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家Saab 9000Griffin 哪一年的車我忘了 近30萬公里,今天變速箱又掛了上不到4檔,這已是第二次.
這幾年來前前後後花了約20萬,包引擎大修一次,換過變速箱,水箱,熱交換器,啊哩阿紮,林林總總.
這次變速箱修理大概又要5.5~6萬,要繼續修下去嗎?在我心裡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Toyota的廣告裡說每一台車都有一個家的故事,我家的SAAB反映出部份台灣經濟狀況與見證了家業的起落.
民國80年代台灣熱絡的經濟,讓我家的國產OPEL晉升為百萬名車,
因為空間大所以可以充當貨車,載著生財用具南北奔跑.
因為氣派所以能勝任有著全家經濟希望的生意任務.
因為安全舒適所以常常帶著一家老小,幸福滿滿的出遊.
好景不常,90年代隨著產業西移與時間的推移,生財與家庭用車漸漸變成了我家兄弟們的新手上路練習車,把妹用車及純代步車.
再加上近幾年對岸沿海缺工,工資與人民幣上漲讓成本倍增.富爸爸的奶水即使流過台灣海峽,也流不到我家SAAB的車上.
任務的轉變,歲月的摧殘及家業變化,曾經台北高雄3小時的豪邁也變的老態龍鍾.早已忘了Turbo是什麼感覺.
冷氣與送風也早已傻傻分不清楚,夏季雨天開車流過臉頰的不是因為車內悶熱所產生的汗水,而是天窗排水孔堵塞所滲漏的雨水,真皮座椅上沒長出香菇是我最大的疑惑.
車上永遠要放一兩瓶水因為有時候副水箱吃的水比油箱吃油還兇,左彎又拐不會聽到輪胎的磨擦聲只有引擎蓋內浠哩嘩啦的流水聲.
因為整車鏽蝕的地方包刮後輪碟盤,所以ABS警示燈一直告知說不能開太快.
即使如此不復以往熱血的安全右腳仍然可以輕輕鬆鬆走到12格,老車不死只是凋零.
Saab對我家來說已經不是一台車的感覺而是一種滿足,是一種情感上的連結,也已是生活回憶的一部份,家庭裡重要的一員.
然而養一台老SAAB不是一個普通上班族家庭可以負擔的,情感與現實往往不像天平一樣會有平衡點,而是無法兼得.
是該說再見了嗎?還是揹著伴我十多年的回憶繼續走下去..
補充:"整車鏽蝕的地方包刮後輪碟盤"的意思不是整台車都有鏽蝕,而是鏽蝕的地方包括碟盤.
但其實車子也修理的差不多了...爽到下一任車主....................
但是講回來....如果把9000賣掉 然後花個65 70萬 買一台ALTIS......
是我會選擇再換一顆變速箱 ...... 因為15年前的SAAB操控 和 安全
也不是現在的TOYATA(註1)可以比的...
註1:不是說日系車安全操控過了十幾二十年都沒進步 但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就是
去操控看看日系車.....扭來扭去 像船一樣...不知道什麼是操控
開過歐洲車的人就知道我再說什麼
PS 家裡有過LEXUS(開了3年半賣掉) 和 NISSAN(開了半年賣掉)
那不是白,那是過曝XD
粗估至少也要二三十萬元
Saab的保養費又貴
或許是該考慮值不值得的時候了
大整理的費用也差不多可以買一台還不錯的中古雙B旗艦了
很多車主的選擇是把車子留給其它家人開
至少安全
自己看是再買一台Saab或者就改投其它廠牌的懷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