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P淺談《決戰!平安京》和《傳說對決》(轉載自巴哈)

連結到巴哈姆特網站

從角色及故事看《決戰!平安京》和《傳說對決》



筆者會把這兩款遊戲提出來比較的原因還是因為遊戲取用IP的問題,我們首先先以角色及故事來看這二款遊戲。《傳說對決》一開始為了便利快速發展,利用《英雄聯盟》的IP和角色進行延伸,這對於原本就接觸《英雄聯盟》的玩家來說,只要有足夠的推廣在接受度上都不低,而且也能搭配《英雄聯盟》的活動一起推廣,只要能取得IP版權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不過也因為以此方向為考量,所以原本在角色及故事上就沒有很細膩規畫,對比原本的《英雄聯盟》或DOTA2本身都有較完善的故事,而且除了透過故事去營造角色外,角色也能強化故事和延伸,讓玩家更有想像和創造空間。只是因為一開始設計走向的關係,也讓《傳說對決》在二創推廣上吃了不少苦頭。

從IP淺談《決戰!平安京》和《傳說對決》(轉載自巴哈)
直接延伸IP是雙面刃,雖然幫助推廣,但同時也被限制住了。

《決戰!平安京》則是利用本家陰陽師IP製作的MOBA,在版權上也沒什麼問題,有不少遊戲公司會利用自身遊戲IP去製作另一種遊戲,這類操作的手法很常見,可以互補遊戲及實現玩家腦補的企畫,強化玩家對這IP的喜愛。陰陽師採取的是日本妖怪為題材,日式風格除了比較受玩家喜歡外,日本的妖怪本身都有自己的故事,雖然中國的神怪和山海經也有故事。但日本的妖怪多了更多的人性,在故事的描寫和互動上會更具戲劇性,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三國演義的題材會比一些神怪題材更吸引人了。陰陽師除了參考原有的妖怪故事和典故,之後重新繪制成角色,再搭配原有傳說和遊戲劇本融合,讓遊戲的故事更有代入感,也能讓玩家有更多二創和腦補空間。

從IP淺談《決戰!平安京》和《傳說對決》(轉載自巴哈)
同IP製作出不同的遊戲考驗粉絲的忠誠度和接受度了。


從二創推廣來看




《傳說對決》雖然透過電競推廣有一定的成績,但目前依舊活在《英雄聯盟》的陰影下,畢竟比賽時間安排一些都還看《英雄聯盟》的規畫時間,玩家在優先度上也還是以《英雄聯盟》為主。雖然可能有幫《英雄聯盟》拉到一些玩家,但都還是會往《英雄聯盟》靠攏,而且《傳說對決》能夠凝聚玩家的點在於社群網絡效應,因為朋友在玩才玩,相對跟著棄坑也很容易,黏著度很有限。《傳說對決》近年也開始加入不同於《英雄聯盟》角色來試著和其區分,不過因為原本設定的關係,其實成效都很有限,騰訊也盡量辦一些活動讓《王者榮耀》有辦法往二創發展。

從IP淺談《決戰!平安京》和《傳說對決》(轉載自巴哈)
對於原本故事線比較薄弱的《傳說對決》(《王者榮耀》)來說,想辦法提高玩家的二創的意願也是增加推廣的方向。

二創除了幫助曝光和推廣外,也能讓玩家有更多帶入感,而且遊戲有不少收入都是在SKIN上,帶入感夠可以加深玩家對角色的喜愛,更能增加購買的意願。畢竟目前《傳說對決》完全是角色的大雜燴,各個角色彼此的連結性不強,角色的故事也沒什麼記憶點,再加上目前SKIN還是以合作IP販賣量較佳(用來維持熱度,合作特別是DC居多),但同時也要付給對方不少版權費用。全職高手雖然在大部份人認知上是描寫《王者榮耀》或《英雄聯盟》,但原型是DNF,只是套用不少《王者榮耀》和《英雄聯盟》元素,所以才會造成認真上的誤解不過近期原作者也是有以《王者榮耀》為原型的作品。除此之外,也有推出真的以《王者榮耀》角色打造的槍神傳,只是產生的效果還有待觀察和評估。

從IP淺談《決戰!平安京》和《傳說對決》(轉載自巴哈)
全職高手原型是DNF,只是套用了不少《英雄聯盟》 《傳說對決》(《王者榮耀》)要素。

陰陽師在二創上就比《傳說對決》有成效不少,除了有不少同人作品外,在動漫的展場也有COSR扮演,讓玩家自動幫忙推廣。產生的宣傳效果也比較好,推廣速度大概還要考量到遊戲的畫風,不過以陰陽本身的人設和聲優配音打造出來角色也確實比《傳說對決》的人物更讓人有印像。而且平安京則是直接況用陰陽師的角色,雖然技能組不太一樣,但人設和CV都是一樣,產生的角色代入感比較好,語音的部份也有中英日語音,對上《傳說對決》只有單一語音好很多,也更能被動漫粉絲接受。同遊戲IP製作成不同遊戲的好處在於更利於推廣這個IP,之後要發展週邊相關也更容易,有時也能意外吸引到額外的玩家。在SKIN的販賣上,自家的IP更高的優勢和產量,而且也能接受玩家意見創造玩家喜歡的SKIN,再加上代入感比較好,更能增加玩家購買SKIN的意願。

從IP淺談《決戰!平安京》和《傳說對決》(轉載自巴哈)
自有IP相對在週邊推廣方面也更方便。


這類型還是有些固定存在的問題,就是玩法大部份都偏向大眾接受度高的類型,畢竟遊戲玩法差太多或玩家接受度不高也會有影響,所以在玩法上不太能用太獨創或創新的嚐試。畢竟雖然能引導粉絲加入,但如果粉絲本身對MOBA玩法喜愛度不高,反而不太會留下來玩平安京。此外,平安京的帶入感也有延接陰陽師的特色,加入iphoneX特有的Animoji功能、可以與式神互動,並且可以贈送禮物給式神,增加與式神的好感度。

從IP淺談《決戰!平安京》和《傳說對決》(轉載自巴哈)
抽不到妖刀姬最少也能買一隻回家。
從IP淺談《決戰!平安京》和《傳說對決》(轉載自巴哈)
陰陽師的同人相對也能延用在《決戰!平安京》上。
從IP淺談《決戰!平安京》和《傳說對決》(轉載自巴哈)
能和式神互動這點可以增加更多的代入感。
從IP淺談《決戰!平安京》和《傳說對決》(轉載自巴哈)
Animoji功能算是相當有趣的設計。

兩者間各時期比較



在各期推廣上,先不管進入市場的優先度和電競推廣,以及玩法上的差異,畢竟MOBA其實玩法變動上不大,細微去比較也很有限。不過《傳說對決》透過《英雄聯盟》的幫助,在短期確實可以打出短打,在推廣和曝光度上都有很好的優勢,平安京則因為原生IP是陰陽師,原生IP要花較長的時間入市和投入宣傳才能有一定的成績,而平安京算是搭著這個IP順勢前進,所花費時間減少不少,但原IP不及《英雄聯盟》的廣大和入場時間,所以在前期推廣上還是傳說決對勝出不少。《決戰!平安京》則只要有玩過陰陽師就會了解角色,但對於都未接觸過遊戲的玩家來說,可能熟悉角色會更熱一點,雖然是硬傷,不過強大的代入感多少也可以補強這部份問題。

從IP淺談《決戰!平安京》和《傳說對決》(轉載自巴哈)
不得不說,配音真的會影響到角色的代入感。

中期開始《陰陽師》和《決戰!平安京》只要能有效利用二創方向,成長空間會比較可觀一點,畢竟推廣起來後除了可以加賣週邊和更方便進行同IP宣傳,合作找日式同風格的也更有記憶效果。像前陣子找了鬼燈,而最近就找了犬夜叉,而且因為是同原生合作,在《決戰!平安京》和《陰陽師》也都能拿到相關角色,這點大概也是《傳說對決》目前較難達到的優勢,畢竟目前還是很像各路英雄混鬥,感受不到故事和關係性,這部份也只能靠他們之後的二創活動和故事設定重新校正了。後期的部份發展大概就很難說了,畢竟前中期只是以筆者角度去看遊戲,當然還有很多外在的因素,像是資金推廣投入或是否有外掛等(PUBG就是被外掛弄死),這一切都很難說。

從IP淺談《決戰!平安京》和《傳說對決》(轉載自巴哈)
就是因為喜愛角色,才會更想收集他們的SKIN
從IP淺談《決戰!平安京》和《傳說對決》(轉載自巴哈)
遊戲最近也找了犬夜叉合作


以上是筆者的一些分析,但只要對遊戲和角色有愛,快樂的去體驗遊戲才是最重要的!拜托隊友不要雷呀!
2018-08-08 14:08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