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車商來說,消費者真的只是蚊子而已外國46萬(1.5鎂)都能賣,真奇怪,台灣鐵鋁皮組裝70萬說難賺,業務辛苦日本和歐盟簽EPA了,雙方都是免關稅,台灣不知道是誰吸人民的血汗錢日本和歐盟都知道汽車產業是重中之重,要製造車輛必須在全球市場公平競爭三流政策永遠只是保護某些產業
很多業代賣到賠錢.聽說是真的.但很多業代利用保險洗錢回來也是真的.話說我同事.三年前在新竹要買lexus ct200h.比價比到台北很有名的業代.一折就是14萬.全台最低買了之後.快滿一年.說可以送鈑烤.一般不懂的人就去做啦.(有沒有真板烤也不知道,說不定打個蠟美容一下就好了)後來真的發生事故後出險.擔心之後保費提高.問了保險員發現原來那次號稱送的板烤出險,搞了快10萬吧(詳細數字我記得).當下賣車.可以不賺.之後出險可以撈回來.這是某些神單賺錢的點.
抱歉,小弟我冒昧問一句比較不好聽的,冒犯到請別介意看到文中舉例到餐廳,所以想換一個角度問一下我想問一下,買車為什麼要業務?價格和餐廳一樣透明,配件如附餐一樣自己加選,網頁點一點就好了吧?試車可以請專門的試車人員,保養可以請保養廠來幫忙開去保養,保險更不用說...保險公司很歡迎你所以買車如果不要業務價格都公開透明不好嗎?
Crysta wrote:最近一個朋友(某牌...(恕刪) 「汽車的定價就是那樣,偏偏客人又要凹折扣。奇怪了,一樣是銷售商品,就沒看過有人在高級餐廳、在娛樂場所這樣凹折扣的。」他拍了下桌子,把杯裡的冰塊倒進嘴裡通通咬碎。沒看過有人在高級餐廳、在娛樂場所這樣凹折扣的.......很簡單,因為那些場所與消費行為不存在凹折扣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