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汽車業震撼彈!本田、日產傳磋商合併 將成第三大巨頭

這項合併比較像合作案。為了電動車布局,尤其是固態電池,兩家合作可以提前研發,減少資源浪費。
其他最多就是底盤,其他引擎周邊之類不用想太多,還是會各自發展。
cksh 505 28

合作案8月就談好了,這次是救日產

2024-12-18 14:04
擴大經濟規模,降低成本,才有辦法競爭,規模不夠的車廠未來根本活不下去
個人還是覺得本田應該是被日本政府施壓吃下日產
因為以他一路堅持不結盟,要也要找有技術互補的
找一個跟自己差不多大,官僚一堆甚至併了之後
一堆原狗官還會指手畫腳的大廠
不如找聽話的利基型小廠

真正的吃掉對方
應該是把對方技術盤整後
原管理層與員工大部分裁掉那種才符合利益
但這種的,日本政府應該是希望能吃下員工
免得造成社會動盪吧

這叫花股東的大錢幫政府達成政策目的
......台積好像最近常幹這種事

那我就問
本田有nsx了,要不要符合原日產車迷的期待
保留GTR與Fairlady Z?
都小眾市場的車啊
基本就是形象牌與神主牌
不要奢望能靠這個賺錢

那....本田花錢顧你家的情懷幹嘛?

日產跟拖油瓶的三菱是暫時得救了
但本田的倒楣才剛開始
superwjj

頗有同感!!本田開始要辛苦了!!

2024-12-18 14:23
cksh 505 28

同感帶了一個不定時炸彈,本田的保命符就是控股公司,有必要的時候斷尾求生

2024-12-18 23:00
fujinla_001 wrote:
個人還是覺得本田應該...(恕刪)


日本車廠知道中國車廠的可怕

正在聯合禦敵了

我只希望是品牌優化而不是品牌弱化

fujinla_001

如果不能裁掉冗員,那合併純粹只是政府希望不要造成大量失業,社會動盪的策動.根本達不到聯合禦敵的效果.說好聽叫社會責任,說難聽是沒有屁用

2024-12-18 14:22
所謂合併,比較完整的概念是這樣

本田和日產是要規劃設立一家控股公司
兩家公司為其旗下子公司整合
三菱汽車在未來也可能加入

所以 Honda 和 Nissan 應該還是以原品牌銷售
但基本元件,例如底盤、車載系統,應該會技術共享
像 VW、Stellantis 都有不少雙生車

另外不少新聞還有提到
這個提案在日本還有政治方面考量
因為可能衍生大量裁員的狀況
KT763092

而且根據維基百科和一些新聞,法國檢方也已經對戈恩發出國際逮捕令,雖然不是針對日產的案子,不過這是不是也間接表示 Carlos Ghosn 並不是那麼正人君子

2024-12-18 16:41
KT763092

所謂日產內鬥,在轉傳道聽塗說之前,或許可以多了解一下 https://w.wiki/CTB2,連協助逃亡的都被美國引渡到日本了...

2024-12-18 16:47
Honda + Nissan = Nihon Motor

剛好可以改名叫做日本汽車
郭董要來插一腳了~
最近有報導指出,台灣的鴻海集團(Foxconn)已向日產汽車(Nissan)提出收購提議,這一舉措被視為推動其電動車策略的一部分。根據日本新聞網站Diamond Online的報導,雖然具體的消息來源未被披露,但這一動作顯示出鴻海在電動車領域的擴張意圖。
maidreamin wrote:
Honda + Nissan = Nihon Motor

剛好可以改名叫做日本汽車

純正日本血統,Toyota都怕!
jasonhustock wrote:
日本汽車巨擘本田汽車...(恕刪)


所以以後改叫 "日本" 汽車嗎 (日產+本田)
shizukaman

搞清楚是合併成立控股公司,不是誰收購誰。

2024-12-19 8:24
kawli

日本商社合併的慣例是被消滅公司的名字放在前面...所以放後面才是光榮

2024-12-19 11:22
窮人 wrote:
jasonh...(恕刪)


早在當年,法國雷諾要吃掉日本Nissan,日本政府就已經接管Nissan了!
非常刺激的故事,Carlos Ghosn ,他拯救Nissan ,又是怎麼被日本政府追殺,聖誕夜裝在琴盒上包機,連夜逃出日本!日本政府顏面掃地

俗話說,政治控制法律,法律控制商人!
日本政府希望日本企業接收日產⋯⋯

不過,看看Subaru 被豐田吃下,也沒有發生什麼大事!

車界本來就是大吃小,小獨立車廠,很難在市場生存!

不論如何,Nissan現在背後是日本政府,估計未來不管哪個日企接手,都不會有太大變化!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