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商品(無論是哪個國家製造)都有可能會有一些瑕疵或不可預知的問題,當我們購買的商品出現了這些瑕疵或問題當然會不高興,但應該不是因此暴怒或無謂的謾罵,重要的應該不是在”是否有瑕疵”,而是接下來的是買方及賣方該如何面對處理。
當賣方願意面對這些瑕疵問題時,同時也同意解決問題時,身為買方的我們該怎麼面對?
1. 欣然接受,這應該不容易但是修養的人也不是不可能。
2. 雖不高興但是個解決方案。
3. 完全不接受,我買來就應該是不會有問題(理論上是該這樣,但應該沒有廠商可以做得到),然後不理智的謾罵或批評。
這部份我以我購買HTC ONE X為例子,當我收到預購的1X時,便發現黃斑,我立即反應電信公司及HTC,這還在7日內建議直接送回換新,當時HTC的客服人員有提到,若有任何問題也可以在保固期內直接送修。這樣的回應大家還在擔心甚麼。
當賣方願意面對這些瑕疵問題時,同時也同意解決問題時,身為路人甲乙的我們該怎麼面對?
1. 管他是不是真的,先補兩腳上去。
2. 管他修不修,換不換,再多講幾個我聽到的問題。
3. 沒摸過,看看大家都怎麼說,當成以後購買的評估。
這部分就是現在很多文章被停的原因(沒有實質的佐證),不只是HTC有這種問題幾乎個個知名產品都有這樣的問題。這部分就我就以納智傑車為例,一兩年前該車行風光上市,其中有幾項問題,一直在網路被提出來,我個人並沒有辦法判斷是否為事實,但是我每每提到要買該車時,同事/同學/朋友甚至是隔壁的王伯伯都會說,那車很多問題,不要買,這時我都會問:你們買的這台車了嗎?當然這些人大部分不是車主。當然大家都是好意,不過這樣很奇怪不是嗎?事實上若有問題應該是一步一步地在改善了!!但是這些與論應該也傷了這個品牌。
我會舉這兩個台灣企業來說,當然是認為這兩個企業對台灣是有一定的實質貢獻(增加就業機會,在台灣實質繳稅),我願意為他們多放一些容忍,但是也請這些企業,能在問題發生時,很清楚地告訴大家,但記得”就說實話就好”,如: HTC one S的CPU,我相信說出你們的考量,大家能理解的,現在說可能稍微慢的點,但是就是一個”交代”。
bg7175 wrote :任何商品(無論是哪個國家製造)都有可能會有一些瑕疵或不可預知的問題,當我們購買的商品出現了這些瑕疵或問題當然會不高興,但應該不是因此暴怒或無謂的謾罵,重要的應該不是在”是否有瑕疵”,而是接下來的是買方及賣方該如何面對處理。
當賣方願意面對這些瑕疵問題時,同時也同意解決問題時,身為買方的我們該怎麼面對?
1.欣然接受,這應該不容易但是修養的人也不是不可能。
2.雖不高興但是個解決方案。
3.完全不接受,我買來就應該是不會有問題(理論上是該這樣,但應該沒有廠商可以做得到),然後不理智的謾罵或批評。...(恕刪)
誠信是公司之根本,有錯就要認錯且加以改進,而不是任其擺爛…樓主您說的很對,但是不適用於目前被批的很慘的這間公司,因為目前看不出有任何作為想去把危機化為轉機,方法很多,只是這間所謂台灣公司/品牌不去做而已…不要說批評的人都落井下石,更多人是從多普達時代就開始期待這間公司是台灣的驕傲!但是現在呢?恨鐵不成鋼呀~~做錯事只會硬凹,出事只會說效能一樣,這就是我們期待的台灣公司/品牌嗎?難道我們要不離不棄繼續當北七嗎?
sjl6153 wrote:
誠信是公司之根本,有錯就要認錯且加以改進,而不是任其擺爛…樓主您說的很對,但是不適用於目前被批的很慘的這間公司,因為目前看不出有任何作為想去把危機化為轉機,方法很多,只是這間所謂台灣公司/品牌不去做而已…不要說批評的人都落井下石,更多人是從多普達時代就開始期待這間公司是台灣的驕傲!但是現在呢?恨鐵不成鋼呀~~做錯事只會硬凹,出事只會說效能一樣,這就是我們期待的台灣公司/品牌嗎?難道我們要不離不棄繼續當北七嗎?...(恕刪)
非常同意sjl6153大大

如果樓主大大是HTC相關人員 , 那麼為了貴司好 , 您應建議HTC儘速虛心回應才是 .
而不是現在降 .

上來護得越多 , 只會更是反效果而已 .
最近一次停權時間-->說明:您已被停權至2010-09-04 。
累計停權次數-->10次
內文搜尋

X