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現在新車越做越貴

因為賺不到錢啊,當然是用愈多噱頭愈好價格就可以隨便喊消費者就只能當傻子被削,一家這樣做其他當然跟進
20年前 某台進口車賣50萬 當時有附進口單據 上面寫 進口價(含運費和保險) 約10幾萬台幣

closetou5566 wrote:
1993年陽春的ma...(恕刪)
還是會有人認為要錢買都不合理

好不容易把50萬左右的車價哄抬拉到七八十萬,一部車可以賺二三十萬,幹嘛去賣那小車一部賺沒10萬的車呢?
當胃口養大了以後,你還期待他回的去嗎?
現在網路發達 隨便查一下就知道了 國內車價跟國外車價 差很多的 絕對不是鋼鐵等等原物料的問題 可能是中間被剝太多次了 包括關稅等等吧 加入WTO後並沒有跟美日等國的車價相同或接近 依然差很大
我的第一部新車是裕隆sentra,編號311,同時New sentra新好男人已推出,兩車併賣,和現在福特escape與kuga狀况相同。
當年好像訂價44.3萬,1.6排氣量,四速自排,雙凸輪軸,前兩門電動窗,其餘都沒有,舉凡abs,airbag,鋁圈,CD通通都沒有,連輪子都只配R13.
不考慮車子設計的話,這車還不錯,到目前路上能見度還可以。
奶粉太貴了,政府應該還要"打奶"!
有小車阿

小鴨 colt+ fit

只是價格比樓主要的貴
日本的K Car車系

Toyota的IQ
Ford的Ka
Peugeot的107 /Citroen的C1
雷諾的Twingo
Fiat的panda, 500
VW, SKODA的Citigo
Benz, SWATCH的smart
Suzuki的Alto
現代的i10
...........

各車廠符合設定條件的小車, 迷你車很多
但引進到國內, 定價要在新台幣40W以內的就少了
小弟只知道Suzuki的Alto約46W相對比較便宜

其他小車還是很貴!

假如smart價位落在新台幣50W以內就好了
(歐美地區平均售價換算新台幣頂多40W出頭)
原因在於

CC數小的引擎不見得比較便宜啊,成本上相差無幾

為了平衡售價,車體、內裝、安全的用料都要斤斤計較

動力系統更不用說了,如何讓小車維持大空間開起來又不會沒力

這是很難的!

所以小排氣量的引擎向來不是車廠研發的重心

多數還是以1.2-1.8為主流

兩者相比之下1.2-1.8的利潤好做多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