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A-Team 計畫 台灣電子業的下一個春天

台灣電子業已慢慢落日黃花,但何嘗不希望再有春天的降臨,
但前提是,我們哪時可以不要再

自相殘殺

電子代工業(從保七~到保三~)交警

太陽能業,一窩蜂爭相投入,倒的倒,裁員,被合併

LED與太陽能相仿

為了證明自己公司比其他公司行,拚面子

等~


委曲求全

自相殘殺後,不論報價,毛利,技術,專利等無一不輸人

接下來再來低價接單,技術合作,買專利授權

結果,任人宰割,沒尊嚴,為了爭所謂的成長,委曲求全

為傻不能整合各廠優勢,發揮所謂競合作用,截長補短.

呵呵,希望台灣電子業也有這天來到,才不會一天到晚被欺負.

以下為台灣的自行車工業超越市場的PM

A-Team致力於國際品牌設計
為維持台灣high-end(高等級)車種的產能,落實推動與大陸產品差異化的計畫,並鼓勵零件創新升級,從而提升台灣自行車整體的品質形象及國際競爭力,由巨大、美利達發起的A-Team,於2003年台北自行車展期間宣布成軍。A-Team為一非營利組織,期望藉各會員的努力,將台灣引領到開發IBD(International Brand Design 國際品牌設計)路線的主要基地,俾便與主要生產普及品的中國大陸有所區分。

由於公路賽車、BMX、登山車的發明,變速器等零件研發的突破,鉬鉻合、鋁合金與碳纖維等輕量材料的開發,以及在製造及避震等先進技術的導入等等,使得全球自行車產業在過去三十年間得以蓬勃發展。

然而,進入廿一世紀後,熱潮減退,全球自行車缺乏新產品的開發,市場不但趨近成熟且供過於求,並且開始式微、喪失活力,專賣市場的市佔率轉向量販市場,產業逐漸趨向低價格、低品質和沒利潤,產業向下沉淪,造成消費者對自行車不再感興趣,轉而消費其他產品,留給業者一個受到重擊、沒有明天的市場。面對持續惡化的經營環境,有識之士莫不憂心忡忡,必須設法阻止事態的惡化。

巨大公司總經理羅祥安說:「我們必須採取行動以阻止事態惡化,A-Team是我們的解決方案之一。」去年(2003)A-Team因此成立,成立的宗旨在希望未來賣的是消費者的未知需求與創新價值,成為「自行車在台灣」,而不是「台灣的自行車」。

他說,很多人普遍認為台灣因土地、工資成本高,類似自行車這種傳統產業沒前途,但為何賓士汽車仍在德國做?若以德國的工資、土地成本,賓士早該跑了,尤其它又不是大量生產的。過去日本曾有機會領導世界自行車產業,但沒人出來促成,十年前散掉就沒機會了,現只剩一家Shimano公司。

羅祥安指出,台灣的自行車也是如此,有能力,不做,是自己放掉,台灣不脫胎換骨,一定空洞化,若再等久點,三、五年後台灣散掉就來不及,台灣便邊緣化了。去大陸投資也是以市場為考量,台灣得創造自己的利基,以台灣為中心。

透過差異化搶佔世界市場
事實上,不如此無法達到產品差異化的目標,唯有差異化,台灣產品才能突出於世界市場,可是差異仍得配合其他組裝業者,因而以往有委曲求全、犧牲理念的時候。

A-Team走的方式,是真正與消費者結合,與最終零售店結合。以前零售店常碰到一種狀況,即十個客人進店來看車後,有七人沒買,沒人知道七個人不買的理由;現在上下整合,就可以一開始便針對消費者需求開發,大家可以在設計時即共同討論,同步提升產品水準。台灣與大陸或其他國競爭,爭的是特殊的設計、功能、流行,希望領導全球的自行車風潮,讓全世界有共同的認識,認為自行車未來的趨勢在台灣,大家會到台灣看秀、看展覽。

初期A-Team,是由台灣兩大自行車領導廠商巨大機械及美利達工業,結合十一家零件廠商共同組成,藉著2003年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舉行之際,對外宣佈正式成立,目標在提升自行車製造及營運績效,即時供應全球市場最高品質、研發更具創意設計的新產品,以最快的速度供應,開創一個嶄新的、高附加價值的市場,為自行車產業開創向上提升的新局,將台灣轉型定位為全球自行車市場創新價值商品的樞紐。

A-Team計畫是不談價格,而先談特色、差異化,將產品開發出後,再定價格與成本,完全和以往零件廠作幾樣成品讓成車廠挑,成車廠就送來的樣品中挑出想要的之後,即先砍價格大為不同。

(截自工業總會服務網)

A-Team 相關

http://www.a-team.tw/

http://www.cnfi.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Category=100164∂=mgz9305-4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policy/2008/policy_08_065.htm


2012-07-08 22:10 發佈
台灣科技業有這種胸襟跟視野的老闆 說老實話 少得可憐...

在這之前 第一件該做的事 就是把那些愛玩弄公司炒股的老闆通通抓去關 後面才有談的可能...
好文大推!!

不過看完後有點分區錯誤的感覺

至於樓下如何發展?是否又會有砲聲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A-Team真的不錯, HTC應該也有類似或可以組A-Team這樣的, 或政府經濟部出面, 組這樣的組織,
協助台灣產業發展深根.

(Btw, 媒體界朋友也請多多幫忙, 少點政治與腥煽色, 多報導正面與經濟面, 這樣廣告收入也會增加吧?)
呃…
在電子業外勞不是叫A Team嗎?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