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老車,多少會有些讓人驚豔的地方


個性油箱蓋,讓這台老車更添了幾分老味
因為過戶要驗車,原本燒掉的尾燈泡就順便升級LED了,還可以提升尾燈辨識度

使用20年的玻璃紙讓駕駛的視野慘不忍睹,當然也要一併更新了

結果不小心選太黑了,身為單身狗的我常常晚上下班後,一個人開車亂晃,聽著舒服的音樂
黑嘛嘛的玻璃紙搭配深長的車室,深邃了內心的寂寞

我喜歡聽音樂,所以對音質總會稍微挑剔些
原廠標配的喇叭聲音聽起來悶悶的,單體的升級當然不能省
二手法國focal單體真的是cp值不錯的選擇
不用高價格就可以有相當好的音質表現


單體升級了,車機當然要一併升級
因為是找二手車機,不小心就手滑多買了幾台...

行車紀錄器當然也是現在道路行駛不可或缺的重要配備

冷氣出風口的葉片不團結,是老車常見的幾個小毛病之一
原本以為老車斷料零件難尋,要自己拆開用牙籤當支架慢慢的一片片黏起來
好在有熱心車友指示大陸某五十鈴的車款有通用的零件可以改裝


常常夜晚開車的我,東西掉在車上總是特別難找
提升車內照明也是很重要的


原廠的中央扶手完全沒辦法扶手,所以就去淘X買了一組中央扶手來裝
舒適度

並提供後座USB充電跟杯架,同時也保留了原廠中央扶手下的置物空間

平常雖然都一個人開,但有時要載家人出去走走,於是就開始在網路上找原廠的第三排座椅來裝
因為是超級冷門的車款,殺肉零件當然也是少得可憐
所以最後只好異種移植,找其他車的來裝
小弟十多年前在洗車場工作,也間接座過不少車的椅子
其中我最欣賞KIA的座椅變化跟舒適度,在當時車款價格不高,且豐富的座椅變化卻是相當實用
所以就去殺了一組KIA不知名車款的第三排座椅來裝

要載貨時可以跟著中排椅一併往前收
第三排打平變成姪子專用的遊戲空間,同時保留中排的乘坐空間
或是完全打平,提供2~3人睡覺的車床空間
看到姪子睡得這麼熟,花這麼多心思去弄的第三排椅也值得了


絨布椅特別容易揚起灰塵,偶爾用吸塵器吸一吸總覺得還是不太夠,
所以就上網找了一台車用的空氣清淨機
我不喜歡常見的負離子清淨機,負離子震盪時所產生的臭氧對人體其實不太好
如果要開著窗戶用負離子清淨機又覺得有點本末倒置
所以就選了這台MIT的空氣清淨機,沒有負離子功能,不用擔心臭氧問題
至於有沒有效果?我只知道我放屁後沒多久它就亮紅燈了


如果把音樂譬喻成一座金字塔,頂端是的超高音,最基層是重低音
那基層的低音不足,就沒辦法讓這音樂的金字塔屹立不搖
聲音聽起來也就少了些甚麼
所以升級重低音也就成了改裝清單中必改的項目之一
但礙於有了第三排,要維持第三排可移動變化的機能性
勢必不能背重低音箱來解決聲音的問題
所以就決定在內裝版上動手腳了
如此解決了低音不足的問題,也完全不會影響到空間的表現
低音的效果也超乎預期的表現,震得玻璃喊不要不要的
這次低音的選用是Lexus原車配備的mark levinson純低音6*9單體兩顆
低音夠沉、清晰乾淨且舒服,聽久也不會覺得頭痛難過
如果不是單體取得困難,不然我真的蠻推薦的


這台車是2.0手排版,中央扶手結構簡單,但因為小弟加裝了大量的電系產品,所以很多的電線不知道該收哪
剛好在殺肉場看到2.2的音響面板跟自排中央扶手,就興起了改裝的念頭
希望可以解決電線收納的問題

拆掉中央扶手後,空空如也的中央走道就出現了,扶手鎖點都是用螺絲鎖上而已,可以全部拆除變成完全無障礙的中央走道
其實有想過乾脆就不裝中央扶手了,還可以騰出前排跟後排的走動空間
但評估後覺得實用性不高,還是乖乖解決電線的收納較實在
下圖就是改裝前後的差異照了

電線還是很亂...

停產老車,鑰匙鎖頭難取得,為了延續鎖頭的壽命,就興起了改遙控中控鎖的念頭
既然都要改了,就直接裝一鍵啟動跟感應遙控吧!
台灣光料價就破萬了,在對岸X寶買零件只要兩三千台幣
也有熱情車友使用過,所以穩定度應該是OK的
理論上看圖說故事,照著說明書安裝就好了
但安裝過程還是有些困難點
像是化油車沒有汽油幫浦,一鍵啟動的油幫浦檢測線無法接上,少了遠端啟動的功能
駕駛座的門板裡沒有中控馬達,只有一個跟門鎖連動的開關,用開關去開啟其他門板的中控馬達
安裝時必須要再加裝一顆中控馬達,不然感應鑰匙靠近時,解鎖其他門的鎖,駕駛座的還是要用鑰匙開
改了意義就不大了
還有其他一些安裝上的小問題,這邊就不一一贅述
這真的是一個提昇老車質感與便利性的小改裝,又兼具了防盜的功能

至於原本的鑰匙孔...就拿個瓦斯爐的旋鈕來蓋著裝飾,充當一下高級房車的啟動旋鈕吧


這台車沒太多優點,冷氣夠冷是其中之一
常常開到一半就冷到要手動關掉冷氣來解決
剛好車友分享這項改裝品,自動恆溫器
對岸X寶價不用台幣500,安裝極為簡單
只要找到冷氣開關的線,接過去控制模組就可以了
使用後搭配車內的循環扇,乘客終於不用再睡到冷醒了
其原理也很簡單,就只是一個溫度感應,溫度達到你設定的溫度後就會自動斷電
斷電後溫度回升到設定的溫控範圍就會自動啟動壓縮機,
同時還有壓縮機延遲啟動的保護,避免它頻繁啟閉壓縮機而降低壓縮機壽命
溫度感測也蠻準的,我有拿一般的酒精溫度計放在車內同樣的位置比對,顯示的溫度和溫度計是差不多的
如果有誤差也可以透過面板手動校準,也是一個提昇老車功能的改裝品之一

政府最近一直在提倡白天開大燈,我是在剛學會騎車時就會習慣白天開大燈騎車了
但騎車不會有熄火後忘了關燈就離開的問題,開車會有
這台老車也沒甚麼熄火後忘了關燈的提示聲,所以幾次忘記關燈的經驗,讓我不敢白天開大燈開車
因此日行燈的改裝就有其必要性了
驗車時只要把插頭拔掉就可以驗車

為了提升載貨機能,裝個車頂架也是很理所當然的
說不定哪天還可以爬上車頂看星星

老車不死,只要有愛就不會凋零
也許沒有高科技的配備,但相信用心整理後,它也可以是一台能提供溫暖回憶給乘客的交通工具
他的表現也是出乎我預料之外的好
原本以為這種貨車高速行駛會很不穩的,但相較於我以前開過的裕隆尖兵跟美國豐田COROLLA比起來好太多了
隔音效果也相當不錯,在車內如果不是改裝排氣管的機車或喇叭聲,幾乎聽不見外面的聲音
裝一鍵啟動防盜器時,門板內也沒有任何的隔音棉,這樣的隔音表現真的是超出我對這台車的預期
雖然是老車,行駛時也沒甚麼明顯的內裝板件鬆動聲
真的要說缺點的話,大概就是內裝老氣,動力較差,油耗較高吧!
沒特別去算高速或市區比例,平均油耗大概9~10KM/L
分享這篇心得文,希望能藉此找到更多福豹車友,讓這輛老車的資源更集中更豐富
如果你手邊也有一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老車,在放棄它之前,或許有機會能讓它重生,帶給你更多互動與回憶
感謝作汽車音響的前東家,幫我安裝防盜中控和重低音
還有唯一的車友,提供了不少改裝的點子和維修保養的眉眉角角
最後,就用上次玩泥巴刁車時拍的照片和幾張車友一起拍的照片當結尾吧



5/21新增
一直在想,如何提升車室內的照明,卻又不影響駕駛的視線?
小弟又是喜歡間接光源勝過直接光源,因此看到A、B與C柱上的布套時,突然覺得應該可以從那些位置增加間接光的光源

從有想法後開始找光源、燈具一直到完工,歷時了近半年的時間
既然要不影響駕駛開車,那光源就不能太明亮,
且為了讓光線更柔和,顏色越接近鎢絲燈的黃是最好不過了
但仿間的LED氣氛燈除了標榜可以隨音樂變色閃爍外,亮度更是一個比一個亮
這個氣氛燈的想法就因為亮度問題而延宕了好幾個月

某次在蝦X上看到四顆台幣120的白光LED氣氛燈,原本想說買來玩看看的,想不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白色氣氛燈貼上橘色燈膜後,雖然沒辦法達到理想的暖黃色,但還是營造出不錯的溫暖氣氛

照片顏色拍起來偏黃綠,亮度也較實際的亮些
反射下來的光線不會很亮,但在眼睛完成暗適應後,可以讓你輕易的看到在地板上的銅板雜物
且完全不影響駕駛開車,如果不是特別轉頭看後面,從後視鏡或看前面時完全感覺不到有開燈
個人認為是CP值與實用度高到破表的小改裝
5/25新增
感謝樓上網友的建議,還有車友協助開板,讓我有機會可以買到福豹能用的腳踏墊
裝上去真的大大的提升車內的質感,也可以掩蓋雜亂的地板了


5/28新增 thule lappland都樂車頂置物籃
有了車頂架,裝個買菜用的菜籃也是理所當然的

剛好因緣際會下,自朋友那收到這組都樂的老菜籃

因為這組置物籃尺碼較小,所以採用橫放的方式擺放
裝完之後覺得前面好像變很空
索性就把前面的車頂架拆下來看看

好像前面車頂架的保留與不保留都有不一樣的FU
看來又有藉口尋覓另一組菜籃來裝了

6/1更新 來自法國的品牌,台灣製造的 BUZZRACK買菜用菜藍
敗家,總要有個理由
買菜車裝的菜籃更是理所當然了

且貨車,也該有貨車的樣子
車頂還有很大的空間放著不用也挺浪費的,所以就買了這組 BUZZRACK的車頂置物籃

配合碩大的車身,我挑了最大尺寸的ER-8208L 148*108*20
為了裝起來可以確實置中不側偏,直接在地上組裝是最好的,便於丈量相對位置
轉眼間,就裝上車了

下一步,就是把後面的都樂菜籃噴黑了,整體性應該更好吧?
6/3更新 thule lappland都樂菜籃黑化
前面提到要把都樂菜籃改成黑的,讓前後看起來整體性較佳
剛好最近天氣陰雨綿綿,客人較少,可以撥空摸一下車

之前白鐵螺絲不小心買太長,多出一大節亂難看一把的
再加上鎖太緊,螺帽卡死,完全拆不下來
又懶得拿手持砂輪機來切,索性就直接把卡死的螺絲一根根扭斷

再去配新的白鐵螺絲螺帽

這次選用的是鋁框用可撕式噴膜
原以為鋁框專用,用在鋁合金菜籃上,應該不用在做甚麼表面處理就可以有不錯的附著力
想不到附著力是有,但完全不耐輕微的敲擊
也許是我太高估噴膜的效果,噴了五六層,搬運時輕輕碰到還是會掉漆...

本來還打算要噴引擎蓋的,看樣子引擎蓋還是用貼膜更色好了...


特別保留一部分鋁的顏色,看能否提升質感
想不到效果還蠻讓我喜歡的
再來就是實裝照啦!

應該算還不錯啦!
(自我感覺良好ing...)
6/19更新 加裝第三排座椅結構改裝說明
連日豪雨,去哪都不方便時,改車就變成最佳的休閒活動了

之前的第三排座椅,一直都是用人工搬運的方式調整座椅前後位置,
沒有妥善的固定方式,對於行車安全來說也是個不得不注意的隱憂
剛好趁這連日豪雨,來解決這固定的問題
首先,當然得把地毯都掀起來,
以不在車台上焊接及打洞為前提,找看看原廠有哪些鎖點可以用

這台車在國外有各種不同椅子搭配的版本
所以車台上會有很多莫名其妙的鎖點預留孔
台灣只有第三排兩人座,所以只有使用到兩組鎖點跟一個快拆座
確定好要使用的鎖點後就開始設計座椅的支架了
照片上為強者我朋友之一

座椅支架

試裝

然後就是開始不斷的拆裝拆裝,做細部的調整與修改,盡可能地讓空間利用最大化,又能提升第三排的乘坐品質

最後就是完工照了
載客模式,黑色的地墊部分就是第三排的腳踏空間,比很多市售七人座的車還要大上許多了
只是身高170公分以上的乘客坐到後座,行駛遇到坑洞時,頭就有可能碰到車頂了

兩人座載貨模式
第二排跟第三排都收納起來,不拆椅墊的最大空間

五人座載貨模式
雖不能像高級車一樣一鍵把椅子變不見,但最起碼可以把椅子收到貼近第二排座椅

以上就是座以收納的部分說明
至於其他像打平變車床的功能,就參考之前貼的內容,裝了線性滑軌後這些功能都有保留,且使用上更加便利
供給想用客貨車改裝第三排座椅的玩家參考
6/23 更換慶鈴皮卡原廠方向盤 & 原廠排檔桿
任何的改裝,都需要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當理由,才會有花錢改裝的動力
就唯獨這項改裝,除了自我爽度的提升外,找不到其他藉口當理由

如果硬要說的話,大概就是因為它便宜,剛好手邊的閒錢購買這一點小改裝
首先,先來張開箱後的照片

才剛鬆開螺帽,就讓我遇到瓶頸了
不管我怎麼大力拉,方向盤還是緊緊地貼在軸心上
明明電影演得都很輕鬆阿


詢問GOOGLE小姐後,才知道拆方向盤是需要特工的
因為我只是個搖飲料的小弟,不可能為了這個久久拆一次的方向盤去買特工
只好用身邊現有的東西充當一下了

這是野狼或愛將用來改裝載瓦斯的北港貨架,裡面所附的固定座,剛好就成了今天土炮拆方向盤的特工
輕輕轉一下,穩如泰山的方向盤終於卸甲投降了

再來是簡單的排檔桿頭,因為是原廠部品,所以安裝上完全沒甚麼難度
轉下舊的再轉上新的就好

新舊排檔頭比較

最後,就是完工照了
除了方向機柱的上下塑膠護蓋要修大一點,其他就是怎麼拆就怎麼裝


改了,才能知(說)道(服)自己改這東西的價值
每天都在摸的方向盤,改上去立馬有感,
原來改方向盤不單單只是握感的提升,心靈爽度更是無限放大阿!
至於排檔頭,視覺上如果單改這個,可能沒甚麼特別的感覺,甚至有點突兀
但搭配原廠方向盤的改裝,卻起到了畫龍點睛的功效
這真的是改裝前始料未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