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8f wrote:我不認為Saab對小...(恕刪) saab在創作概念上一直是不缺的只是我說的對中小型車陌生是實際投入生產研發的生產線我也無意一定拘泥在車的大小問題上只是我自己覺得中型尺寸的車子在產銷數量上應該還是較大至於獲利我就不清楚怎樣大小的車會比較好當然這和品牌定位很有關系只是以現在環保節能趨向小車應不可避免而柴引偏偏又不是saab之前的重點之前biofuel主力放在酒精汽油saab如果在研發中型或小型車很有經驗那我想91,92應該很快就可定稿一條生產線應該和一台概念車有些差距需要考量的成本和市場問題比較多吧產品之前較少樣化我想是在GM下的「原罪」吧
我自己的猜想..要是GM下的Saab要出小車最有可能的就是拿Opel Astra出來改吧跟現在的拿Mini出來改應該也是一樣的意思很多Mini車主也很愛改操控加速與安全性都不錯!中古車價其實Mini和BMW 1是一樣的並沒有BMW 1就比Mini保值小車其實不難做阿沒什麼困難的地方世界上很少車廠連小型車都沒有在做的就只有瑞典車廠一直著重於中大型車款而已的樣子(S40也是後來Volvo在Ford之下才出的)
SAAB的個性???這樣說好了, 華泰的金援如果可以成真, 大概可以讓SAAB現有生產線撐不到6個月如果要這時推出新93生產線加上現有生產線, 這筆錢馬上燒光光沒錢沒長期飯票就是會一再循環碰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痛. 在投行眼裡, 第一次有金主金援, 代表本質不錯, 市場上容易找買主. 第二次找金援, OK但條件會比第一次差很多, 如果還有第三次金援需求, 那就完全是買方市場了. 會買SAAB不是做慈善事業, 是想賺錢或另有所圖如技術移轉或KNOW HOW. SAAB造車的個性在這市場投資報酬分析裡大概只能拿出來加個幾分市場機制是很現實的. SAAB車很好, 但是就是一直遇人不淑t8f wrote:找長期飯票只看錢?這...(恕刪)
老實說我覺得Saab最大的問題就是老車主可能只有一半會繼續支持買第二部以上的Saab另一半可能出走其它高級廠牌所以我才覺得有小車或較低價位的車是對Saab很重要的事問問Saab的老車主連我自己第二台車都不見得會支持繼續買Saab了對很多人來講(搞不好是多數人),有過一台Saab就很夠了
t8f wrote:問問Saab的老車主連我自己第二台車都不見得會支持繼續買Saab了對很多人來講(搞不好是多數人),有過一台Saab就很夠了 怎麼辦心有戚戚焉耶~~不過要是SAAB打開中國市場再多出些好車還會是我的首選啦
t8f wrote:我自己的猜想..要是...(恕刪) 在GM時資源共通下直接引用opel車系是最快的但是opel, saab同集團這麼久了也沒聽說saab要引用astra甚至corsa推出新車系當然那時GM或opel態度很重要小車雖然不難做但如果要從頭開始所需成本和時間都要很多划不划算就要車廠評估不然也不會常聽到車廠併購就是為了某項技術(如四驅)或平台(如小車)volvo一直維持相較獨立的研發引擎、基礎底盤原來都是自己來後來才和ford共用底盤而且在s40前volvo還有4系列,3系列這種比較小的車(台灣比較熟知的2,7,8,9系列就比較大)反觀saab基礎底盤很早就是共頭開發引擎也就是2.0/2.3 那系列為主2.8 v6也都算GM的2.0以下好像就沒有
Cloudy Shiau wrote:以現況來說VM宣佈saab第一季製造10888台販售了9674台saab這使得今年預定計畫銷售80000台的目標(一季要20000)幾乎無法達成 "一季"的全球銷量... 不到一萬台.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Saab不是超跑車廠, 這個數字對一個量產四門房車的車廠來說, 根本是風中殘燭, 行將就木了.能對Saab產生互利性, 有興趣, 且有實力的買家其實是不太多的.能賣, 趕快賣吧.
世界上某些事情的確不是一般人在玩的......。到底是Spyker荷蘭佬聰明,還是當年的汽車界門外漢張秀根夠狡猾,目前實在看不出來。讓華泰汽車難以為繼的是,包括張秀根本人在內都是“半路出家”,在制定集團戰略層面並沒有真正懂汽車行業的高管。這直接導致了華泰造車十年來一直未能在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殺出一條血路”http://big5.ce.cn/gate/big5/auto.ce.cn/ctzh/hyxw/201105/09/t20110509_209747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