。
台灣這樣要求外來車廠還好啦~要進入中國車市場~中國要求外來車廠條件更高之前各大廠 如 德國/日本/美國 廠牌要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也是規定一定要強迫跟中國車廠合資.技術轉移.零件自製率更高搞到最後~幾乎都被中國車合資廠吃下來了所以中國汽車產業鏈發展速度非常之快中國汽車產業會如此發展快速~就是因為 德/日/韓/美的助力最後 日系/韓系/美系 幾乎都退出合資市場了(老子不玩了.太捲了)還記得有新聞~日系某品牌在中國整座工廠只要1元轉賣給中國合資廠商只剩高端進口車與德系合資車廠還再撐所以各國要求汽車自製率合情合理~看誰有求於誰而已台灣要求國產汽車自製率要求35%其實不高喔~台灣只是泰國的一半而已~而且還是逐年提高10%~35%不是一次到位根據泰國汽車製造商協會(TAIA)的數據,泰國汽車產業的自製率一般在70%至80%左右。這意味著大約70%到80%的汽車零部件和配件是在泰國國內製造的。台灣的電動二輪車~整車自製率已高達90%以上台灣電動公車 2022年 自製率65%,預計2024到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