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萬相素的解析力,其實是比眼睛還不如的

其實這個現象從很久以前就發現了,一直以為是手機的相素少的關係。
之前的N79好像是6百萬,SonyEricsson Ray是8百萬。

這次到大陸出差,入手了一隻小米2S 32G,相機是1300萬。

今天從宿舍房間拍外面隔壁棟梯子的警示牌

從以下第一張相片看好像很遠,其實只有差不多15公尺
警示語,用我戴眼鏡後的視力1.0是看得到的,寫的是”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1300萬相素的解析力,其實是比眼睛還不如的

下面這張是上一張的1:1裁切,只知道有字,寫什麼都不知道
1300萬相素的解析力,其實是比眼睛還不如的

這張是數位變焦到最大的縮圖
1300萬相素的解析力,其實是比眼睛還不如的

這張是數位變焦的1:1裁切,數位變焦基本是垃圾,作用大概是讓我們少做裁切的動作吧。
1300萬相素的解析力,其實是比眼睛還不如的

結論:
手機相機解析力差,就光學上來看好像也是合理的,相機上那片透鏡,直徑差不多2mm吧,人的眼珠子,最少也有10mm吧,透鏡大多了,呵呵。

相機800萬其實我覺得就很夠了,怎麼把解析力提昇到人眼的水準,個人是覺得比相素提昇重要多了,或許是先天不良光學透鏡太小的緣故。再過個5年,不知道有沒有革命性的進展。



2013-05-26 18:04 發佈
感光元件太小
雜訊太多
然後抹太兇
這樣成像已經對的起價位
畢竟手機只是圖方便

如果要成像好
n8
nokia 808
一般人又不入手



數位變焦只有 nokia 808 能用剩下都是廢物

八卦是 ip5 sss s4 應該會比小米2S 成像好吧
以上內容由各造字機構提供為純屬隨機拼湊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機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抒發生任何狀況須自行負責.
解析度

原則上:人眼的總可視角差不多有 120 度,總計約 5 億 7600 萬畫素(576mp)。
實作上:照相機的解析度(目前來說)遠遜於人眼。但人類的大腦是個很神奇的東西,會自動把解析度不足的部份自動用「補插點法」補足,因此普通 3mp 的照相機照出來的畫面顯示在螢幕上,我們也不會覺得解析度不夠。

景深

原則上:人眼的構造也和相機不太相同,因此不大能套用相同的理論來解釋,不過人眼的「焦段」大約在 22mm,「光圈」約為 f/3.5,視角幾近 180 度。有趣的是,人眼看到的範圍中,只有中間的 2 度左右是銳利的,其他是愈向外愈模糊。
實作上: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淺景深照片一般比較受喜愛的原因。因為人眼視線範圍中只有一點點是銳利的,自然將不重要的背景做糊焦處理,會有助於將人眼的視線(那窄窄的 2 度)集中在主體上。

感光度

原則上:人眼的感光度是會自動調整的。晚上的時候大約在 ISO 800 左右,大白天時則大約只有 ISO 1。但又一次的,人眼的運作原理和照相機有很大的不同 -- 人眼會自動將很多「格」的畫面疊加,來增強夜視能力。
實作上:因此照相機可以輕易地超過人眼的 ISO 極限,就算晚上從觀景窗看出去一抹黑,用 ISO 6400 仍然能拍出照片來也說不定。

動態範圍

原則上:人眼的動態範圍非常廣,從正午的太陽到午夜的星星都看得見,整體算下來大約有十億比一之譜,照相機就差得遠了。
實作上:技術上照相機可以用 HDR 的技術來模擬出人眼在某些環境下的高動態範圍,但即使如此,目前的呈現媒介(螢幕、照片)還是無法複製人間的動態範圍。只能說,有些真正的美景仍然是只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


人眼規格....

hungmaxy wrote:
解析度 原則上:人眼...(恕刪)


很棒的人眼規格資料,學習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