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渦輪頭段內孔拋光改裝

內燃機的基本原理,大家應該都很了解,因為引擎須要空氣燃燒後排出廢氣,它的效率有很大的成分就取決於空氣有多容易進出汽缸。空氣與廢氣進出氣缸的阻力,就稱之為吸排損(Pumping loss)。減少阻礙就能讓Pumping loss降到最低,也就能釋放出更大的馬力。因此排氣系統相對來說就相當重要,尤其是渦輪車效果更為明顯。

很多人渦輪車一買來就把中尾段還有Front pipe就換成直通且加大管徑,這樣一來雖然會提升馬力卻犧牲掉了低速扭力,市區會較為難開。在不換渦輪的前體下,以Saab較多的自排車而言我的建議是換成與原廠同尺寸的白鐵製品即可,不需要放大,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升高速馬力,低速扭力也不至於犧牲太多,可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但其實渦輪車中,改裝效果最顯著的其實是頭段的部分,也就是俗稱的芭蕉。典型的原廠頭段由於大量生產的緣故,多為鑄鐵製作的不等長形式,除了無法像等長頭段一樣可減少氣缸跟氣缸排氣撞擊的亂流之外,孔內由於模具鑄造的關係,全部都是粗躁不堪的坑坑巴巴,無法平滑。這樣一來廢氣在排出時的路徑可說是錯綜複雜、如迷宮一般,減慢氣流速率,使氣流在裡面反轉混合。鑄鐵頭段阻擋了廢氣吹出引擎,造成後來進入引擎的新鮮油汽被稀釋了(也就是說廢氣還有一部份留在汽缸內和新鮮油汽相混合). 這當然就造成性能的下降. 若阻礙更大, 還會成為渦輪的排壓,就要花更大的力氣把廢氣排出汽缸, 這就是pumping loss的其中一個來源。

渦輪頭段改裝有多重要呢?,國外雜誌有做過測試,先對排氣回壓敏感的渦輪車三菱EVO原廠的頭段拉出馬力,換上孔內光滑的改裝白鐵頭段再拉一次,出來的結果居然相差了快15hp。且整體曲線提前了不少,也就是說增壓的速度變快了,馬力與扭力提前湧現。再把增壓值往上調整,差別更大,同樣1.6kg/cm2增壓值的情況下,馬力更差到35hp之多,由此可見排氣頭段對於渦輪車的重要性!

其實這一切的數據都是有科學根據的,根據我很久沒有摸的流體力學的公式,以Saab 9-5 AERO B235R引擎為例,缸徑90mm X行程78mm, 壓縮比為9.3:1。我現在假設引擎在2500轉時每一缸會出現21個排氣脈衝,來計算排氣出去的氣流速度為多少。

活塞從上死點至下死點距離為78mm,因為活塞是屬於簡諧運動,因此兩端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而中間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所以兩端速度為零,而中間速度最大,這樣氣流的質點流速會有呈現出初期的流速小而中間的流速大,這樣整體的氣流流速會產生一種所謂的壓縮流體(壓力梯度),這樣算我腦袋會爆炸,所以我直接簡化成最大速度來做計算,以活塞的線速度依據簡諧運動根據公式
x = Acos(ωt+φ)
v=-vsin(ωt+φ)
a=-acos(ωt+φ)

amax = R*ω*ω
ω =2π/T = 6.28/(1/21) = 131.88

V=ω√(R*R - x*x) = 131.88√(0.078*0.078 - 0.0375*0.0375) =9.019m/s

這個在排氣出去的氣體流速在2500rpm下產生的氣體流速9.019m/s

在一個排氣過程中,一秒鐘內排出氣流要近10米的長度(且這樣計算沒有考慮到排氣門的管徑若要考慮下去,其排氣門那邊的速度會更加大),單缸所產生21個9.019m/s的一秒鐘,接上頭段排氣管時,管徑會被先考量,因為v1/A1 = V2/A2截面積大小會產生不同之流速,且排氣壓力會依據管徑大小而產生不同變化,通常管徑變大,其氣流會減慢氣流壓力也會減小,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排壓小(壓力梯度小)。這樣而言,若是管徑相同,則排氣壓力大的發生點會管子的匯集點,也就是與渦輪接合處。

接下來要開始引用流體力學的理論,渦輪頭段管徑若是越大,其排氣順暢度會越好因為因為壓力梯度小與均質流體的緣故,但是若是以氣體流速的角度來看,排氣管徑若是越大,所產生的湍流(turbulence,也稱為紊流)會越來越嚴重,因為排氣是屬於壓縮氣體流,一個壓縮氣流所走的路徑沒有用良好的路徑來限制,會產生不可預期的行走路徑,縱使有限制每一點的氣體質點所走的路徑也就會不一樣,這就是湍流(也可以說亂流),這就是流體力學不可抗的地方。

所以在加大的同時,也必須將渦輪頭段孔內表面打拋的光滑,因為是以均質流體(一維流體力學)來計算排氣表面光滑是讓氣體流的邊界層(Boundary Layers)的減小(均質流體),好處在於減小壓力梯度分佈產生不同方向流,借以增加流速。

說了這麼多理論的東西,簡單一句話就是渦輪頭段是汽車改裝中,少見沒有負面影響的雙贏改裝,只是目前市面上似乎沒有Saab車種專用的渦輪白鐵頭段,而從國外買又貴到吐血,且白鐵頭段不管是哪一家製做的,久了都會有長期高熱而有裂開的可能性,因此在"Sabb內湖外廠某家名店"的協助下,換上用原廠的鑄鐵頭段進行內部拋光的製品(用交換的方式),這之拋好的頭段,先把四個連接排氣門的地方孔徑微微加大,再把整個孔內的多數的地方都拋到光滑,尤其是壓力最大的渦輪接合處,更是用研磨膏打磨到完全鏡面。

裝上去之由於廢氣從排氣門到達渦輪的速度變快了,最明顯的就是增壓值提升變快,油門一踩下去原廠渦輪馬上增壓,本來就以微乎其微的渦輪遲滯變成完全消失了,整體加速更是一氣呵成,完全不拖泥帶水。高速時的在加速反應也變得更靈敏,在加速變得更快,真的是令人驚豔的改裝,此外這段時間的行駛還發現了兩個好處,除了由於增壓值變快低扭提升而造成省油之外,排溫由於流速變快的緣故,也整體也平均降低了50-80度左右,只能說以萬把塊的改裝方法,渦輪頭段拋光是一個相當划算的改裝方法,推薦給大家。

不過新9-3的由於排氣管再檔火牆,拆裝不易,除非剛好要下引擎,不然不建議做這樣的改裝,而舊9-3與9-5就沒有問題了!
2013-05-08 20:21 發佈
越看越有興趣~只是看到最後一句只能嘆氣了
我的車是99年的舊款手打93
平常不太開快
純粹為了自爽而希望提升他的效能
除了電腦外(Hirsch 260)
也換了3”當派
只差尾段還沒上
怕換3”尾段換上後會太虛
看了兄台的體驗後
甚是心動
可否告知”Sabb內湖外廠某家名店”的住址及施工時間大約多久
因在人在南部,不知南部是否有此選擇
謝謝~~~

saabturbo wrote:
內燃機的基本原理,大...(恕刪)


看了很心動, 有點類似Porsche改輕量化合金渦輪葉片提升轉動效率一樣, 但想請問是否考慮如果後續渦輪頭段積碳時效用就會漸漸失效? 就像一般作進排氣拋光但沒多久就好像沒效用了.
拋光之後就比較不會積碳,應該沒有問題吧~~
saabturbo wrote:
內燃機的基本...(恕刪)

越看越心動,看到最後,新93除非剛好要下引擎,否則不建議改裝,心又涼了。

saabturbo wrote:
內燃機的基本原理,大...(恕刪)

好文~~~推~~~
以上是小弟的淺見, 供大家參考, 若有遺漏跟不足, 還望其他車友補充~~~ 開著小坦克載著小青蛙到處遊山玩水的馬克~~~
推.................... 這幾天來去報到試試拋光後的感覺.......................


之前都聽過拋光....想不到效益這麼大.....

拋光相關訊息http://am.u-car.com.tw/18258.html

我大概是93第一台head進排汽抛光







頭段部份拋光記得建議店家直接更換07年後的比較有效,至少二,三缸的口徑放大後較不會出怪手




http://tw.myblog.yahoo.com/ethan-saab/article?mid=1026&prev=1044&next=1015&l=f&fid=17


...iPAD還是不好回文啊

saabturbo wrote:
內燃機的基本原理,大...(恕刪)


小弟有個疑問

關於流體力學的我沒讀過只是聽過航太的同學說過

說在某種情況下完全光滑的表面可能會造成流速變慢~

他舉例說高爾夫球表面是爲了減少阻力

後來我回想起Lexus LS430廣告說底盤有跟高爾夫球一樣的凹洞
讓氣流更快通過

這我一直搞不懂跟拋光進氣排氣齊管似乎好像有抵觸!(雖然直覺都是越光滑越是順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