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Toyota 的車身結構

業代說的沒錯,那是用來吸收衝力。
我記得第一次看到這方面的資訊是Prius日本的網站(不好意思有點久了! 實在找不到資料放在哪裡)

只是我的理解是那些蜂巢設計的目的,好像是為了降低如果有人被撞到,倒在引擎蓋時,可以減少人員的傷害。
以前的引擎蓋(鐵的)很多都會延伸到水箱護罩的位置,現在的設計很多都把引擎蓋的下緣拉高,增加比較多的保桿面積。
似乎也是同樣的目的,這些跟法規(譬如說歐洲、美國的安全法規)有沒有關係?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找資料看看。~~~我懶!
啊! 糗了,看到後來原PO的照片才知道,講的是不一樣的東西。 Sorry! 一場誤會

mobil123 wrote:
一看就知道T牌只是沒裝塑膠飾板而已

後面那兩台一拆,也有有鎖點跟空洞

這樓發展下去就又開始罵T牌安全性有多爛多爛

月經文一篇...(恕刪)


沒裝塑膠飾板 , 也是一種 Cost down 的方法.
toyota 車子會比別人輕 50-70kg , 不是沒有原因的.
---------------------
後面那兩台一拆,也有有鎖點跟空洞
---> 但我看 Mazda 和 BMW 的鎖點和洞洞 , 就是少很多呀 !!

stanley5488 wrote:
減重!?這真是最無厘...(恕刪)


很多人看到日本車就高潮了
只好信口開河
圖片是2013, 2014 美國camry的結構圖差異
參考一下那個箭頭結構處的差異
有機會問問業務,看看台灣新的camry有沒有像那樣加強?



如果有,就真的可以洗刷疑問了。
golden920 wrote:
好,謝謝。所以日本...(恕刪)
stanley8426 wrote:
單純以車重來比較

車種 排氣量 車重
Toyota Altis Z 1.8 1,270KG
Nissan Tiida 5D turbo 1.6 1,321KG
Ford Focus 5D 1.6 1,340KG

看出所以然了嗎?
一台車最重的零件是什麼?
不然乎是引擎和車體,Tiida和Focus引擎都是1.6,簡單的來看應該比1.8引擎來的輕(無絕對性,各家引擎設計不同)
為什麼Altis的車重硬生生少了對手50-70KG?一個成人的重量!
省油怎麼省來的?
為什麼上高速公速會變飄飄船?
原因,值得省思!
以上,單純個人看法,不認同者勿筆戰,謝謝!

要同樣以4門來比較才對
以nissan來講,避重就輕、用較重的車型去批評altis?
反而不用1206公斤的資料?




資料來源:裕隆日產網站
psza wrote: 要同樣以4門來比較才對 以nissan...(恕刪)

印象中國產的Super Sentra和Civic 9都比Altis輕
至於他為什麼不提出來....我不知道

tpmbi wrote:
圖片是2013, 2014...(恕刪)


2013年的Camary....那折點根本也太.....
2014年好像就是厚實許多,有機會會再問問T牌業代,
感謝大大
以基本常識來說,任何鋼鐵挖洞不就是為了減輕重量嗎?
golden920 wrote:
2013年的Camary....那折點根本也太.....
2014年好像就是厚實許多,有機會會再問問T牌業代,
感謝大大



你真的覺得, T牌業代會跟你說實話嗎 ?

國慘車, 因為在 : 最弱的法律規下 + 一輩子不用撞測, 徹底沒有監督機制, 你真的相信 "先進國家" 的版本, 跟台灣國產版本的是一樣的 ?


檯面上看得到的 "帳面規格" (6/7安 + ESP) 國慘車都敢拿掉了, 看不到的車體結構, 居然有人願意相信 ?




lexus333 wrote:
雖說國產化後各品牌沒一台真的能證明安不安全與是否偷工減料就是了



前一陣子不知道哪來的人, 開始在論壇上散佈 : 國慘車也可以參考 美國 IIHS and 歐盟 Euro NCAP 的撞測 ... 即便國慘車這輩子都沒做過撞測 + 7安/ESP 更不是標配

然後國外招回的時候, 國慘車會馬上說 : 國外版本與國慘版本不同, 不需招回
(那為什麼 IIHS + Euro NCAP 還可以參考 ? )

無限鬼打牆, 專騙 沒做功課/沒看車市 的眾生呀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