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有點長,先說聲不好意思囉
一開始看車大概是9月,那時候對車完全不懂,大概就是LEXUS和LUXGEN都還分不清楚的那種人...
接下來這幾個月的密集爬文章和學習,終於在前天買下了人生第一台車子
其實NX一開始並不在口袋名單,因為不喜歡他的車屁股的黑框眼睛。
最一開始看的是CX5,再來是XC40和X1
X1是我一開始的最愛,因為他有全景天窗,我也真的找了業務下訂
可是後來因為喬不訂車子交期所以退訂。
而且爬文後來才了解,原來車子愈貴不代表車子會愈好愈耐用阿...
在X1版上每天都看到大家再問燈號,然後換一堆總成,排檔總成,煞車總成....真的嚇怕了
再加上看到X1,2019的IIHS影片,就忍痛放棄了。
XC40其實都很不錯,裝備齊全,車子也好看,就只差後座太挺,加上未知的妥善率,而且
買這台車就要有開很久的心理準備,因為二手價不好。對我來說,買這台車容錯率很低,
到後期如果不幸要整天修車,那也是要硬著頭皮修...而且據說修Volvo比雙B還貴...
不太想賭人品,所以放棄了
CX5其實是最後很猶豫的一台,功能齊全,有通風椅,車子也帥,開起來穩步會暈,只是螢幕小了一點,然後後照鏡和後避震漏油無解外。其他沒什麼大問題,價格也比較低,就算要修應該也不會太貴才是
最後會決定NX200和業務有很大的關係,退掉X1也和業務有關係。
我的X1業務算是很紅的業務,人也還算不錯,line回覆也快,可是就是太忙了
,都約平日下午了,還三次約有兩次可以晚半個多小時Orz...然後與我會面後跟我說
不好意思我請我同事幫忙交車,此時我心裡在想,疑,交車不用本人去交嗎@_@a
和該業務下德訂的單時,有確定工廠可以生產,所以我趕在10月10號前下訂,
才可以排上11月生產,然後2,3月拿到車。
結果10月底業務一通電話打來,跟我說不好意思,工廠沒有生產,要延到6 7月才能交車
我當下的內心的OS是,天啊,當初簽約當下不是已經確認工廠可以生產了嗎,現在又變卦,那我要怎麼信任你後續的服務呢。會不會到1,2月又跟我說,抱歉因為OOXX原因,要再延期?
我後來想想會不會是我要的價格太殺,業務回家想一想覺得不划算,在隨便編一個理由說沒車,再逼你轉向去買現車? 一堆胡亂猜想在腦袋搞的心很累。唯一可以確認的是一旦對業務失去了信任感,這個單就是成不了
CX5呢,也是因為業務的關係沒有買。一開始我進到離家最近的一間營業所,遇到一個有點年紀的業務
加了line之後,他每天早上都傳長輩圖給我。對談中感覺到真的跟他不太合拍。後來X1事件結束後,想說偷偷回到這間Mazda營業所,看會不會遇到別的業務,結果又是同一個人出來。這次我有跟該業務說明,我有在網路上問到xx多的折扣。這次再回家,就再也沒有再傳長輩圖給我了,
我想應該是因為我被列為不賺錢客戶了吧。
最後選上NX200,一部分是因為車子本身該有的都有,是台安全的車,冷氣也冷,據說一些歐洲車冷氣不太冷
冷氣對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很重要。外觀部分,我雖然不喜歡NX200的車尾,可是車子側面也是滿帥的,外加我老婆說,她覺得開LEXUS的人比較斯文XD
選上這台NX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業務。這業務算是我接洽下來,感覺比較...不知道怎麼說,我覺得比較可以信任,不用對她防備太多。有些業務真的是進到展間,從第一句話到最後一句話,有8成都是話術。整天跟你發誓的那種真的很受不了。網路上隨便都可以問到折15了,還在展間跟我講折到10是超殺價然後說不怕我去比...(這數字只是舉例阿 不是這台NX)。
而我接洽的這位業務,從聊天中可以感覺得出來她是個好人,例如聽她說,從Mobile01上推薦的,比起FB,都是比較有可能會購買的人。他有遇過FB上一個人跟她問了一整年了還沒有買車。雖然我知道她在抱怨可是我心裡想的是,妳人也很nice,拖了一年沒跟妳買還願意跟對方繼續講@@
我也要感謝她很有耐心,畢竟我相信自己不是好賺的客人。賺不太到錢,還會三心二意,一下想要要裝這個環景,一下又後悔不要,一下又想改隔熱紙的係數等等。而且因為家裡沒有車位還要去租車位,加上一筆退款卡在BMW。所以我的交車時間不好喬,也謝謝她想辦法配合我。另外一個我也滿感謝的是,在11月的時候。和這位業務洽談。她就很積極地希望我可以趕快在11月前領牌,因為怕12月缺車而獎金比較少。老實說我一開始半信半疑,不知道是不是話術,畢竟有別的網路業務跟我說12月比較便宜。結果真正到了12月,再去網路查證一下,的確12月公司給的折扣有比較少,也謝謝我這位業務,還是願意賣給我,沒有找奇怪的理由退訂。
這次購車的價格,我想也就不需要分享了,畢竟能看到這篇文章的人,相信價格都不會太差,對業務來說,真正好賺的一定是那些有錢的(非網路比價)長輩們。而且,真的給了一個殺到見骨的價格。我也不敢買下去,一來是因為我知道業務一定會從各種地方再賺回來。從保險,隔熱紙,行車紀錄器,領牌雜費等等個種名目可以用,甚至連公司本來就有送的交車禮都不給你。二來是如果買一個價格買到業務心理賭爛也不是很好....這次我買的價格,大概是我問到網路上最低價在+1萬
經過這幾個月的歷練。深深覺得,早期業務的本質,不管是房仲,車代,銀行貸款業務等等,都是透過資訊不等來夠獲利。母公司會給個底價,剩下的靠業務各憑本事去談。可可是現在網路世代。愈來愈多人會google了,我覺得,未來的汽車業務會愈來愈難做,搞不好有一天會消失。到時候大家買車直接透過網路點選自己要什麼配備就好了。只是公司在會你下單後會分配一個業務給你
然後每個業務都會像google map的店家一樣有評分系統,評分好的自然可以拿到較好的報酬。
補上交車照片


馬上爬進去吊單槓的兩歲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