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Toyota 的車身結構

會不會是機器手臂點焊的㾗跡?通常機器手臂在兩片鈑金點焊就是一個圈圈一個圈圈與人工點焊不同,中古車商就是看這個來判定這台車有無事故,不過還是要看照片比較準。

golden920 wrote:
2013年的Camary...(恕刪)


比較一下車體上的孔洞、B柱等地方,應該是2013, 2014同一設計的。
不過車廠很快地就把A柱下方的結構補強了。

是沒拆過實車,但就覺得美規跟日規應該是不太相同。因為日規沒有小面積碰撞的測試。
沒那個測試,就應該不需要多花錢改變結構,在商言商應該也是這麼想吧。XD。

IIHS上看到Prius的前輪鋼圈都穿破駕駛室底板,要說那樣的設計跟省油沒關?或跟安全有關?
都不是消費者端能選擇,但也可以說都是迎合消費者的需求。
應該不會為了省那一點油而特地去挖幾個洞吧,我想應該有實質意義才會這麼做。

如果樓主真的有問題可以回原廠再問一次喔,最近有夏季健檢免費檢查
水箱支架是固定水箱的,
撞擊力主要還是落在保險桿內的防撞鋼樑上。
剛好學過力學來回答,前方大梁挖洞主要功能確實減輕重量,toyota不是只會在大梁上挖洞,lexus 更在門邊防撞小梁(其實只是小鈑片)打一堆洞,toyota通常門板內沒有防撞梁所以不必打洞。

打洞的位置應該是經過計算,這些重量減輕的鋼材在對抗單一方向撞擊力道時,能抵抗撞擊強度的貢獻最少,故予以偷輕。

問題時車禍時的撞擊方向跟位置,往往無法預測,故偷掉的重量,究竟會少掉多少強度?得由電腦重新計算。

可以知道的是這些打洞的結果,肯定是不會影響撞擊測試,撞擊測試的受力方向是已知的。
就跟小時候玩四驅車一樣
想輕就簍空車身。 挖洞
可是不小心摔倒就碎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